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緣帶來好人緣

今生沒有廣結人緣的人,來生只會是個愚蠢的人。
如果能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來生才會增長福慧。

◎聖嚴師父

我們都知道貪是不好的習慣,可是有時候我們又會走入另一個極端──慳,也就是小氣、捨不得和吝嗇,有人以為這是節省,其實慳和節省是兩回事。

不貪不慳 有利共同分享

慳和節省的差別,主要在於節省的目的,譬如我們有十塊錢,為了布施而量入為出,努力節省了一塊錢,這就不是慳。相反地,如果我的生活只需花費五塊錢,可是當沒飯吃、沒衣服穿的人向我們求救時,也捨不得將剩餘的五塊錢布施給人的話,那就是慳了。

因此,慳是即使自己有多餘的東西也不給人,而寧可把它貯藏起來,這樣的行為對他人沒有利益。但它不像貪是硬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所以不會損害到人,和貪比起來稍微好一些。

雖然慳不會傷害別人,可是許多人就是因為捨不得布施,反而阻礙了自己的成長和事情的發展。譬如有的人學問很好、知識非常豐富,或是技術相當精巧,但他就是不願傳授給人,也不願意分享給人,死的時候等於把智慧財產帶到棺材裡,這不就等於沒有用了嗎?

又譬如你公司裡有很多的職員,他們為你賺了很多的錢,結果你一毛不拔,那麼這個公司還能繼續存在嗎?有利就應該共同分享,而分享的時候可以分層次,付出的多分享的多,付出的少則分享的少。

與人分享 增福慧結人緣

一個老闆付出的是資本、是他的智慧與心力,因為他付出的最多,所以得到的多是正常的。但是,一般職員至少也付出了勞力、智慧和努力,甚至還付出了超額的時間來為公司工作,所以給予適當公平、合理的分享,是應該的。如果只曉得剝削,或者不願意和員工分享利益,就會漸漸失去向心力和人緣,這就是慳吝帶來的損害。

有的人雖然沒有什麼財產,但是他很慷慨,願意把所有的東西與他人分享,因為這麼慷慨,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擁護他,可說是一個領袖人才。而一個慳吝的人,因為不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和人分享,所以沒有人緣,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擁戴。

但是,慷慨和「打腫臉充胖子」還是有差別的。慷慨是自己沒有,或有的不多,而盡其所能地奉獻給人;而有的人則是自己沒有,卻拿別人的東西,譬如用賒、借、偷、搶等方式所獲得的東西來和別人一起享受,也就是慷他人之慨,是在打腫臉充胖子了。

今生沒有廣結人緣的人,來生只會是個愚蠢的人。如果能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來生才會增長福慧。

(選自《放下的幸福》)

上坡下坡覺察身心變化

五月二十二日,舊金山道場在蘇諾(Sunol)公園舉辦疫情趨緩後首場戶外禪一。在群山環抱、小溪流淌的優美環境中,體驗自然經行、溪邊打坐。

九點一到,禪眾以八式動禪揭開序幕。接著分成精進組與放鬆組,在選定的山坡路上練習自然經行。法師先介紹經行的方法和要領——只管走路。一、把注意力放在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感覺上;二、把注意力放在腳步移動的感覺上;三、把注意力放在全身。雖然兩組速度及距離不同,但各有收穫;精進組菩薩分享,雖然行走速度快,反而不容易起妄念;放鬆組禪眾則覺得,緩慢更能幫助對身體的覺察。

午齋後進行托水缽,法師提醒托水缽往前走時,只要記得專心不讓水濺出,注意腳下每一步就好。有禪眾分享可以輕鬆地把心收攝在托著的水缽上;也有人覺察起心動念都會影響水的晃動,才剛起了「很簡單」的念頭,水就灑出來了。

溪邊打坐是眾人期待已久的活動,法師教導大家除了練習平常習慣的方法,也可以把自己當成吸音板,不管是水聲、鳥鳴聲或其他任何聲音,只是聽到而不去分別。學員事後分享都覺得在溪邊打坐非常放鬆。最後,眾人在一片寬闊的草地上體驗慢步經行,有位首次參加的學員分享,一開始很不習慣這麼慢的速度,後來把自己想成一隻烏龜,自然而然就放慢腳步了;也有學員分享,每天忙碌的生活中,經常在練習「快」,但要慢下來,反而不容易。

(文・圖/舊金山道場提供)

溫哥華禪三心得

學佛路上的加油站

◎徐燕

網路時代佛法傳播無遠弗屆,但唯有禪修,較有機會收攝身心、練習方法,並得到老師的指導。每次參加Rebecca(李世娟)老師帶領的禪期,總能觸動我去反省自己的錯誤認知與習性反應。

這次禪三,釐清了一些錯誤的修行觀念。老師說,當禪修者知見不正確,常常會為自己砌一道牆,既壓抑內心的念頭,也漠視周遭的一切,然後坐在蒲團上想像著慈悲與智慧。「如果沒有修行,我們默認的認知方式都是顛倒見。」聽到老師這句話,內心非常震撼!如果不能常聽聞正法、導正觀念,依舊望文生義、自以為是地理解佛法,這樣的修行可說是「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離佛道甚遠。

另一個很大的收穫,是學習如何對待自己。學佛要練習安忍,不僅安忍外在的順逆因緣,更艱難的是面對內在的醜陋不堪。老師教導我們,長養慈悲心的基礎,是先培養對自己慈悲。禪坐時,有念頭或情緒出現,不要斷然苛責自己,而是練習接納念頭、擁抱憤怒、悲傷、愧疚等情緒,藉此了解自己。能夠全然接納自己,才有可能給予他人真正的同理與關懷。

老師叮囑我們,面對外境不如意時,不要陷入「all or nothing」的思惟模式──全然歸咎外境,或「都是我的錯」,兩個極端反應都無視過去、現在無量的因緣和合,都不是佛法的正見。當衝突產生時,不期待狀況當下會改變,而是隨緣盡分地在因緣法中努力。

每次休息結束回到蒲團上,老師總是親切詢問大家:剛才走路時,有沒有練習行禪啊?吃飯時,有沒有練習吃飯禪啊?喝水洗手有沒有提起方法啊?我總是慚愧地笑著低下了頭,離開蒲團就忘記方法了。感謝老師一再提點,希望今後常憶念老師的教導,鍥而不捨地練習覺照力。

短短三天,是我學佛路上又一個珍貴的加油站。三天下來,糾結的心鬆開了點,明朗了些。回到現實生活中,發現自己多了一點勇氣,也多了一點耐心。非常感恩一路得到善知識們的指導,未來不論遇到什麼境界,期許自己儘快回到正法上去思惟,藉事鍊心。也期許自己,即使一次次跌倒也不自怨自艾,能對自己笑一笑,說一句:沒關係,我繼續!

貼地學佛人

啟動對自己的觀察

◎陳美芝(香港)

參加香港道場「貼地學佛人」工作坊前,對於「四法印」似懂非懂,更談不上落實到生活中。工作坊的四堂課好像一張藍圖,法師以影片及比喻,引導我們從觀察者的角度去認識佛法,重新發現生活中的循環,以及內心的投射。

每天醒來睜開眼晴,接觸外面一切人事物,呈現的樣子都是從記憶、家庭教養、社會觀念等建構出來,我們卻以為看到實相。與人相處時,不知不覺地以既有的方式去反應。一旦啟動對自己的日常觀察,一些改變也就即刻發生,像是面對逆境時,不會被既有的想法拉走,而能專注於逆境本身,如此就會少一點苦,快樂相對也多一分。

有位學員分享,工作時曾有一次擔心任務出錯,腦海立即出現很多負面想法,後來先停一停,讓自己平靜下來,去掉事件中的雜質,簡化成「當下的條件可以做的事」,自己和同事也因而避免不必要的情緒起伏。

成為觀察者,有助於從較廣的視角去消融自我,這需要平日訓練自我的覺察力及維持平和的心境,減少被慣性牽著走。能夠經常練習,漸漸就能體會到,事情的本質是由無量的因緣和合而成,「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常中的爭執和衝突,很多是因為只從個人的利益及喜惡出發,了解自己的意念和需要後,才可能去同理別人。要建立起這樣的心態,無法只透過吸收外在的知識和概念,需要培養內在的心性,才能散發出來。

法師最後介紹「快樂投資回報計畫」,將快樂分成欲樂、定樂、解脫樂,當我們將目光拉遠,會發現欲樂看似即時快樂,但很快變成痛苦;而禪修定樂、利他解脫樂,兩者增長潛力很高,快樂的感受會一直持續,甚至不須尋找,因為從發自內心的布施微笑,連繫著身邊人事物的那一刻起,快樂便已經存在。

減少煩惱從利人利己開始,對繁忙且講求效益的都市人來說,這或許是最「貼地」的事了。

幸福覺招團練室

智慧布施有方法

◎柯君樺

當個職場好人,扛起責任,讓同事、長官事事依賴,這是布施嗎?到國內外旅遊,雙手永遠是滿滿的伴手禮,對親友一概有求必應,要做到變成「工具人」嗎?這些貼近生活情境的討論,就在農禪寺「幸福覺招團練室」中展開。

布施為修行「六度」之首,對治貪欲和無分際的占有。舉凡為所需者貢獻財力、勞力、智力與心力,都屬於布施的範疇。布施是放下的練習,但如果生活中不問情況一味付出,長久下來,可能會造成「不懂愛自己」的情況。現代社會中各種「工具人、老好人」等事例,都在告訴我們:布施須有技巧、有方法,才能稱為修行。

換個角度來看,布施不是受到索求者的擺布,不是不去珍惜自己所有。布施當下重要的是,清楚自己「出於什麼而布施」。聖嚴師父曾在《大法鼓》中提出兩種主觀的布施行為,包含:真誠相信、慈悲與捨心的長養。

出於對佛法的相信,我們布施供養三寶,為社會與所需的大眾,投入物力、勞力與心力,過程中的這些經驗,助長了內心的「信」。乍看之下,似乎是我們滿足了外界所需:減緩夥伴壓力、與同事分享點心、提供親戚依靠⋯⋯這些過程其實也肯定了我們的能力、承擔力,讓我們成為一個有能有福之人。

如同近年「消費覺醒」的觀念,每一次的消費選擇,間接或直接地創造出我們想要的未來。藉由每一次的布施,我們塑造了所信的、更好的社會,也肯定了自己有創造如此社會的能力。

布施時,練習判斷「能否令自己與他人的都變得圓滿?」當放下金錢與時間,是否顧及對自身的慈悲、堅定對正法的相信?生活中多練習這樣的判斷,或許就不會只成為工具人、老好人,而能完善個人的智慧布施。

【互為彼此的貴人3】
結善緣帶來好人緣

上坡下坡覺察身心變化

【溫哥華禪三心得】
學佛路上的加油站

【貼地學佛人】
啟動對自己的觀察

【幸福覺招團練室】
智慧布施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