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近代漢傳佛教論壇

探索宗教經驗及其表達

學者跨界交流實修體驗與學術研究 發展解讀宗教經驗新視角


▲「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與會人士進行現場與線上交流。(李東陽 攝)

【釋演曉/臺北報導】修行者主觀體驗到的宗教經驗,如何以學術研究來論述?二○二一年十二月十七、十八日,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第七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以「近現代漢傳佛教的宗教經驗及其表達」為主題,於臺大集思會議中心展開。二十五位學者及教界代表參與六場論文發表、兩場圓桌論壇,內容涵蓋漢傳佛教修行的實踐、經驗表述,禪門宗師的敘事書寫與解讀等。美、法、中國學者與現場人士透過網路直播交流。

「論壇主題關涉禪修的人間性,不僅是漢傳佛教界,在其他佛教傳統也非常強調。」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開幕式表示,禪宗是生活化的佛教,有著非常濃厚的人間性,不論從學術研究面向來探討,或是寺院道場的實踐推廣,對民眾都很有助益與影響力。

第一天首場圓桌論壇,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性廣法師藉經證論述,從解脫道到菩薩道,佛法重心不離從修證實踐中,達到信仰境界的圓成。尤其大乘思想中修行的定義,不能窄化為僅有「修禪坐觀」,而是積極投入人間,以眾生苦為所緣發菩提心,將禪定和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發表「聖嚴法師禪淨教學的實踐」,提出師父因應當代淨土行者需求所做的教學轉化。

法國國立東方語文學院副教授汲喆從文獻及訪談,重建百歲僧人靜海老和尚的宗教歷程,指出其前半生是在不同佛教制度框架內尋找自己的位置;後半生以離開天寧寺為轉捩點,靜海老和尚的生命歷程折射出中國百年來的政治與宗教變遷。

第二天,俞永峯探討「聖嚴法師的一生及其宗教觀的體現」,從師父的自述中檢視對其一生影響深遠的重要事件,指出「危機感」交織在師父的《正信的佛教》及禪修教學中,最終促成中華禪法鼓宗的成立。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宣方提出:傳統宗門的工夫論與境界論能否納入學術場域中討論。他認為,工夫論中涉及文字般若的部分,至少在原理上可從教理層面來檢核,而學術研究能否契入宗門工夫論的關鍵,必須找到適切的方法來理解其語用和語境。

綜合討論時,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教授彭榮邦表示,此次論壇試圖從跨領域連結,如從現象學來詮釋與理解宗教經驗,圈內人(insider)須不斷嘗試掌握當代語彙,使當代能理解禪者的自說行實經驗,方能開出未來可能的研究路徑。

性廣法師分享,聆聽論文發表讓他對於宗教學理論所言「只知其一者,則一無所知」,以及文學觀點「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所感悟:若只浸泡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很多觀念會固化,唯有從遠處來看研究及修行目標,才看得清晰。


論壇分享1

僧命敘事題材多


▲學者、教界人士就漢傳佛教修行的實踐、經驗表述等展開對話。(李東陽 攝)

◎釋演曉

僧人自我書寫及敘事,是其從修行轉化至個人的生命經驗,從化世度眾中,潛移默化地貫穿社會、政治、家國思想的實踐過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發表「明清時代高僧大德修行經驗的自我書寫」,從歷史、宗教跟文學三面向闡釋自我書寫的重要性。

「自傳是自我書寫的大寶庫,此外還包括自贊詩、自說行實,自製塔銘也很值得注意。」如慧洪覺範的〈寂音自序〉、中峰明本《廣錄》中的〈東語西話〉、空谷景隆的《明人自傳文鈔》、張岱〈自為墓誌銘〉、香嚴覺澄〈疏行記〉、顓愚觀衡〈擬古長詩述志〉,以及較難見到的文獻,黃檗宗重要僧人即非如一的《廣壽即非和尚行實》等,從中可窺見歷代高僧的生命歷程、開悟經驗及家國意識。這些材料為後進研究者開啟了通往叢林僧命故事的新視野。

宣方從「明清禪門工夫論敘事之檢討」,提出從敘事學的視野觀照禪宗史是適切可行的,他認為,禪者現身說法,這種修道歷程自述,在講者和聽者之間有意義共鳴的預期,因此禪宗的歷史(history)正是他的故事(his story)和他們共同的故事構成的敘事。

如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提供禪門教學的完整次第敘事,從開導、鍛鍊、策發與移轉等,可作為理解禪師工夫論自述的借鏡;雲棲袾宏《禪關策進》聚焦工夫論而非境界論,如「打退睡魔初得工夫」、「病中方之無工夫,至誠懺悔得脫險」等敘述,其「節其要略,以便時時省覽,激勵身心」的修辭/意識形態目的,正符合所謂的故事/敘事之複述,呈現明清禪門工夫論的複雜場景。

對俞永峯發表的「聖嚴法師的一生及其宗教觀的體現」,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兼任教授丁興祥回應,論文聚焦凸顯聖嚴師父危機感的生命事件,可以運用艾利克森的「人生八段論」或榮格的「中年轉化」理論,更細緻化地從理論視角來重新理解和詮釋,會是很好的突破。


論壇分享2

修行法門之當代詮釋

◎梁金滿

佛教的修行法門能否與時俱進,以當代詮釋符應時代需求?

本屆論壇中,性廣法師分享結合色法四大特性,對應現代醫學骨骼與肌筋膜解剖學研究成果,提出具有佛法特色的健身法;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發表印光大師念佛法的修持與宗教體驗,教導近代念佛行者有效證入一心不亂;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維倫則從現象學談禪修經驗與自我的結構。

性廣法師從禪修者的疼痛切入,以現代人常用的密度、黏度、溫度與速度,來詮解地、水、火、風,提出「姿勢端正」以維持身體「風大」的良好角度;以鬆肩、抬胯兩大功法鍛鍊「地大」的堅韌,當地、風二大端正而堅韌,則身內的水、火二大就能流動通暢,具足「四大調和,眾病皆癒」的養生成果,特別對現代人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與筋膜症候群,改善效果最顯著。若能持之以恆,禪修時更能堪忍、久坐,增益止觀進境。

陳劍鍠探討印光大師創的「十念記數」念佛法,是融合飛錫大師「隨息念佛」與慈雲懺主「十念法門」,形成隨息和計數結合的念佛法。印光大師約在四十六歲到五十二歲間證入念佛三昧,之後又轉換隨息為「隨念隨聽」,也就是「攝耳諦聽」,即能都攝六根、反聞聞自性,等於是結合《楞嚴經》念佛圓通與耳根圓通兩種工夫,即印光大師所云:「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是即淨而禪的殊妙方法。

李維倫從現象學研究禪修經驗,嘗試促進佛學教義在經驗層次上的理解。僧伽大學副院長果光法師回饋,透過慢慢熟悉現象學語言,核對自己修行過程中從有我到無我的歷程,原來可用不同的視角、框架來對話交流。其他學者從心理學、哲學、文學觀點來研究僧傳文本或宗教經驗,為眾人打開了新的視野,不論是看待個人的宗教經驗或是修行傳統,都很有啟發。

數位唯識工作坊

陳榮灼解析唯識義主體性

【釋演曉/臺北報導】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數位典藏組於二○二一年底共同舉辦的「數位唯識工作坊」,第三場於十二月三日邀請文理學院特聘教授陳榮灼主講「唯識義主體性的解釋:德希達(Derrida)vs上田義文」,帶領師生繼續探索唯識學的奧義。

唯識學有古學與今學之說,所涉及的內容龐雜,幾乎是整個瑜伽行派的發展史。大體上,在印度將無著、世親及繼承並推闡此二家的唯識學稱為古學;而將發揮、演變此二家學說的稱為今學,古學以安慧和真諦為代表,新學是護法到玄奘一系。在法相宗的影響下,普遍認為唯識新學為唯識正統所在,尤其陳那和法稱一脈,力圖從認識論、邏輯推理的立場來闡述佛法,之後逐漸發展成因明學。受此影響,唯識學也有了一定的完善與異化。因此,在陳那以前的唯識思想為古學,而陳那之後經過變化的唯識思想為今學。

致力於比較哲學研究的陳榮灼博士,則提出不同的見解。其問題意識源於上田義文對真諦「唯識古學」的了解有別於傳統看法,這引發他思考,從唯識所開展出來的量論也許有不同發展的可能性。因此他將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與日本唯識研究專家上田義文對「主體性」的看法進行比對。

陳榮灼認為,德希達和上田皆是透過如何(How)、優先於什麼(What)的進路來看主體性——能識的主體在唯識中是阿賴耶識,而德希達所提出的是一種存在的轉向,是一種具體的主體性;差異之處是德希達比較強調主體(Subject)彼此間的關係,而上田則較強調唯識義所講的主體(Subject)和客體(Object)的關係,因此更容易說明量論開出的必要性,特別是強調「後得智」的觀點,至於德希達,反而較像月稱後來的中觀學派,走向反識主義。

本次工作坊結束後,文理學院繼續邀請陳榮灼於十二月十六日至今年一月六日主講四場「從唯識到量論」系列講座,主題包括「能量、所量與自證分於陳那與法稱量論中的諦義:沙特(Sartre)式解釋」、「自相(svabhāva)的意思:懷海德(Whitehead)式詮解」、「遮遣(apoha):索緒爾(Saussure)式詮解」,以及「自性因(svabhāva-hetu):從陳那到法稱」,嘗試從西方語言學、詮釋學與符號學與唯識學開啟對話的可能性。

法鼓山僧大專題講座

清德法師探析初期大乘菩薩道精要


▲清德法師勉勵大眾,唯有下工夫自我充實,以聞思修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增強利他之力量。 (僧伽大學 提供)

【本刊訊】法鼓山僧伽大學於二○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邀請中華佛學研究所第五屆校友、紹印精舍住持清德法師主講「初期大乘的菩薩道」,從印度佛教史發展脈絡貫串主題,摘要解說印順長老的著作精華。
清德法師開場提到,經典反映時代,基於漢傳經典收錄的完整性,印順長老透過經典排序,梳理印度佛教史的來龍去脈;而思想的演進亦由歷史演變一窺端倪,可見了解歷史的重要性。接著分七個子題講述:印度佛教的開展、聲聞行與菩薩行的差異、部派分化引起信解的歧異、初期大乘佛法的內涵、後期大乘佛法的由來、印度佛教流變概觀與初期大乘菩薩道的修學。

法師先以印順長老著作中「聖典的由來」圖示,揭示原始佛教到大乘三系、密教,乃至婆羅門教思想入侵,致佛教於印度衰亡的變遷過程,再說明聲聞行與菩薩行雖有許多不同,然均不離佛法總綱:四諦與緣起。

而後說明各部派於思想重點、佛菩薩信仰之歧異;並在「初期大乘佛法的內涵」子題下,引用印順長老《印度佛教思想史》詳述大乘思想之起因和修行方法,並小結初期大乘經典特色是「重信、重悲、重智」,以及「深智大行」與「方便易行」之大乘與聲聞的差異。

由印順長老〈出世與入世〉一文與太虛大師之語,清德法師從入世大乘「不求急證」切入,再延伸後期大乘發展因素,和中國佛教雖信大乘教理卻行小乘之行之緣由。

法師分享,求學時總聽人說大乘無具體修行次第,後從印順長老《金剛經講記》中提到之「二道五菩提」,發現這正是大乘的修行次第,提醒學僧,行大乘「人菩薩行」者應隨分隨力利他,唯有以聞思修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增強利他之力量。

僧大四年級的演預法師感恩法師以圖表搭配口說清晰講授,並再次體會歷史的重要性;二年級的寬惠行者則對法師授課行儀及大乘修行次第印象深刻。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61期1月號

安忍挫敗逆轉勝

人生很難「萬事如意」,總有巔峰和低谷,成功固然可喜,但挫敗往往是成長的助力。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失敗會讓人走得更遠更成功。回顧生物的歷史發現,活下來的往往是弱者;開創新時代的,往往是敗者。因為敗者們克服逆境,忍耐蟄伏,不斷上演大逆轉的戲碼。

面對如雲霧般的逆勢、打擊、挫敗,若能轉換角度去諦察,當負面的情緒消失,正向的力量就能生發出來。經典中稱安忍為「阿伽陀藥」,能治眾生的煩惱病,它的療病機轉怎麼運作、如何有效?且看果竣法師的藥單。歌仔戲名角唐美雲、導演楊力州、肯納自閉症基金會董事陳金燕,分享自身在安忍中堅定前行的心法,品出安忍的醍醐味。

為什麼臺灣藝術史很重要?「人生講堂」邀史博館館長廖新田開講,讓人反思何謂文化認同與在地藝術。今年過年特別早,「平安湯之味」獻上「福虎生豐宴」,示範素食版佛跳牆「平安喜來年」,搭配「吉祥東坡捆」、「什錦如意菜」,讓人人吃得吉祥如意,喜迎新年到。「電影與人生」介紹反映疫情期間庶民生活日常的《瀑布》,從觀影中思惟當自己或他人墜落、跌倒時,能否及時伸出援手,協助當事人重新站起來。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第七屆近代漢傳佛教論壇】
探索宗教經驗及其表達

【論壇分享1】
僧命敘事題材多

【論壇分享2】
修行法門之當代詮釋

【數位唯識工作坊】
陳榮灼解析唯識義主體性

【法鼓山僧大專題講座】
清德法師探析初期大乘菩薩道精要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61期1月號
安忍挫敗逆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