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團結夏安居儲備弘化力
方丈和尚主七 深化漢傳禪法的生活化與人間化 修行功德迴向全球眾生

▲各地僧眾回總本山結夏安居,於大殿中精進用功,積蓄未來的弘化力。 (李東陽 攝)
【釋演曉/金山報導】六月一至三十日,僧團於總本山展開為期三十天的結夏安居,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擔任主七和尚。最後一日「祈福總迴向」,方丈和尚帶領全體僧眾,將長時間精進修行的功德迴向,祈願全球疫情消退、眾生平安健康。「漢傳禪法強調生活化與人間化,在禪堂中不斷藉由觀念與方法,練習清楚覺照身心與境界。」方丈和尚勉勵僧眾,回到執事崗位,與人我、環境互動時,練習放下自我中心,這既是觀念,也是修行與生活的態度。
「讓僧眾回到自己,從自我覺照中去調整修行的鬆緊度。」僧才培育院監院常藻法師表示,結夏課程按次第規畫,行解並重,從佛法的基礎觀念,到止觀、默照、話頭的進階學習。行門部分包括禪五、禪七、禪十四,三梯次共二十六天;解門部分,二十七日起一連三天,由果廣法師講授「漢傳禪佛教研習」,三十日則進行總迴向。內護監香的安排,由常字輩法師帶領演字輩法師,在禪期進行時,學習禪堂運作與照顧禪眾,不僅全方位學習,更是經驗傳承。
第一梯次禪五由僧眾自行安排修行功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監香。「無論拜佛、誦經、經行或打坐,大家都非常用功。」總護由僧團都監常遠法師擔任,他表示清晨進禪堂前,一百多位僧眾安定地在微光薄霧中經行,每天走不同的環山步道,讓平時在各分院的僧眾從中體驗總本山的境教,師兄弟齊聚共修,因緣殊勝難得。
第二梯恢復禪七作息,安排聖嚴師父二○○一年的禪七影音開示。師父強調「解行相應」,也就是觀念與方法實踐的搭配,並說明佛教思想的原則──生命的三種緣起觀: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與如來藏緣起,當身心與環境互動時,便會產生種種因果及煩惱,此時可運用禪修方法來觀照身心,面對現實生活。
第三梯禪十四第一週為中階禪七,師父影音開示著重於止觀進入默照、話頭與直觀的方法指導。第二週為話頭禪七,播放二○○七年師父於總本山主持最後一次話頭禪七的開示,師父殷殷叮嚀眾人:「經過長時間的修行,不是得到什麼,而是放下了什麼,當我們放下愈多,修行愈有力。」禪期圓滿當天,方丈和尚期勉眾人將所學繼續在生活中運用,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