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讀書會首度大會師

讓我為您介紹一本書

今年世界閱讀日,溫哥華七個心靈環保讀書會首度大會師,
交流「讀懂一句,受用一生」的心得,並為大家推介一本書,
哪一本聖嚴師父著作,是讀書會成員的智慧法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文/董存發‧圖/溫哥華道場 提供


▲列治文讀書會以風趣的小話劇,介紹師父著作《真正的快樂》。

一九九五年,聖嚴師父至溫哥華弘法,提出了成立讀書會、讓「每個家庭的客廳都是道場」的構想。二十多年後,溫哥華地區七個心靈環保讀書會、近九十位成員於四月二十三日世界閱讀日,齊聚溫哥華道場,實踐聖嚴師父「讀懂一句,受用一生」的教誨,首次舉辦實體大會師,交流心得、分享體會、激勵精進,開展讀書會新的一頁。

「經過大家多年來的努力,溫哥華目前有七個地區讀書會,包括剛滿二十週年的本拿比讀書會,及新成立兩個月的粵語讀書會。」監院常悟法師關懷時表示,這次大會師看到各地區讀書會全心投入,為了活動主軸「讓我為你介紹一本書」,多次進道場排練,力求完美呈現,整個過程令人感動!


▲西北溫讀書會啟動大白牛車,將《絕妙說法》演示得栩栩如生。

「我們是群愛讀書的同好,在世界閱讀日舉辦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發願讀十本書的常惠法師,分享身處聲光影音的媒體時代,紙本書籍依然是自己的閱讀選擇,勉勵大家今年至少認真讀一本書,開拓視野,提昇智慧。

「讓我為你介紹一本書」由各讀書會以精彩表演來進行。本拿比讀書會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以「空前絕後三人行」拉開序幕,列舉二十年來研讀師父的二十本著作,分享將《禪的理論與實踐》應用於日常生活的體會:吃飯睡覺都是禪,摘下有色眼鏡,看清空性本質。

年輕活潑的法青讀書會,成員學習承擔責任,輪流領讀,在《智慧一○○》中尋找「人生打怪祕笈」,並以此面對和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在疫情期間成立的驛站讀書會,由每位成員分享心得,結緣水月道場,努力《找回自己》,質樸而真誠。

列治文讀書會以風趣的小話劇,從「忙著找快樂」的「以苦為樂」,最終找到《真正的快樂》。西區讀書會演出對口相聲,在詼諧捧腹之中,啟迪《禪的生活》是「放下萬緣,心中無分別,日日是好日」。

壓軸的西北溫讀書會,將《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演示得栩栩如生,令人讚歎的是「母子相伴,法華為依」片段,成員劉凱航陪伴九十一歲高齡、頭腦清晰的母親,每日高聲誦讀《法華經》,法喜滿滿。演出最後,一輛大白牛車啟動,臺上臺下呼應一片,跟隨前行,願以法華為依,找到生命的歸依處,走上成佛之道。

平日大家在網路共修,當天在實體道場相聚,感受彼此的溫暖關懷,輕鬆交流的同時,共勉「以書為緣,依法相會」,期待下次大會師。


▲溫哥華道場七個心靈環保讀書會首度齊聚一堂。

跨界視野與對話

從心改變 創造理想生活

◎傅莉嫻


▲呂嘉齡(左起)、徐紀、謝琪琳三位專家分享如何從心改變,打造理想生活。(傅莉嫻 攝)

如何實現「心靈環保」,提昇身心成長?四月二十三日下午,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連結身心,打造理想生活」跨界視野與對話,邀請居家整聊師謝琪琳、武術老師徐紀、「零廢棄」生活家呂嘉齡,與德貴學苑現場近七十位民眾交流互動。

如何「斷捨離」,直視「現在」當下的自己?謝琪琳分享,可以為用不到的物品舉辦道別式,然後再勇敢割捨。她說明「整聊」是一段旅程,面對著各種「逃避現實」、「執著過去」、「擔憂未來」的案例,從溝通與同理心出發,傾聽了解後,不僅能協助每個空間的使用者,讓人擁有美好舒適的生活,也能達到教學相長、相互療癒。

「其實武術是可以貼近每個人的。」從小喜歡看武俠小說的徐紀分享,所有動作的運轉與力學,都與生活息息相關。他進一步從修習武術來看人生: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斷地「重新做人」,改正後再前行、前行後再改正,只要打破積習、改變現在的習慣,就能改變生命。

提倡「零廢棄」生活的呂嘉齡提到,改變的關鍵是學習放下。從喜歡購物的消費者,蛻變成七年不買衛生紙、自備容器到農場裝牛奶、自行堆肥的環保實踐家,她鼓勵每個人「當一個有意識的生活者,不當無意識的消費者。」她分享執行環保零廢棄,便能讓生活變得整潔、簡單又開心。

座談主持人、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主任辜琮瑜表示,人與環境是一體的,希望民眾能由外而內、由內而外觀自己的心,從「心」開始改變並落實行動,才能創造美好的健康生活。

佛學專題 佛菩薩系列

重回道場認識佛菩薩

◎何韻儀、王文兒

二○二二年疫情肆虐,香港道場經歷了實體活動幾乎停頓的情況後,三月八日晚上迎來久違的盛況,二百多位學員齊聚大殿,專注聆聽資深悅眾郭永安分享佛學專題「佛菩薩系列」第一堂「佛菩薩概論」。

「佛菩薩系列」是先前「高僧系列」的延續,課程由文教組團隊規畫,透過介紹大乘佛教中家喻戶曉的佛菩薩,期盼信眾了解佛菩薩從何而來?為何能千變萬化?是否真的有佛國淨土?藉此一起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佛菩薩系列」第一期共有六堂,除了概論,分別介紹了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引導學員從認識四大菩薩的過程中,學習菩薩們的悲智願行,提昇自己的品質,並發願利益他人、感動他人。

回響熱烈的「佛菩薩系列」,第二期於五月三日接續登場,四堂課的內容包括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妙樂世界的阿閦佛、琉璃光世界的藥師佛、兜率天淨土的未來佛彌勒菩薩。承接第一期的盛況,第二期兩百多位名額,開放報名兩天內就火速額滿了。

闊別道場數年的何韻儀,同時報名了第一期和第二期課程。「很感恩今年因緣具足,終於可以重回道場上課!」她歡喜地說,能聽經聞法、親近善知識,實屬難得,所以得知有「佛菩薩系列」講座時,開放報名的第一時間便上網登記。

何韻儀感恩文教組團隊事前用心搜集資料、準備教案,讓學員能在短短九十分鐘內,深入淺出地認識佛菩薩的成佛之道及悲願,更提醒自己要好好修行,學習及運用佛菩薩的慈悲智慧,轉煩惱成菩提。


▲香港道場「佛菩薩系列」課程,由資深悅眾們分享諸佛菩薩的成佛之道及悲願。(香港道場 提供)

後40人生必修課

不逃避 活出輕鬆人生

◎編輯室

母親節前夕,五月十三日早晨,百餘位「後四十」學員前來農禪寺,共同探索「逃避真的沒用——佛教徒輕鬆活的祕訣」。

講師常用法師藉由「逃避的大熊」影片,向學員提問:人通常逃避什麼事?為什麼會逃避?逃與不逃會有什麼結果?引導學員探索逃避與面對兩者的差異。進一步請同學討論:自己通常逃避什麼事?為什麼?如何逃?在一番熱烈討論後,學員從中也逐漸釐清自己害怕和想逃的原因。法師接著分享如何避免慣性的逃避,而能勇敢地去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下午課程在觀看「被拒絕的一百天」影片後,再次進行討論與分享。學員認為能一次又一次地去面對自己所害怕的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隨之增長,也能逐漸脫離慣性逃避。學員們接著聆聽聖嚴師父「知苦、離苦、滅苦」的開示,建立四聖諦的觀念,從而了解「逃避真的沒用」。

要「如何練習面對生活中想逃避的事呢?」法師提出三個祕訣:一、覺知身心感覺及覺察呼吸,二、轉換新的語言和行為,三、以有意識的選擇取代無意識的習慣,如此,就能成功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大堂分享時,學員們娓娓道來一日課程的心得,大家對於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技巧都有了更深的體悟。法師勉勵大家運用四聖諦及四它的方法,並隨時覺察身心的狀態,就能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方能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

「後四十的人生必修課」,下次主題是「禪修與覺察——停看聽」,期待七月八日相聚農禪寺,相約修課做同學。

課外心一章

學做更好的自己

◎劉嘉莉(圓山福田班)

這是第三次回來上聖嚴書院福田班。第一次因工作中途輟學,第二次七年前結業,也未能全勤,第三次是現在進行式,對我有著另一層深刻意義。

疫情中歷經三次延期,二○二二年十月,福田班終於首次在圓山分會開課,各項工作急需義工護持,於是我發心承擔了學藝服務。學藝是班級的後勤補給、道具兼場記。開學前,在綿密的文件中摸索,隨著每堂課「由生轉熟」,也在人我合作中領會「藉事鍊心」。

猶記得開課前,班導師常定法師叮嚀義工們「學習共同成就一件事」。經由每堂課的文件準備、各種異動、課前走流程、課後檢討,不禁生起感恩心,每次課程圓滿的背後,滿載著法師、義工群與善因緣的匯聚。無常因緣中,方能體會須長養同理心及不厭離心,「消融煩惱」、「一切因緣都是最好的」更是過程中珍貴的學習。

因承擔而有責任,因責任而有成長,「全勤」與「專心聽講記錄」也成為這次的收穫。雖是第三次聽課,每次都能從課程與學員的分享中,體會福田班的用心,提起自己學佛的感動與初發心。承擔義工是熏習正知見後的「驗收」,也是覺察自身的良機。修慧也需培福,少了義工服務,不容易體會「解行並重」對修行的必要。

福田班其中一堂課「認識佛曲」,聖嚴師父填詞、嚴子貿先生譜曲的〈菩薩行〉,經常縈繞心中。「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在成就活動中,以佛法的教導為依歸,用慈悲智慧消融自我,減少煩惱,即是擔任義工最珍貴的成長與收穫。

學習成長看板

聖嚴書院福田班招生

【班別.開課日】總本山班7/5(三)
【對象】有意加入法鼓山義工者
【報名】請洽各分寺院或上網https://dbs.ddm.org.tw
【洽詢】(02)2893-9966分機6678

【溫哥華讀書會首度大會師】
讓我為您介紹一本書

【跨界視野與對話】
從心改變 創造理想生活

【佛學專題 佛菩薩系列】
重回道場認識佛菩薩

【後40人生必修課】
不逃避 活出輕鬆人生

【課外心一章】
學做更好的自己

【學習成長看板】
聖嚴書院福田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