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帝亞茲雲端弘講

大悲無我的菩薩心行

什麼樣的心行稱得上是「菩薩」?
聖嚴師父法子吉伯‧古帝亞茲從歷史和教理的演變分享菩薩行願,
指出行菩薩道的關鍵在於發菩提心,好好照顧自己的心,以心觀心、不起煩惱,
見到的每個人都視之為佛菩薩,也自然會生起大悲心,助人離苦得樂。

◎邱惠敏

聖嚴師父西方法子吉‧古帝亞茲(Gilbert Gutierrez)受傳燈院邀請,自二○二一年十二月四日起至二○二二年一月八日,以「一覺佛光照大千——向內觀心」為題舉行四場線上講座,除了ZOOM會議室,還有臺灣安和分院現場,以及YouTube直播,線上聽眾來自美加、臺灣、東南亞與巴西,每場約有二百人聆聽。

角色轉化 菩薩在人間

古帝亞茲以「菩薩」的概念為核心,從歷史、教理來介紹,偏重「菩薩」精神對大乘行者的意義,透過介紹菩薩心行,體現大乘行者無我的典範,鼓勵大眾於日常生活中運用禪法,行菩薩道,自利利他。

首場,古帝亞茲從佛教史發展說明「菩薩」角色的轉變。「菩薩」在原始佛教或南傳佛教,指的是悉達多出家後、成佛前的六年苦修期間,以及本生故事中,佛陀自稱為菩薩。到了大乘佛教,菩薩是已斷煩惱,於生死輪迴自在去來,於娑婆世界救度眾生的大士,發心完全體現在〈四弘誓願〉中,如文殊、觀音、普賢、地藏菩薩,發願在人間救度眾生,希望眾生解脫,不再受苦。

然而菩薩真的在救度眾生嗎?古帝亞茲舉《金剛經》指出,菩薩雖然救度眾生,但知道「實無眾生可度」。他舉例,有學生曾提問:如果一切都是夢幻泡影,為何還要修行?他回答:「如果你的朋友做惡夢,你會去叫醒朋友,你也知道夢是假的呀,這就是為何菩薩要在人間度眾生。」菩薩了知實相而能不執著,而且無分別地度一切眾生,如地藏菩薩誓願度盡地獄眾生。

發菩提心 做菩薩行者

古帝亞茲接續提到法鼓山今年關懷社會的主題「大菩提心」,與講座主題十分切合,因為行菩薩道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他從《維摩詰經》、《華嚴經》、《入菩薩行論》、《中論》舉例說明,人人都有佛性,就是菩提心,即使如央掘魔羅曾是殺人魔,還是能修行證道。以此勉勵聽眾:凡夫忘了「以心觀心」是心本來的功能,因執著外在的現象而困在煩惱裡,如果能向內觀照心,如《華嚴經》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家都是「菩薩」,願大家發菩提心,好好照顧自己的心,那麼對於所見到的每個人,都會視為佛、菩薩,見別人有困難自然生起大悲心去幫助他,就是在人間修行的「菩薩行者」。

有聽眾回饋,古帝亞茲開示的風格和傳統純粹講經、禪修方法不相同,且開放線上問答,對於建立正知見、釐清禪修方法很有助益;同時又以自身與聖嚴師父之間的互動、生活細行舉例,很能引起共鳴。

資深義工駱碧麗曾參加古帝亞茲於總本山主持的中英禪七,這次再度聽到「菩薩行者」的發心和普賢菩薩的行誼,慶幸自己能在法鼓山擔任義工,持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李秀英從講座中感受到古帝亞茲懇切提醒要為眾生修行,喚醒眾生的心性,時時刻刻都要體顯禪的作用。


▲吉伯於「一覺佛光照大千──向內觀心」系列講座中,講解「菩薩」角色轉變與發菩提心的重要性。(安和分院 提供)

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線上培訓

共讀法鼓全集 快樂覓法食

◎盧蕷絜


▲方隆彰老師說明讀書會帶領人的角色是催化者、連結者、引發者。(信眾教育院提供)

冬陽露臉,舒適、溫暖,正是讀書天。二○二一年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線上課程於十二月十八、十九日空中開課,匯集海內外一八○位學員共學,除了學習讀書會技巧與方法的運用外,也認識聖嚴師父的思想與寫作的用心,以及心靈環保讀書會推動的緣起與目的,讓學員充分掌握讀書會的核心精神。

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首先開場,介紹如何有系統地閱讀《法鼓全集》,認識聖嚴師父的著作與思想脈絡,是推動心靈環保讀書會的基本功;信眾教育院監院常用法師介紹心靈環保讀書會緣起與目標時指出:「希望分享書中的利益與內涵,而非知識本身。」這句話深深觸動臺灣學員林書妍,期許自己不要陷入帶領讀書會的盲點。

擁有豐富讀書會帶領經驗的方隆彰老師,藉妙喻說明讀書會與上課、聽演講的差異,後二者如「餵食」是被動接受,讀書會則像「覓食」主動找素材,加上開放的性質,不時會迸出火花,常有意外收穫。「帶領人要隨順氛圍流動,扮演催化、傾聽、陪伴與身教者,而非教導者與問題解決者。」

在「材料解讀與掌握」單元,方隆彰老師歸納出直覺、結構、簡約式三種方法,以師父〈如何關懷別人〉一文為例,帶領大家讀懂作者的思維脈絡,運用四層次法:熟悉與複習、回應與消化、詮釋與驗證、活化與深化材料,剖析結構來有效提問。

線上分組討論時,學員將所學到的靈活討論技巧、層次提問要領,在空中實務演練,方老師逐一進入討論室聆聽每組演練過程,驗收學習成果。加拿大學員何養能深感課程精要地講解讀書、提問與帶領等步驟,配以實例演練,十分受用。

課程最後,每位學員手拿自己第一本閱讀的師父著作合影,大家知道手中握的不僅是書,更是師父的教法、殷殷的叮嚀、生命的啟發,期許未來能以心靈環保讀書會來推廣法鼓山的理念。

課外心一章

學佛走出別離苦

◎王麗鳳(快樂學佛人學員)

母親是我的學佛啟蒙者,雖然生長在一九三○年代,過著躲轟炸、躲防空洞的生活,家中經濟拮据又是長女的她,只能在家幫忙務農,無法接受教育,但在邁入老年後,她不僅加入助念團,與蓮友們一起參與助念,還能讀誦〈大悲咒〉、〈往生咒〉,是引導我親近佛法的善因緣。

二○一七年,一場嘉義地區例行醫療巡迴檢查中,同修意外檢查出已罹患肺癌第四期,從歷經不相信、不接受,到不願意放棄生命,即使積極接受治療,仍不敵癌細胞擴散,於二○二○年一月往生。同修是職業軍人,每年都要離家數月,因此我們很珍惜相處的機會,他的永別,讓我從人人稱羨的恩愛夫妻,跌落到萬丈深淵。

同修往生一年多來,我每天的生活如行屍走肉,天天落淚。萬念俱灰之際,前往嘉義分會參加念佛共修,雖與師兄姊們素昧平生,感覺卻像熟悉的親人,關懷著剛失去至親的我,讓我深受感動。

猶如聖嚴師父所說:「佛法重視知恩報恩,人們當以感恩的心情接受現實的人生,再以報恩的情懷奉獻廣大的眾生。」因此我鼓起勇氣,把握因緣參加「快樂學佛人」線上課程,孩子們獲悉我報名法鼓山的課程,都好讚歎,還鼓勵我要好好學習,像海綿一樣在這個正信道場中吸收佛法,找回信心和生命動力。感恩在失去依靠的痛苦中,得到佛法的引導、孩子們的支持,身心彷彿更加光明了。

這次線上課程的授課法師、悅眾團隊非常用心,五次課程內容讓人非常受用,尤其是「心靈處方籤」:「四它」、「四要」、「四安」,幫助自己檢視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和心念。感恩佛菩薩護佑,我已不再流淚,祈願在學佛路上更快樂、更安定,發願將佛法的好分享出去,影響身邊的人一起來學佛護法。


成為法鼓新生兒

◎邵瀚萍(快樂學佛人學員)

聖嚴師父曾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我們這些第一次在線上上課的「嬰兒」,開始了佛法路上的「爬行」。

早在二○一八年四月便在法鼓山皈依,然而,之後我給自己各種事由,延後報名「快樂學佛人」課程。去年(二○二一)九月初,看到法鼓山粉絲專頁分享「線上版」快樂學佛人,心想:再怎麼害羞,線上課程可躲在鏡頭後面,總不會這樣也害怕吧!於是立刻報名,順利收到錄取通知。

很多害怕其實是自己給的。課程開始前,輔導員就先與我們聯繫,隨時關心我們的硬體設備和軟體下載狀況,由於課前與同組師兄姊已在群組裡稍微認識,一切都熟悉起來,心,也安定下來。五次課程,成了我最平靜又快樂的時光。

法鼓山在佛法的教育和傳遞上非常用心,規畫「快樂學佛人」課程,讓門外漢不再只在外觀望,而是真正踏進門,對於學佛能有初步了解。例如,皈依後是不是馬上要吃素?法師在課程裡非常清楚地解釋,讓我們安心,讓學佛沒有罣礙。

課程中,最喜歡的莫過於「心靈處方籤」時間。我們每天都忙於工作、家庭、各種俗事,常常一個不如意,就和身邊的人起衝突,首當其衝的,往往都是最親近的家人。透過「四它」、「四要」、「四安」,回家後時時提醒自己、慢慢改變自己,不但讓自己安心,也讓身邊的人開心。

佛緣難能可貴,有幸在疫情中成為法鼓山的新生兒,在佛學路上前進。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成長茁壯、能與別人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佛法真的這麼好。


(李東陽 攝)

聖嚴書院關懷員心得

上線測試學習多

◎鄭鄧蕙芳(臺東佛學班關懷員)

去年(二○二一)五月中,臺東佛學班三年級的課程來到上學期末,因疫情嚴峻,信行寺監院常覺法師宣布畢業旅行取消,六月底,通知學員下學期用手機或電腦上課。當下隨順因緣,接受不同以往的上課方式,但上線需要什麼設備、如何操作等問號,也隨之浮現。

當問號出現時,在北部求學的小菩薩們也回到家中,開始用視訊上課。看著他們熟練地操作3C設備,一點兒都不影響學習。發現小老師就在身邊後,那些困擾的問號,全數消散。

緊接著,班長、副班長陸續傳來如何下載ZOOM,及如何操作的教學影片。反覆看著影片,並向小老師請益,練習開會議室當主持人,所需使用的功能,包括:改名、開麥克風、視訊、舉手放手等,再三操作。一切就緒後,信眾教育院正式與關懷員做線上測試。

其實,在得知線上上課勢在必行時,最煩惱的是如何當主持人、如何幫同學解決線上問題等,後來用聖嚴師父教的「四它」來對治自己的煩惱心。經由信眾教育院、關懷員、同組同學互相幫忙,終於在三寶加持、大眾齊心努力下完成任務,視訊上課順利進行。

無論是線上上課或實體課程,只要學佛的願心不變,經常熏習,一定能增長菩提心,踏實地走在菩薩道上。

【古帝亞茲雲端弘講】
大悲無我的菩薩心行

【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線上培訓】
共讀法鼓全集 快樂覓法食

【課外心一章】
學佛走出別離苦

成為法鼓新生兒

【聖嚴書院關懷員心得】
上線測試學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