親子相伴夏日藝起哈佛去

護法總會首度舉辦親子營
全臺九處分會視訊同步 家長孩子一起成長


▲護法總會首次開辦「藝起哈佛夏日營」,以雲來別苑為主場,透過視訊連線全臺九個分會。(盧羽妍 攝)

【楊仁惠/綜合報導】炎炎夏日,社區中可有孩子能就近親近佛法,家長也能一起共學的地方?護法總會首度開辦主現場與分會連線的「藝起哈佛夏日營」,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到地區分會,聆聽親子教養的觀念與方法,從動手做中體驗四種環保。

夏日營共四週,從七月二日起隔週舉行,活動主現場為雲來別苑,全臺九處分會連線。二日開營時,總共二百多位小朋友以及家長一起參與,主現場熱鬧非凡,分會則有助教、隊輔細心陪伴,氣氛溫馨。僧團都監常遠法師向大眾轉達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的關懷,祝福每個家庭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樂。

家長課程邀請心理師、精神科醫師,從情緒與腦科學的角度,和家長分享親子教養的正向觀念與方法;小朋友們則透過動畫、藝術、園藝、科學手作課程,發揮創造力及想像力,在寓教於樂的遊戲中,度過夏日午後時光。

「好好玩呀!」一年級的陳弈伶開心地展示自製的跳跳兔彈力車,在城中分會的課堂中,玩了一遍又一遍。小菩薩們開心地拿著自己的作品,透過鏡頭向線上教學的老師展示,互動熱絡。城中分會於十六日首度參與夏日營連線,為了銜接主現場與分會的實況,特別準備了故事、手指謠、帶動唱、小遊戲,豐富營隊時光。

「城中分會活動多,相對義工也少,透過線上分享,還是可以辦營隊,接引小菩薩。」城中分會召委張續馨表示,疫情時就有辦理過線上營隊,義工們都培養了很好的默契,對於能接引小菩薩和家長,都很歡喜。

務求主現場與分會營隊品質一致,護法總會事前也辦理助教培訓,一一輔導分會操作視訊設備,也與營隊老師演練教案,改進現場與線上的落差,讓分會能共享師資與資源,運用科技與分會義工服務的溫度,持續接引小菩薩和家長親近道場。

藝起哈佛夏日營,八月十二日還有一場,歡迎家長和小菩薩共學共成長。報名請洽各地分會、共修處,或是護法總會網站、臉書。

(藝起哈佛夏日營活動網頁)


▲常遠法師到場關懷小朋友與家長,並轉達方丈和尚的祝福。(盧羽妍 攝)


▲參與視訊連線的城中分會,義工協助小菩薩完成手作。(楊仁惠 攝)

臺東開創菩薩 相聚細說護法路

【陳玫娟/臺東報導】護法總會「開山菩薩關懷小組」繼北部關懷行程後,七月開始至各地展開關懷。七月二至三日,關懷小組輔導法師果器法師率同成員施建昌、陳秀梅、廖美櫻、陳修平,先後至臺東信行寺及花蓮精舍,與花東地區開創菩薩相聚聯誼,出身臺東的果耀法師、常貫法師也同行關懷。

二日下午,闊別許久的四十位臺東開創菩薩,歡喜回到信行寺。監院果悅法師透過歷年照片說因緣,從早年在綠色隧道的聯絡處、一九九五年聖嚴師父首度到臺東弘講,再到二OO五年信行寺落成,眾人看見每個時期彼此的身影,也打開回憶匣子。「當年為了祈求有新道場,我們發起二十四小時持〈大悲咒〉,人人排班接力,牆上貼著滿滿的紙張,是大家持咒的紀錄!」眾人補充照片故事,也分享各自的學佛點滴。

「你不怕死了哦!」因車禍以致容貌受損的李淑美,回憶出院後北上打禪七,小參時師父這句關懷,給了她鼓舞力量。有一次師父來臺東弘法,眾人推舉她擔任公關組長,自卑的她原先一口回絕,回家路上卻聽到一齣廣播劇,劇中的法師對容貌不堪的女居士說:「外表美醜不重要,內心是否提昇才重要!」宛如受棒喝的她,隨之回電接下任務。「很感恩師父、法師及菩薩們的提攜,讓我在學佛路上一直前進!」

出家前的果耀法師、常貫法師都是當地義工,常貫法師並曾任召委和專職。果耀法師分享當年與母親坐夜車北上,參加農禪寺初級禪訓班,開啟學佛及出家的因緣。「我是抱著感恩、報恩的心出家,希望用佛法幫助更多人!」常貫法師談起三十歲出頭,歷經一場生死關卡,主治醫師救他的色身、師父救他的法身慧命,眾多法師及菩薩做功課迴向給他,「我這條命,是大家幫忙撿回來的!」

「有句話說『創業維艱』,開創是不容易的,各位有這樣的善根,一定要好好守護。」果器法師期勉眾人把握每一世的生命,即使疫情三年有很大的改變,「我們護法的心、共建人間淨土的願,都要繼續下去!」


▲臺東開創菩薩在信行寺歡喜相聚,共願持續學佛護法初心。(魏正相 攝)

教聯會關懷全臺教師 找回心動力


▲教聯會展開全臺教師關懷活動,透過經驗分享,一起找回教育的熱忱和動力。(Jean Li攝)

【陳麗能/花蓮報導】七月十八至二十日,教聯會舉辦的「全臺教師關懷列車」於花蓮精舍展開,共有一百多位教師及家人參與。花蓮精舍副寺常空法師與學員分享法鼓山在花蓮弘法的因緣,正是與教師的參與有關,令大家更加珍惜這次聚會因緣。

第一天課程邀請前王品集團品田牧場總經理蕭文傑、前中華郵政董事長許仁壽等人擔任講師。蕭文傑以吉他彈唱的方式,分享自己不顧眾人反對,選擇在五十三歲時退休,展開人生的第三階段,從事「自覺覺他」的志業,更鼓勵學員:「人不需要名片頭銜,重要的是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許仁壽則以「如何過無憾的人生」為題,強調他唯一的身分就是義工。他將唯識學深入淺出地分為生活、生命、生死等三個主題,提出「生活要快樂」、「生命要有意義」、「生死皆自在」的佛法領悟。

第二天由演本法師帶領,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戶外禪。「全程不禁語」的方式,學員可以專心走路也可以交流互動,再一次跳脫大眾對禪修的認知框架。學員當中有不少教師的親友參加,對於法師輕鬆活潑的帶領方式,相當感動,也學會了如何在生活中放鬆,學習活在當下。

最後一天,特別邀請旅美攝影師李宛蓁講授「攝影禪」。「每一分一秒都是新的,每一次的拍攝都是第一次。」李宛蓁分享,運用禪修的觀念,每天在同一地點練習拍照,練就出無處不是美景的攝影功力。

豐富的行程,讓學員們在大堂分享時,充滿感恩並表示收穫滿滿。感念聖嚴師父的禪法讓大眾獲益,前教聯會會長吳甜出席關懷時表示,身為教師本身就擁有一個最好的道場,期許大家能夠將心靈環保帶入校園,讓人人身心平安、相互尊重,共創幸福人間。

助念團30週年巡迴聯誼

最美的畫 是往生者的微笑

【本刊訊】全臺陸續展開的「助念團三十週年悅眾聯誼分享會」,七月二至十六日,先後於重陽、海山、林口三處分會、臺東信行寺舉辦。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率同團長黃欣逸、多位副團長巡迴各地關懷,頒發感謝狀給資深助念悅眾,期勉所有團員,依循聖嚴師父影片開示所說,發菩提心、長遠心,發與一切眾生結緣的心來度人,持續推動法鼓山淨化人心的理念。

十六日於信行寺進行的分享會,近百人出席參與。近來身體抱恙的常哲法師開示「大事關懷.人間擺渡」時,引用《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法,分享自己因運用佛法而能「讓自我感覺良好」,與病和平共存,作息照常,行程照跑。法師強調一切唯心造,學佛乃是智慧的信仰,把握學佛的心,便能健康安心,「我以感恩的心,迎接充滿希望的每一天。」

現場以座談方式來分享助念實務。每天到信行寺掃落葉的李素津,回憶為弟弟臨終助念時,常衍法師視訊開示,告訴弟弟「你姊姊在寺院所做的功德,全部迴向給你」。「我從沒想過,發心每天掃落葉,也能以『零存整付』的方式,累積功德迴向給弟弟!」她感恩聖嚴師父和法鼓山,讓大家有種福田的機會。

「最美的一幅畫不是《蒙娜麗莎》,而是往生者的微笑。」常哲法師最後叮嚀眾人,助念時遇到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時,要多溝通,佛事當善巧處理。生命的價值在於和更多人有善的連結,在藉假修真的過程中,圓滿受報、還願、許願的人生。


▲常哲法師頒發感恩禮,感謝林口分會大事關懷組歷任組長發心奉獻。(林口分會 提供)

花蓮勸募聯誼

鼓手傳承願力

【劉馨慈/花蓮報導】七月十六日上午,近四十位資深與新進勸募鼓手歡喜齊聚花蓮精舍,透過聯誼活動,分享護法歷程,發願前行。

副寺常空法師感謝所有鼓手不畏辛勞地護持,帶動花蓮地區護法力量的成長。果祺法師鼓勵眾人多練習,便能自在地與人分享法鼓山,募人學佛護法。演新法師則請鼓手們在募人募心的同時,也不忘要募僧,期盼更多新生代加入僧團,宣揚佛法。

召委呂美瑤介紹新加入的勸募會員後,葛金雲、羅送妹、林玉霞三位資深鼓手接續分享勸募故事。葛金雲回憶某年小年夜,長久陪伴的護持會員來電告知她的父親往生,人在外地的她請求協助。忙著準備年夜飯的葛金雲,立即趕往會員家中為其父親助念。從外地趕回家的會員,見到助念中的葛金雲,感動無比,彼此成為一生好友。

「有願就有力!」羅送妹談到十六年前,護法總會發起「5475大願興學」,鼓勵每位勸募會員邀約一百人,護持籌建法鼓大學。不善言辭的她,覺得自己身在花蓮,個性又木訥,怎麼可能辦得到?她向觀音菩薩許下大願,沒想到某天在知客處值班,有位信眾前來告訴她,已邀到一百人護持大願興學,她的祈願很快就圓滿。

林玉霞分享,曾與同修李子春長期關懷一位獨自來臺的老榮民,除了照顧生活起居,甚至在加護病房時,也日日前往照顧,並協助人生最後大事。老榮民生前深深認同法鼓山的理念,省吃儉用地存款,捐予法鼓山弘揚佛法。讓她體會真誠的關懷,無私的陪伴,即是募人募心的方法。

親子相伴夏日藝起哈佛去

臺東開創菩薩 相聚細說護法路

教聯會關懷全臺教師 找回心動力

【助念團30週年巡迴聯誼】
最美的畫 是往生者的微笑

【花蓮勸募聯誼】
鼓手傳承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