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 讓社創人才永續

法鼓文理學院師生共創「臺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 校長惠敏法師分享「十八般博雅武藝」


▲惠敏法師以長年推廣的博雅教育,作為社創人才的修練之道。(李佳純 攝)

【何筱淇/臺北報導】由法鼓文理學院師生共創的「臺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九月三十日下午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於德貴學苑為協會揭牌,並邀請惠敏法師為六十位師生會員演講「博雅教育5×5倡議」,勉勵學習透過宗教的愛、關懷、利他等良善本質,結合社會創新模式,促進永續議題的交流與發展,提昇人類福祉。

「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的中英文校名,即蘊含了『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惠敏法師說明,法鼓山的教育理念,不只是學校場域的知識傳授,更致力於社會實踐,因此「博雅教育」的三大特色,係指推動心靈環保、博學雅健及栽培跨界轉型人才。法師引述聖嚴師父的創校宗旨「為社會培育更多淨化人心的種子」,表示:「我們秉持的教學與學習精神,便是積極將學術與實務議題結合,創造提昇社會的能力!」

博雅教育是以佛學及心靈環保為基礎,納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擴展面向,將「生命、社區、社會、環境」視作四重擂台(道場),內外交融成波形圓周式的依存模式,彼此互利共生。惠敏法師舉二○一○年日本環境廳與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聯手啟動,建構「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為案例分享:「如何使生物多樣性與村落社區永續發展,已成為當今人類重要的反思,我們可透過『博雅教育』的思維來探索未來的可能。」

提昇社會、探索未來都需要創新人才,但惠敏法師觀察,「很多人投入社創,容易因為熱忱與夢想,疲於奔命而不重視照顧自己的健康。」法師以長年推廣的「博雅教育5×5倡議」作為社創人才的修練之道,將博雅「十戒」(戒學)、調和「五事」(定學、慧學)、時安康(淨土學)「三管」,整合為「十八般博雅武藝」,作為現代人培養身心永續的生活型態。

惠敏法師認為,從培養個人身心永續的生活型態,擴展至世界的永續發展,不但可提昇全民體能與智能,也增進生活品質與公民素養。「維持身心健康才是長遠之計。」法師勉勵協會所有師生,在發展社會關懷議題與行動之際,以「博雅教育5×5 倡議」內容,作為照顧自己、成就他人的基本方針。

法鼓山僧大專題講座

廖肇亨探析 舌尖上的公案


▲廖肇亨從飲食的微觀角度,探析禪的生活、修行及文化交流。 (江胤芝 攝)

【江胤芝/金山報導】食物作為文化交流史重要的一環,在禪宗扮演什麼角色?十月二十一日,法鼓山僧伽大學邀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廖肇亨以「禪悅為食:舌尖上的禪宗公案義蘊探析」為題,帶領學僧優游禪師的味覺饗宴,品嘗禪悅的芬芳。

《典座教訓》:「調辦供養物色之術,不論物細,不論物粗,深生真實心、敬重心為銓要。」強調飲食的重要之餘,更指出古代寺院處理齋粥之事的「典座」,應發心讓僧眾吃得健康歡喜。廖肇亨從佛陀「應病與藥」的事例,闡明病、藥、飲食互為一體的觀念,而禪師以食物為喻,更是因應不同根器,善巧引領人通達智慧解脫之道。

禪宗史上,除了「曹山酒」、「趙州茶」、「雲門餅」、「金牛飯」四大飲食公案;還有顓愚觀衡請見月讀體吃苦瓜,令其「不能咽,復不敢吐」,比喻修行「先苦後甘」的歷程;懶殘禪師邊流涕邊以牛糞火煨芋,警醒世人不著於相,重在修行;而梅子、荔枝、橄欖、茄子等,更被用來形容修行境界的成熟與香氣。

「在日本,澤庵(たくあん)是漬蘿蔔、隱元(インゲン)是菜豆,但許多日本人都不知道這是禪師的名字!」禪宗講究簡約、樸實的食材風味,不僅引領飲食風尚,禪師在跨國弘化之旅中,更常帶入新食物、新味覺,如唐代鑒真大師帶豆腐東渡日本,以及宋元之際僧人帶豆豉赴日,成為金山寺味噌的起源。此外,中國黃檗宗僧人在日本長崎饑荒時施粥賑災,「開粥場」更成為慈善救災的象徵。

廖肇亨擷取飲食的微觀角度,玩味解讀禪的生活、修行,以及漢傳佛教交流史趣聞,時而令學僧會心一笑,並踴躍提問,如「為何選擇飲食作為禪宗史研究?」「大乘佛教如何看待牛奶在現代社會的製程?」廖肇亨表示,西方學界近年關注「感覺史」研究,而禪宗講究「餘味悠長」的境界,透過味覺的開展,更能豐厚禪宗的文化意涵。

法鼓山僧伽大學作務與弘化

新時代出家僧 規畫專案有智慧


▲楊麗香老師(右)與學僧一同討論活動的規畫。(江胤芝 攝)

【江胤芝/金山報導】佛教事業也需要專案管理?在生命自覺營緊鑼密鼓籌備之際,法鼓山僧伽大學邀請淡江大學資訊工程系兼任助理教授、法鼓山人基會「心六倫宣講團」副團長楊麗香,開授「任務大挑戰,打造優質專案」工作坊,期許增進學僧的團隊溝通技巧,達成如期、如質、如預算的「專案管理鐵三角」。

楊麗香指出,專案管理是理論、實務並重的應用知識,除了強化思維,更要找到行動準則。與例行活動不同的是,專案活動講求創新價值,因此更能因應大環境的變化,深入人心需求。不過,「無論如何創新,都不能偏離組織的核心價值,如『法鼓山的共識』具體提出我們的理念(願景)、精神(使命)、方針(目標)、方法(策略)。」

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作為願景,聖嚴師父開創法鼓山的歷程,更仰賴眾緣所成的力量,如同商界成功的鐵律,努力之餘,還要看機遇。「機遇就是佛教談的因緣,因此要廣結善緣,如行中觀之道:『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著』,才能隨順因緣完成任務與挑戰。」楊麗香並以近年管理趨勢「敏捷專案管理」、「僕人式領導」為例,認為以傾聽、無為、接納、互助等特質,進行團隊互動、與客戶合作並響應變化,更貼近佛法的關懷。

工作坊下半場,透過分組合作,學僧練習規畫生命自覺營的「章程」,在熱烈的討論聲中,仔細思索營隊目標、參與對象,以及在大環境的變動如疫情間,要賦予營隊什麼價值,進一步設定不同階段的里程碑。體會到領導和管理的不易,學僧演可法師表示:「這是一套很有系統的管理方法!特別是僕人式領導,很符合六和敬的精神,也讓我思考如何在團隊合作中調整心態。」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47期11月號

護生,從正念飲食開始

佛教五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鼓勵學佛之後,慈悲護念一切眾生。近年來,愛動物護地球意識高漲,吃素是展現友善地球、慈悲生靈最簡單的方式,許多人加入蔬食行列,從尊重其他動物的生命,擴展到守護地球環境,正念飲食、正念消費等行為,都是當今呼應佛教護生、眾生平等的具體作法。

從事國際環保教育的潘定澤為動物發聲,認為素食護生是天使與菩薩指引的方向;為拯救淘汰雞,林泂揚經營友善農場與蔬食餐廳,為小朋友開展不一樣的生命教育;「找蔬食Traveggo」YouTuber張昊禛,接觸維根(Vegan)後,從胎裡素蛻變成更有自覺地吃素,透過蔬食、極簡、環保積極護生。誰說素食很難與美味連結?一日「食」尚簡餐料理,素食新手也能輕易上手,一次滿足視覺與味蕾。

「電影與人生」用《華嚴經》解讀《花木蘭》真人版,看木蘭不再逃避,尋覓真心,提起忠勇真之劍。「廣角萬花鏡」談四十歲前,人生為事業、家庭拚搏,四十歲以後,面對老病死出作業,該如何接招?「想像在別人的身體中醒來會有什麼感覺?」惠敏法師的「佛學新視界」,從虛擬、擴增實境與禪觀,談「自他交換」的實驗與菩薩行。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教育文化短波

無著比丘新作 三維觀點探討《念住經》

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十月出版的新作《從比較的觀點看念住的實修方法》,接續前作《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為探討禪修根本佛典《念住經》的專論。透過比較《念住經》巴利經文的對應版本,呈現漢文版、梵文版和藏文版的異同觀點,深入探討禪修的各種議題。

為了反映《念住經》對應經典比較研究的複雜情況,無著比丘強調,為避免非黑即白地在接受和拒絕之間無所適從,而提出三維觀點,因此在不同經典版本相傳至今的文獻資料,可以不同方式各安其位,以反映各自在修行上和更接近最原始版本的重要性。

無著比丘認為,從學術觀點來看,根本不可能重構歷史上佛陀曾說過什麼,在所掌握的有限文獻裡,從事早期經典的比較研究,讓我們盡可能還原特定教導的原始版本,從而為認識佛教中最早的關於念住禪修的思想,開啟了一扇窗。

美國麻州內觀禪修社共同創辦人約瑟夫.戈德斯坦(Joseph Goldstein)讚歎無著比丘:「其出色的學術研究結合了對禪修的深度了悟,為佛陀教授的解脫修行提供了珍貴的指導。」

(編輯室)


《撞倒須彌》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文集出版

多年來,中華佛學研究所致力推動「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打造跨世代、跨學科的漢傳佛教對話平台。今年十月,第二屆青年學者論壇部分成果結集成《撞倒須彌》出版,共收錄七篇論文。

其中四篇論文集中在神聖空間的研究,透過聖境研究認識佛教信仰形塑與演變過程,也是思考佛教神聖空間的特殊性,及其與文化生產、社會脈絡相互關係的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另三篇是關於吉藏與三論宗的研究,一方面緣於日本有關吉藏的著作古鈔本,近年面世者不少;此外,吉藏對般若空觀的認識是否帶有如來藏的性質,近年成為批判佛教研究者熱衷討論的課題,因此吉藏的研究有重回世人眼目的趨勢。

為新書撰寫導論的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廖肇亨指出,過去的佛教研究往往具有籠罩性傾向的格局,用傳統禪宗的說法來形容,近乎「鐵牛橫古路」。新世紀以來的漢傳佛教研究,漸有百家爭鳴,傳統佛教研究的宏偉敘事也在崩解。傳統的研究多以人物或經典為主要研究取徑,現今的研究則多帶有跨界或整合的性質,借鏡佛教研究以外的研究視角與作法。一如「撞倒須彌峰」之後,需要更縝密細緻地經營,「金鞭打入藕絲竅」的密實工夫不容輕易放過。

博雅教育 讓社創人才永續

【 法鼓山僧大專題講座】
廖肇亨探析舌尖上的公案

【法鼓山僧伽大學作務與弘化】
新時代出家僧 規畫專案有智慧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47期11月號
護生,從正念飲食開始

【教育文化短波】
無著比丘新作 三維觀點探討《念住經》

《撞倒須彌》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