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邁入400期!

1989年12月創刊的《法鼓》雜誌,發行400期了!
從雜誌轉成報紙,由黑白走向彩色,歷經數位潮流、疫情衝擊,
三十三年來,讀者如何透過每月如期出刊的《法鼓》,走進法鼓山?
本期邀請發行人、社長、編輯及各世代的讀者們來分享。

◎文/楊仁惠.圖/本刊資料


▲1989.12《法鼓》創刊號

《法鼓》雜誌邁入四○○期了!

打開檔案櫃,翻出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創刊、十六開雜誌型《法鼓》,再到第二十五期改版成報紙型,只有一張四大版的《法鼓》,後來擴增到兩大張八大版,內容包括聖嚴師父開示、弘化報導,還有更重要的捐款徵信名單。再翻到二○○一年元月起,全新改版的《法鼓》,新闢「生活佛法」、「教育文化」等版面,以全新的設計,開啟《法鼓》雜誌的新風貌。


▲1992.1《法鼓》25期由雜誌型改為報紙型

親手翻動這四百期的《法鼓》雜誌,法鼓山三十三年來弘法的腳步與發展,就在眼前一一呈現,字裡行間是一個個護法鼓手堅毅的臉龐。曾是荒山的法鼓山園區,抬起頭來一望,聖嚴師父所期許的千年道場已然建成,而那一張張法喜的面孔,從青年成為社會中堅,從青絲轉為白髮,又再有不同的因緣,接引新的身影加入行列。


▲因應數位趨勢,《法鼓》推出APP,打開手機就可知道法鼓山的大小事。

隨著法鼓山成長的腳步,《法鼓》雜誌八個版面的屬性也有所調整:一版「要聞」刊登法鼓山對外弘化之重點新聞,二版「護法關懷」呈現護法總會、慈基會、人基會等推動的大關懷教育,三版「各地報導」是海內外分寺院弘化活動,四版「教育文化」以大學院教育、文化出版為主,五版「心靈成長」則是大普化教育,六版「生活佛法」是讀者來稿,分享佛法運用在生活的體會,七版「樂在修行」是大眾最喜歡的聖嚴師父開示和禪修心得,八版「焦點報導」則是專題企畫報導。

身為編輯臺的一員,看著數位化、AI智慧浪潮的興起,每月還能編出一份泛著油墨香、並且如期送到讀者手中的紙本報刊,何其榮幸!

每一期,透過海內外各地的來稿,快速掌握法鼓山弘化的脈動,也從心得分享中同感同行菩薩道的溫暖。未來無論媒體的型態如何轉變,期許《法鼓》雜誌都能承擔傳遞、弘揚法鼓山理念的使命,陪伴讀者將心靈環保的觀念、方法及活動,在生活中落實,讓生命點滴改變。

發行人看法鼓

文字般若 文以載道

◎果暉法師(方丈和尚)

收到每期《法鼓》雜誌時,我通常會從頭看到尾,不一定每一則都看,但是會做一個整體的瀏覽,深深感受到我們各道場在全球推廣心靈環保、漢傳禪佛教的努力與用心,舉辦很多的課程、禪修活動、法會,尤其我們的活動兼具對社會關懷與教育的功能,例如菩薩戒、水陸法會等,這些都很值得推廣、深化。

而我最歡喜的,是閱讀信眾的來稿,有禪修心得也有學佛分享,看到大家參與活動後,在禪修體驗、心靈提昇方面都有所體會、成長,對我也是一種鼓舞。可以說,透過《法鼓》,讓我和信眾、讀者之間,有了更深一層的連結。

我們常說「文以載道」,《法鼓》雜誌的文字清新、平易近人,傳遞正信的佛法,是一份積極關懷人間的刊物,這在當代社會是很難能可貴的地方。未來,期許《法鼓》雜誌持續發揮「文字般若」的精神,結合數位版面,與更多人分享佛法的好。

(採訪整理/釋演穩)


社長談法鼓

開卷有益 累積資糧

◎張昌邦(護法總會總會長)

閱讀《法鼓》雜誌,最期待的就是聖嚴師父和方丈和尚的開示,這是《法鼓》雜誌三十多年來不曾間斷的專欄,每個月一次的開示,對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很好的提醒。

我想,不是每一個信眾都有因緣參加法會、課程,或者完整地誦一部經,但是透過每個月收到《法鼓》雜誌,裡面有師父開示、活動報導、心得分享,即便是活動報導,也都會有法師針對活動主題的分享,即便只有短短一兩句話,甚至是一張照片,也有它動人之處。我相信,一期一期累積下來,都是珍貴的修行資糧。所以說開卷有益,只要願意打開來,必然有收穫。

在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一份刊物能持續三十多年相當不容易,很感恩也很讚歎師父的遠見,成立出版社、發行雜誌,這都是弘化的重要工具,未來期許《法鼓》雜誌與時俱進,讓觸角延伸地更深、更廣。

(採訪整理/釋演穩)

法鼓讀書會

忠實讀者的告白

◎黃曉黎(自在讀書會帶領人)


▲自在讀書會每個月討論《法鼓》,協助同學們了解法鼓山。(黃曉黎 提供)

認識《法鼓》雜誌是因為母親。以前家裡放電話的茶几上,總放著當月或過期的雜誌,她期盼家人能翻閱、能學佛,但對時機未到的人而言,它是隱形的。直到煩惱累積至終於拿起這份自稱「雜誌」的報紙,才了解母親全心投入的這個佛教團體到底在做什麼。

隨聖嚴師父文字的教導,深受法益而身心輕些,看到雜誌裡法鼓山踏實的弘化願力、萬行菩薩的利他足跡、推陳出新的修行與課程,更有包羅萬象的法會、禪修、課程、義工心得,常常看得熱血沸騰或心有戚戚焉,而好奇地跟隨分享者加入體驗與學習,也提起勇氣將所思、所想、所感提筆投稿。

文章能上報分享是幸福,沒登則是獨享美好,最重要是學師父:「寫」就對了!猶記得第一篇寫的是農禪寺廚房,記錄自己踏入義工生涯的第一步。

當初為推動自己持續閱讀師父著作,報名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培訓,也接下隨之而來的任務,幸有《法鼓》每月源源不絕的紮實能量,漸漸累積對團體的多方位認識與信任,即使疫情來襲,世界被按了暫停鍵,仍堅持每月至少一張報紙撫慰人心,足不出戶也能讀到法鼓山積極地尋聲救苦,僧團也順應數位時代推出網路課程與活動,激勵了我們讀書會解除暫停,改為線上繼續共學。

每個月討論《法鼓》的日子,處處有報紙劃過空氣的翩翩飛舞,能聞到獨特又復古的印刷紙味,時間舒服地在閱讀人間川流,直到不得不盡職地提問:「大家看到哪個標題,或者哪張照片,想跟大家分享?」沉默是必然,而等待是讀書會開始的前奏,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交流奔騰,我們以生命回應他人,更學著反觀自己。

這些年人來人往,不同組合的讀書會隨緣生滅,但《法鼓》一直相伴左右,協助同學們了解法鼓山的理念。有時對某些活動或議題不理解,也能在其中尋得理路脈絡,無法參加的活動隨報導略知一二,高深的佛學研究也有機會熏習,內文搭配照片將文字立體化,最歡喜讀到各地讀書會同學的分享,共學交流的心心相印讓人振奮、感動。

邁入第四百期的《法鼓》,未來會如何?且繼續忠實地拭目以待。


各世代讀者回響

林筱玲(四年級生) 最期待師父專欄

三十多年前,在農禪寺接觸到《法鼓》雜誌,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聖嚴師父的開示專欄成為我每個月最期待閱讀的內容。作為法鼓山的一份子,除了可於其中吸收法義,也藉這份刊物,更全面的得知體系的動態和方向。

連文鈴(六年級生)認識法鼓山的祕笈

多年前姊姊帶我去法鼓山的道場皈依三寶,當時對這個團體很陌生,也不了解皈依的意義,因家裡定期訂閱《法鼓》雜誌,才逐漸認識法鼓山和聖嚴師父。

後來,我加入義工室的導覽組,須向眾人介紹法鼓山,《法鼓》的內容對我的執事有很大助益,可從中得知各單位的最新動態,就像一本認識法鼓山的「武林祕笈」。

徐紘宸(八年級生) 帶給我安定力量

過去常看報紙,不免會因許多負面內容而影響心情,閱讀《法鼓》雜誌總能帶給我一股安定的力量,尤其這些年世界遭逢疫情,《法鼓》持續傳遞善法,安定人心,打開學佛的視野。

記得有一次,因禪修心得被刊登,內心感到很歡喜,希望自己的分享可使更多人知道禪修的好。印象深刻的一則新聞,是人基會的「心六倫」講師們到復興高中與學生互動,展開「自主學習尋夢計畫」,啟發實踐夢想的方法途徑,十分有意義。

(採訪整理/陳亭君)

編輯聊法鼓

月月相續 願願相續

◎陳玫娟


▲編輯《法鼓》雜誌的過程,也是實踐佛法的生命之旅。

二十年前,對聖嚴師父和法鼓山尚無所悉,在同學引介下,接下了《法鼓》的編務。未曾想到,與《法鼓》結緣的那一刻起,便已跟著師父踏上建設人間淨土的道路。

每月的編採會議上,法師帶領我們討論蒐集來的訊息,分門別類,接著彙編四面八方來的活動報導、心得投稿。一篇篇圖文並茂、詳實又動人的文稿,就像飽含法喜的食材,師父對我們編輯的期勉,便是「將珠玉連城的篇篇文稿,調和鼎鼐,化成美味可口而又營養豐富的盤盤法食」。每一期,經過修潤文句、選照片、下標題、編版面、發設計、校對等步驟,將一盤盤法食如期上桌。不過,出刊時的歡喜,往往不是編輯的最大收穫,上菜前調和鼎鼐,方是最有法味的體驗。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時各地活動少,缺報導、缺心得,大家得上山下海、想方設法找食材;有時來稿踴躍,滿籮筐的好食材,編輯只能望著有限的版面,暗自興嘆;有時各版文稿不均,大普化、大關懷教育常常「強強滾」,大學院教育則一如辦教育的過程,細水慢流。不期之間,一、兩則重要事件翩然而至,得即刻換稿、調動版面,甚至重新編版。

前有既定出刊時程,後有各種因緣變化,在「常」與「無常」之間,常有的是壓力和煩惱。所幸,師父的開示、善知識的分享,總不期然地在字裡行間,適時帶來清涼。每當全神投入修稿時,一句「清楚放鬆,全身放鬆」,每每讓鍵盤上的手指暫停,回到呼吸,卸下緊繃的臂膀。當遇上變動,煩惱生起,師父開示的因緣觀,總能來上一記香板,提醒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不隨之起伏,輕舟自然能過萬重山。

從一四八期來到四百期,感恩師父、法師與菩薩們真誠無私的提筆分享;更感動於每一篇為建設人間淨土、自心淨土的踏實紀錄。月月相續的《法鼓》,同樣滿載編輯們的用心與願心,為成就法鼓山理念的推廣,盡棉薄之力;為提昇社會人心的品質,繼續努力。

法鼓邁入400期!

【發行人看法鼓】
文字般若 文以載道

【社長談法鼓】
開卷有益 累積資糧

【法鼓讀書會】
忠實讀者的告白

各世代讀者回響

【編輯聊法鼓】
月月相續 願願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