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淨 成就金山淨土

從心靈環保出發 文理學院、僧大攜手 環保社團淨灘10年 實踐生活與自然環保


▲淨灘除了清除眼前的垃圾,心裡的垃圾也同時清理,實踐心靈、生活與自然環保。 (賴心萍 攝)

【釋寬恩/金山報導】不畏輕颱外圍環流,法鼓文理學院學生會、僧伽大學男眾部,聯合「淨心淨土金山環保社團」,十月十六日至金山磺溪出海口堤防進行淨灘活動,四十餘人在風雨中,為清淨海岸奉獻力量。

參與淨灘的文理學院學生,包括越南、印尼籍法師,一半的人是第一次參加,也因此走下堤防後,眼見塑膠袋、寶特瓶、花盆、輪胎、漁網等垃圾混著砂土,有些廢棄物還需以雙手搬運撿拾,從視覺、觸覺上,真實地感受到細小垃圾到大型廢棄物對環境的衝擊,加上豪雨及強風的吹拂,增加了淨灘難度,許多同學表示切身體會到海洋汙染物對環境的破壞。

「淨灘是很好的生命教育,也是很好的修行功課。」「淨心淨土金山環保社團」負責人之一張振華表示,在颱風中淨灘已經很不容易,而且風雨隔天,想必又會帶來大量垃圾,眼前辛苦看似無用,「但修行其實也是這樣,當下撿拾乾淨就是淨土。」學僧演期法師表示,出發淨灘前,曾想是否會因天候不佳而取消?轉念一想,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就像修行也會遇到順、逆境,「當以平常心面對,遇到困難就去克服,堅毅地往前走就對了。」

「淨心淨土金山環保社團」於二○一二年創立,十年來,文理學院、僧大攜手共同淨灘,當天剛好是第九十次。張振華表示,原本想淨灘圓滿一○八次就交棒,有感於文理學院、僧大,甚至傳燈院及其他社會團體共襄盛舉,「還可以再做十年!」如同社團名稱「淨心淨土」,他分享透過淨灘,深刻體會到實踐「心靈環保」對自己生命的改變。

淨灘圓滿後,眾人回文理學院禪悅軒交流分享。「看見海岸上這麼多的垃圾,就好像看見煩惱及欲望,也是那樣無量無際。」第一次參與的學僧寬承菩薩分享,淨灘的過程讓他明白:煩惱及欲望確實能透過方法,獲得清淨。文理學院學生則分享:「淨灘就是菩提心的展現,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從淨灘、吃飯禪至交流分享,不同教育脈絡下的僧大學僧與文理學院學生,都培養出對自然、環境與自身的反省態度。文理學院學生會表示,期盼除了固定舉辦淨灘,也能透過其他活動,讓園區、僧大與學校同學之間有良好的互動交流。


▲眾人合力清理海灘,彼此凝聚,互相支援,如同進行一場共修活動。(李東陽 攝)

共學菩薩的安心之道

文理學院舉辦「終身學習菩薩行」工作坊 實踐心靈環保永續美好生活

【王臻稜/北投報導】由法鼓文理學院主辦的「終身學習菩薩行」工作坊,十月十六日在農禪寺恢復實體舉辦。「以心靈環保回應時代需要,以禪法體悟與運用生活智慧,促進心靈健康。」課程開場,校長陳定銘向近七十位學員說明當前高等教育對內在身心靈健康的整合需求,正是人文社會學群的課程特色。

從何處開啟安心之道?辜琮瑜老師以「三生有幸、四生安樂」為主題,引領學員進入生存、生活、生命環環相扣的內修外化之法。

副校長果鏡法師除了分享禪修體驗,並以「生活調校如嚴父,禪修指導如慈母」來緬懷聖嚴師父的行誼。
「『道』為天地宇宙之理,『德』為萬物本性之理。」蕭麗芬老師以「放下人我比較和固有認知模式」來解脫困境,進而理解天地自然運行之道。藉由認識自我的工夫,提高生命視野和宇宙同觀,開闢另一條活出生命價值的安心之道。

「在追求安心時,我們是否讓他人不安呢?」葉玲玲老師提到,自己認為「對的事」,別人也應該要一起做,這是「對的事」嗎?「做對的事,要用對的方法把事情做對。」提醒學員做了利他的事,也別忽略對他人的尊重。

楊坤修老師分享「讓世界更美好的法鼓之道」,談到大學院教育是「真」,大普化教育是「善」,大關懷教育是「美」,發菩提心、履菩薩行,參與三大教育,體驗法鼓山的真善美,即能落實永續的美好生活,也是由內而外實踐「心靈環保」。

「生命品質的提昇,是成就自我的旅程。」郭文正老師提到「終身學習」是持續自我成長的方法,同時能增進生命品質,而覺察能力是這趟旅程的必備工具。

「不僅是學生,我也一直在法鼓山的學習地圖裡『終身學習』。」工作坊最後,學群長楊蓓鼓勵學員,透過大學院教育自利利他、自助助人、自覺覺他,一同來提昇人品,建設淨土。


▲「終身學習菩薩行」工作坊鼓勵大眾由內而外實踐「心靈環保」,永續美好生活。 (文理學院 提供)

「禪修在當代西方世界」講座心得

超越技藝層次的禪修

◎釋演可(僧大學僧)

佛教傳統的禪修方法,如何在現代西方社會中產生影響?十月八日,臺灣大學社會系暨政大宗教所聖嚴漢傳訪問學人劉怡寧老師,應邀與學僧們分享「禪修在當代西方世界浮現的社會學意涵」。

從禪修傳入西方世界,到不同禪修體系的開展,如:日本禪宗、南傳、漢傳、藏傳佛教、瑜伽等,對社會及個人身心產生的影響,劉老師都做了詳細分享。在傳統寺院,禪修為修道者解脫生死、明心見性的覺悟方法;在現代社會,禪修被重新建構,結合科技、醫療、減壓、心理、腦神經科學等,成為一種適應現代人身心需求的技藝。

聆聽劉老師的分享,了解到傳統的佛教體系,不論南傳、漢傳或藏傳,或各類禪修方法,在西方世界正發展為日常生活的導引,提供現代人去面對身心處境。正如同聖嚴師父在西方弘揚禪法,也同樣去適應現代人的需求,把中國禪宗話頭及默照的方法,融合不同禪修體系,從頓中開出漸修的次第,並結合呼吸、經行、動禪、按摩、禮拜、念佛等入門方便,以適應現代西方人的生活需求。

不過,進一步觀察會發現:師父教導禪修,並未停留在入門的方便技巧,更深入地將禪修的功能,開展成三個層次:第一,達到身心平衡;第二,達到精神穩定;第三,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如果能認識禪修的這三個層次,對學禪的現代人來說,更能產生明確的方向感。

「禪在平常日用中」這句樸素無華的智慧之語,常出現在禪宗祖師們的語錄中,不論第一或第二、三層次,禪修帶給現代人的幫助,都是無可置疑的。

文理學院講座集錦

林季峰分享藝術形式的虛與實

【吳月珍/金山報導】法鼓文理學院人社學群於十月十二日,邀請水墨白描畫家林季峰,與師生分享「虛實:藝術形式的空間觀察與構築」,從單一作品的點,到藝術史時間軸線的發展,再到詩、書法、繪畫、戲曲、建築、音樂等各領域的整體觀照,引領聽眾一步步擴大意境探索,回觀創作者的初心,與不同時空的作品相遇。

林季鋒用古琴在空間迴盪的樂音為開場,讓聽眾體驗靜心之妙,再娓娓講述藝術與他的生命交會。學生時代因創作一幅「燃燈佛授記圖」,雖然極度考驗眼力與體力,卻被內心湧現的法喜所驅動,開啟他轉向中國水墨白描佛像,並將這份感動傳遞給更多有緣人。

「師古人不如師造化,師造化不如師心源。」林季鋒用北宋畫家范寬的習畫三階段,帶出自身的學習歷程:先以古作為典範,再師法自然,由外向內回到自身。如同修行的次第,初始向外探索,不斷覺察放捨後回到本源。

有聽眾問林季峰,佛畫的白描為何不上色?他微笑堅定地說:「當對線條的掌握很有自信時,就不會再上色了。」願每個人都能回到初心,回觀這世界的美好。


劉怡寧講生命中的社會學想像

【顏美惠/金山報導】十月十一日,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邀請臺大社會系暨政大宗教所聖嚴漢傳訪問學人劉怡寧演講「生命歷程中的社會學想像」,現場及線上共有七十七位師生一同聆聽。

劉怡寧博士從《社會學動動腦》、《社會學的想像》等入門書講起,帶領聽眾由人與人、人與群體相互依存的關係,進入社會學思考人類世界的方式;同時也藉由介紹社會學各次領域的研究專書,談到當代社會的諸多議題,包括:階級、性別和族群所產生的社會化差異,全球化、少子化、各種社會運動所涵蓋的社會變遷等。此外,她也分享在年輕時的學術養成階段,自己因參與各種國際宗教交流與會議,引發「內在探索」,逐漸走向宗教社會學研究的心路歷程。

社會學的訓練如何打開生命視野,引發個人保有行動的自主性?劉怡寧表示,社會學的訓練與想像觀點,能幫助學習者透過理解他人,彼此換位思考,漸漸達到消融對立、更理解自己的一種狀態;也能幫助人們反思在社會結構下,每人所受到的影響,「因此,我們才有機會在看到許多社會問題時,不被自己的無力感淹沒,而能尋得一個關懷的著力點,產生新的行動來回應,保有行動自主性。」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71期1月號

跟著禪師學休息

放假即使大睡一覺,似乎補了眠,卻還是覺得好累。如何打開真正的休息開關,讓大腦不再妄念紛飛,產生疲累?時興的「大腦休息法」、「最高休息法」等,主張將意識導向當下的「心靈練習」,其實是向佛教禪修取經。

禪修,就是休息的藝術。聖嚴師父主持默照禪時,開示休息的最高原則:「發現心中有事,就是『照』;不討厭它,不去管它,休息心中所有的事,則是『默』。」如此即能達到「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指出,禪修是心的訓練與休息,不易受外境影響,讓身心「真休息」。一行禪師的弟子釋士嚴,演繹在微笑、行禪等修習中體驗呼吸,利用「卵石禪」、「懶人日」覺知當下,享受當下;周育騰、楊孟芬、蔣素娥分享在禪修中休息,達到真正放鬆、療癒身心的體驗。

「心靈環保.在地實踐」分享30歲前每天都想死的花藝設計師林秀玲,遇見了觀音菩薩、聖嚴師父與心靈環保後,翻轉了生命,她以一間老屋為根據地,以藝術視角、人文關懷、食農交流,讓心靈環保在雲林的土地上扎根。「電影不散場」《神隱少女》導演宮崎駿用充滿想像力的故事、豐富的視覺元素,呈現三界六道的眾生相,暗喻所有眾生須戒貪、互重互敬,才能啟動善的循環。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心淨行淨 成就金山淨土

共學菩薩的安心之道

【「禪修在當代西方世界」講座心得】
超越技藝層次的禪修

【文理學院講座集錦】

林季峰分享藝術形式的虛與實

劉怡寧講生命中的社會學想像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71期11月號
跟著禪師學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