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理學院111學年度畢結業典禮

帶著心靈環保的光明啟航

師長們勉勵70位畢結業生 融合宗教信仰和學術訓練 終身學習 持續奉獻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右一)、校長陳定銘(右三)、系主任鄧偉仁(左二)為學生頒發畢業證書。(李東陽 攝)

【楊仁惠/新北報導】「人天長夜,宇宙黮黯,誰啟以光明?」6月10日上午,法鼓文理學院大慧館悠揚響起〈三寶歌〉,為今年度畢結業典禮揭開序幕。佛教學系、人文社會學群共七十位畢結業生,在各界貴賓、家人的祝福中,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校長陳定銘、副校長暨人文社會學群長果鏡法師、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為畢業生搭菩薩衣、撥穗、頒發證書,氣氛溫馨。

「學習是為了奉獻,在奉獻之中,還會有更進一步的成長。」方丈和尚期許畢結業生,將心靈環保的學風、漢傳佛教的道風,持續發揚光大。陳定銘校長則勉勵實踐心靈環保的理念,持續終身學習,為社會奉獻,並善用創辦人聖嚴師父「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觀念和方法,化解生命中的困境。

典禮特別邀請名譽博士繼程法師,以「大學長」身分演說。「大學長不敢當,我們都是佛陀座下的學生。」法師以《大智度論》中「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為題,概說百年前衰微的佛教,透過興學、辦教育,讓社會大眾對佛教從仰信,提昇到解信的層次。法師表示,佛教的智識可透過學術訓練來提昇,然而要讓學術對人心有正面影響,則要回到信仰。「信、智不能分開,當兩者融合在一起,發揮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法師勉勵學生融合宗教信仰和學術訓練,不僅能為社會奉獻,更能為安定人心奉獻。典禮結束後,下午繼程法師受邀以「日常.修行」為題,與全校師生分享修行需「數十年如一日」地精勤,並不斷求進步,其成就不可限量。

佛教學系學士班畢業生代表謝佩容,感謝學校與師長的照顧,並分享大一下學期遇到疫情,校園生活雖然改變,卻更能體會外境轉變時,自己內在的變化。碩士班宗慧法師特別感謝在家居士護持,以及文理學院的師資、研究資源、禪悅境教、解行並重的課程,培養學生思辨、消融自我等實踐悲智和敬的能力。「願我們在佛法的光明中前行,願各位的未來充滿智慧平安。」宗慧法師以藏語祝福大眾,也呈現紮實的佛典語言訓練。

「心靈環保的理念不可思議,它培養我們順應變化,依然能實踐夢想,而且更加豐富。」生命教育學程顏美惠感性地分享。社會企業與創新學程何建安感恩學校的栽培,也表示畢業後如何落實「好的想法」並「展開行動」,才是考驗的開始。他與同學互勉:「讓我們一起加油!」


▲副校長果鏡法師為畢業生撥穗,祝福學生發揮所學,勇健啟航。(李東陽 攝)


▲「大學長」繼程法師勉學生融合信仰和學術,為安定人心奉獻。 (李東陽 攝)

校務評鑑與特色發展

◎陳定銘(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5月18至19日,法鼓文理學院接受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舉行「第三週期校務評鑑」,評鑑項目分為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師教學與學術專業、學生學習與成效、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四個項目。

高教評鑑中心主任池俊吉於103期《評鑑雙月刊》,〈解析第三週期校務評鑑規劃理念〉一文中指出:「因應國內外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國內少子女化所帶來的衝擊,第三週期大學校院校務評鑑旨在確認各大學校院在嚴峻的高教環境下能否展現優質的教育效能與辦學品質,並能自我改善與持續精進。」

此次第三週期校務評鑑在全體教職員與學生的努力,以及外部互動關係人與董事會代表的參與,呈現法鼓文理學院的校務發展與辦學特色。本校在創辦人聖嚴師父揭示治校理念,辦學需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價值,培養實踐與推廣「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人才;同時,深入鑽研漢傳佛教內涵建立品牌,並推廣至國內外。

學校整體的軟硬體建設具備永續DNA,如法印溪(水資源利用)、六度池(滯洪攔沙池)、綠建築(雨水回收)、低衝擊建築物、里山倡議,以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體驗課程推廣環境教育,學校校務發展計畫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至於社會責任實踐,則以公共財知識庫之佛學數位典藏,無償供社會大眾使用(每年有將近五百萬人次的使用率)。而推動「善生善終」在地深耕之跨領域及創新課程,如生命照顧實務(含見習)、金山三寶(法鼓文理學院、朱銘美術館、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療癒廊道體驗式工作坊,推廣生命教育與社區生命關懷,透過在地社會的公益實踐,展現社會價值與社會影響力。

評鑑委員提問學校的辦學,如何全力發展漢傳佛教之研究特色?本校未來將規畫成立「漢傳禪學研究中心」,並與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之漢傳佛教研究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積極合作,以及奠基在佛教學系的研究基礎,配合學校的禪文化研修中心、心靈環保研究中心,發展漢傳佛教研究成為本校特色,未來可以成為國際漢傳佛教研究重鎮。

法鼓山僧大「自覺工作坊」心得

學會真實面對自我

◎邱亭育

久違的自覺工作坊來了!自從參加生命自覺營後,很久沒回到當下觀照自心了。藉由這次課程,學到許多方法,尤其法師教導佛法的三種智慧,讓我非常受用。

工作坊中,藉由桌遊抽取牌卡,取捨「要」與「不要」。過程中,我看見「想要」與「需要」的不同,深入地看到了自己的貪心。留一張想要的牌,卻不清楚為什麼需要,檢視自己,原來是自己貪了,卻想找理由解釋,自然苦了自己。禪法教我們:好的不揀擇、壞的不分別,覺察自己,面對自己的心。

兩個禮拜後,來到工作坊第二場,法師讓我們體驗茶禪一味。開始前,法師先引導觀身受法,清楚每一式動作,回到全身的安定與放鬆。茶禪開始,品嘗了三杯茶,法師問:哪杯好喝?內心開始自我對話:是第一杯嗎?還是第二、第三杯?如果茶只是解渴,為什麼有分別?我的答案是第三杯,單純的水最解渴,也是最真實的感覺。透過這份覺照,學會真實面對自我,不再有多餘的貪心。

第二堂播放了影片,一位罹患腦瘤的年輕人與死神協議,只要讓身邊一樣物品消失,就可多活一天。法師問:如果是手機消失,那麼消失前,你最想打給誰?為什麼?起初想打給家人,但最終改變了想法,選擇打給讓自己苦惱的人,懷著感恩的心謝謝他,因為他讓我掉進苦中,體驗苦,為了找尋答案,開啟了接觸佛法的因緣。

二次工作坊課程,看見自心的變化,雖然無法每件事都能看開,但學會盡量放鬆,隨著因緣變化,明白無常即是正常,時時回到當下,安定身心。這些方向說起來簡單,事實上做起來充滿挑戰,但我有信心,至少方向不變,慢慢走總會到達。感恩臺南分院舉辦一期一會的自覺工作坊,讓我的未來有了不一樣的改變。


▲自覺工作坊的茶禪體驗,讓學員學習面對自我。 (臺南分院 提供)

教育文化集錦

「僧大心生活」紫雲寺開講

【方心潔/高雄報導】5月27日上午,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務長演道法師、學術出版組組長常燈法師,於紫雲寺進行「僧大心生活」講座,以生動活潑的互動,分享青年學僧的生活與堅定道心的成長過程。

演道法師介紹僧大的修行生活,學僧們透過課程,學習「戒定慧」,實踐「聞思修」,透過解門、行門的實習,加上團體生活共事,練習待人處事、欣賞他人優點,做中學、學中修,收攝身心,練習活在當下。

常燈法師藉由僧大二十週年特展「現代唐三藏養成計畫」,分享從設計展品到布展,皆以法鼓山的環保理念來構思,從一道門開始,設計出可收疊、方便搬運的活動式展場,活潑呈現了這群現代「唐三藏」──僧大學僧,在漢傳佛教宗教師的搖籃裡,從生活作息一點一滴熏習,一步步到行者的養成過程。

聆聽法師們分享後,不少對出家有疑惑的聽眾,了解僧格養成的過程,以及如何長養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也了解出家不是全然放下,反而可用不同的角度、更有意義的方式,與原來的生活及親友連結,反思生命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法鼓山簡介》全新出版

【本刊訊】以宏觀的視角,帶領大眾認識法鼓山的《法鼓山簡介》,全新出版了!簡約清雅的封面,圖文並茂的內容,清楚介紹了法鼓山的過去、現在、未來,大眾可從這本小冊,一窺法鼓山體系的全貌,以及努力邁向年輕化、資訊化及國際化的腳步。

新版簡介的封面,以素淨的白色,搭配「法鼓山」燙金字體,簡樸地呈現出法鼓道風。有別於舊版封面以法鼓山園區照片為主圖,新版封面寓意法鼓山不僅是一座具體的教育園區,更是一個推行心靈環保理念、不落具象的教育團體。

翻開內頁,從法鼓山的歷史、園區境教、創辦人、現任方丈、法鼓宗風,到理念的具體做法和實踐,包括兒少到長者的全面關懷、國內到海外的交流,為落實心靈環保舉辦的各種佛學課程、法會共修、讀書會等活動,再談到願景與創新,內容綱舉目張、圖文並茂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全新的《法鼓山簡介》已出版上架,歡迎至法鼓山園區、各分寺院、分會取閱,也歡迎大眾一起協助推廣及助印。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79期7月號

走路去

走路,雙腳不斷地抬起與放下,看似天經地義,卻距離我們很遙遠。凡事講求速效、便利的現代人,似乎不習慣也不愛走路了,哪裡出了問題?日行萬步的惠敏法師分享走路的觀念、方法,教我們走出身與心的對話,同時讓走路儀式化,體驗平等心與恭敬心。

曾經,哲學家走出了對人生宇宙的觀察,文學家走出了對日常生活的反思,旅行家走出了對心靈深處的探索,宗教家走出了對無常無我的體悟。走路,不僅走出人生百態,也是一種生活的體悟與修練。作家劉克襄、導演何巧玲、通伽法師通過走路,尋找人生新風景,看見不一樣的風光。

生病、臨命終時,是人生最大的考驗,尤其身處高齡化社會,如何病得健康、圓滿善終?「人生座談會」由「臺灣安寧之父」賴允亮與《放下的勇氣》作者張寶方、撰述張靜慧,對談面對生死、放下執著,從善終學會善生。「生命的園丁」園藝治療師黃盛璘曾是工作狂,與花草為伍後,她當植物的助手,撫慰每顆心。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法鼓文理學院111學年度畢結業典禮】
帶著心靈環保的光明啟航

【校長的辦學藍圖】
校務評鑑與特色發展

【法鼓山僧大「自覺工作坊」心得】
學會真實面對自我

【教育文化集錦】
「僧大心生活」紫雲寺開講

《法鼓山簡介》全新出版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79期7月號
走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