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鼓手用佛法做心靈防疫

護念彼此,心安平安。防疫期間,如何用佛法調心轉念、自助助人呢?
本期邀請各行各業的護法鼓手,分享他們心靈防疫上的珍貴體驗。


(文山分會提供)

召委│卓櫻麗

照常生活 照常提供服務

「如果多數人都照常過生活,那分會又為何不能照常提供服務?」新冠肺炎尚未停息,但城中分會召委卓櫻麗分享,在臺灣就算再擔心,上學的人還是去上學,上班的也還是得上班,於是,最好用的是一顆平常心!

城中分會因座落熱鬧的臺北市區,即使在疫情時期,每日早晚都仍有人來訪。於是,三月起,分會開啟安心服務,每日從早到晚都安排知客人員,希望盡最大的力量,及時提供佛法給需要安心的人。

卓櫻麗也將佛法的安定人心,用在鼓勵分會義工的服務工作上。她說義工都很發心做安心服務,但暫停活動就像放長假,開始時覺得輕鬆,時間一久又無事可安,她立刻考慮到:「這場疫情還沒結束,更考驗人的是耐力。」於是,每週四晚上,她邀請義工一起持誦〈大悲咒〉,果然大家焦慮的狀態漸漸減少,身心愈來愈安穩。

此外,她也請各組長在手機群組中,每日張貼師父文章,且持續與悅眾討論接續的關懷計畫。她說,老菩薩抵抗力不佳,所以前陣子主要關懷的對象是年長的會員,「但已有會員的家人放了好幾個月的無薪假,我們接下來必須開始關心青壯年齡層是否需要協助。」

加入法鼓山三十年、承接召委執事十年,卓櫻麗坦言:「其實我以前不那麼喜歡跟人接觸。」她過去習慣獨處,最好整天都不用跟人說話,「不過,因緣在身上就要承擔,也是學佛讓我有這麼大的改變。」分會裡看見的卓櫻麗,對每個人總是熱誠關懷,分享佛法觀念。改變自己只為利益眾生,她說:「分會的使命是服務信眾,只要社會大眾需要佛法,我們義不容辭。」

(何筱淇)


校長│游文聰

為學生種下悲智種子

「全世界很多學校都因疫情停課了,我們還能上學,真的很幸福!」桃園高中校長游文聰有感而發。儘管疫情期間,校園節奏有些許改變,例如大型活動被取消、學生畢業旅行延期、社團活動受限,師生反因疫情的體會,培養出更開闊的胸襟。

游文聰舉一堂國文課為例,該堂課師生首先針對疫情進行一場討論,最後一起到教室外的地板上,用彩色粉筆共同繪製了一百個國家的國旗,並寫上祝福語。此舉讓他非常感動,表示「若非疫情關係,學生們對世界其他國家的處境,恐怕難有感受。這場疫病是我們最直接的老師。」

游文聰是資深護法悅眾,擔任校長十四年的他,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第一時間即透過輔導室轉發法鼓山《心安平安》手冊給每位老師,並以輔導室為中心向全體師生發出「信、運、同、轉」的呼籲,「信」是「依靠信仰」,「運」即「好好運動」,「同」是「莫忘同理心」,「轉」則「提醒轉念」,並請老師為學生分享觀念,種下善種子。

除了朝會演說改成直播,並適時援用佛法觀念,游文聰不改往常習慣,每日清早站到校門邊看著學生一一進校園,「我覺得自己很像『常不輕菩薩』,正看著一尊尊的未來佛,感覺好歡喜!」疫病雖然帶來巨大衝擊,他深信唯有堅守崗位,戮力奉獻,才能共度危難,也希望大家都能從這場疫病中體認到,「人類是一整體,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楊雅穎)


機長│史慶生

無常中用平常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空業受到很大的波及,護法信眾史慶生身為長程航班機長,四月份的飛航班數還不到三月份的一半,甚至,曾飛了澳洲三趟,機上沒有一位乘客。

「在臺灣很幸福,因為防疫工作做得很好,感覺不到那種迫切的威脅性,我出班時,可以從乘客的反應,感受到他們對未知的恐懼。」當駕駛員傳出確診病例,遠在臺東的母親也打電話關心史慶生,希望他暫時不飛,但他告訴母親:「如果我請假,表示有個人要替代我飛。」在機上時,他會提起佛號,讓自己心安,也為同一班機的人祝福。其餘,則像平常一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用平常心面對無常。

除了工作受波及,因隔離檢疫的關係,史慶生無論在國外或臺灣的行動都受到限制。不過,他正面解讀:「正好可以讓自己從忙碌中暫停一下,好好檢視生活中哪些是必須的,哪些又是多餘的,可以看出生命的重要排序。」再用上聖嚴師父的「四它」,面對疫情,無有恐怖。

身為佛教徒,史慶生深刻體認到何謂共業,疫情影響的不只是人類的健康安全,還有人際關係疏離、家庭解構、經濟蕭條、社會崩解等,加上疫情變化迅速,凸顯了人性的脆弱,是非常嚴峻的挑戰。「同體大悲不再只是觀念,而是感同身受,更需要化為行動,從心安平安做起。」他認為世界上良善的人還是居多,護念有情的慈悲讓世間充滿希望。

(邱惠敏)


安心服務一直在

三月起至今,護法總會陸續召開工作說明會,協助分會及共修處的悅眾及護法鼓手,加入安心服務行列,目前全臺已有二十四處開放服務,更有超過十位發心的專職人員,自願至各地參與服務,向義工學習菩薩行,並將願心帶回職場,也為社會帶來善的循環。

護法總會服務處監院常應法師表示,分會及共修處提供安心服務的前提要件,除了有足夠的義工人力之外,還須考量義工及其家屬是否都安心無虞、服務的場地是否寬敞且通風等。

「提供安心服務,其實沒那麼困難!」新莊分會召委黃蒼海認為,因疫情影響,來往分會的人較過去更少,感染的風險沒有想像中可怕,只要嚴守防疫措施,徹底執行工作手冊上的流程,包括消毒方法及次數、監控出入者的體溫等,就能自在地繼續幫助需要佛法安心的人。

初到重陽分會協助安心服務的專職吳若竹也說,這段期間很少有信眾來訪,令她意外的是,分會每位義工菩薩,很習慣地各居一處,有人安靜鈔經、有人線上共修,也有人走進佛堂練習梵唄,讓她明白,原來安心服務,並不是做很複雜的事,更多是個人的精進用功,「在分會深刻體會到,平時的精進用功,是為了某天,當有一個需要佛法的人踏進來,我已經準備好了!」

(文/何筱淇.圖/文山分會 提供)

法鼓山第36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

學子安心就學零疫外

彼此護念 社會各界善流轉 受助學子發善願成為助人者


▲百年樹人獎助學金持續頒發,集結社會各界的善心與溫暖,協助學子安心就學。(李東陽 攝)

【楊雅穎/臺北報導】法鼓山第三十六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四月十二日起於全臺各區,陸續進行四十五場頒發活動,受惠學生共一千兩百五十六人。疫情期間,不少受薪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獎助學金為學生提供實質幫助,並傳達社會溫暖關懷。

四月十二日,「中港大排花語綠意綠色長廊」廣場上,新莊分會身穿綠色背心的義工,為前來領取獎助學金的二十七位同學,細心量額溫、噴灑酒精消毒雙手,再送上文具、點心,儘管面戴口罩,並須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大家反而分外珍惜片刻相聚。慈基會祕書長常順法師也到現場祝福同學們,抗疫期間更要「平平安安,過好生活」!義工李碧珍表示,每次頒發獎助學金,看到孩子們逐年地成長,內心無比安慰。

今年十六歲,就讀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五專部的錢俞均,與讀國三的妹妹錢姵彣搭父親的摩托車前來領取獎助學金。錢姵彣表示,每次領取時都覺得社會好溫暖,也因此自我要求要更用功,才能對得起這份心意;錢俞均則希望自己習得一技之長,將來順利就職幫忙承擔家計。她說,記憶中,父親結束清潔工作,騎著摩托車來補習班接她和妹妹回家,髒汙的外衣會特別翻過來穿,讓後座的妹妹和她,抱在腰上不會弄髒手。父親的愛護之情與辛勞付出,兩位姊妹都看在眼裡,她們都自我期許,將來有能力時也要為需要協助的孩子,伸出溫暖之手。

今年即將畢業的受助學生廖又諠,國二時父親因心肌梗塞過世,家中頓失經濟來源,慈基會及時的協助,不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且一直陪伴至今。專攻媒體設計的她,每年親自設計卡片向認養人表達感謝,也發願畢業工作後,加入認養人行列。

常順法師表示,儘管獎助學金提供的金額有限,但代表著社會各界善的流轉,人與人之間的彼此護念,更彌足珍貴。


▲疫情期間,受薪家庭收入受到影響,獎助學金為學生提供了實質幫助。(李東陽 攝)

人基會 家長陪伴成長課程

心安身安 親子共成長

【曾正智/臺北報導】二○二○年,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正式啟動為期二年的家長陪伴成長課程,主要目標是陪伴家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自我照顧,進而將幸福快樂帶給家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三、四月的課程,在原設定「家長自我照護」的架構下,以安心安身及防疫保健為課題。

三月八日展開的第一堂課,首先由心理師陳怡婷主講「增進家庭親密與歸屬感──引導孩子面對害怕,看見自身勇敢」。講師從一個人的大腦發展歷程,分析孩童身、心的發展,引導家長思考如何帶領孩子從身安到心安。在面對恐懼經驗時,陳怡婷建議家長,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引導其面對,降低恐懼情緒;同時透過正向對話,協助孩童儲備勇敢的能量,透過鼓勵,激發孩子的信心。課堂中亦安排人基會心聚團團長陳淑惠,以八式動禪讓家長體會「身在哪裡,心在哪裡」。

四月十九日,課程改以網路直播方式,由劉柳樺老師講授「成為最棒的你」快樂手防疫保健課,協助調理情緒與身體臟腑的關係,達到穩定情緒與保健的功效,進而能較放鬆地回應生活裡的緊張跟壓力。

在中山精舍擔任義工的邱琡貴分享,自己曾不了解孩子為何總是膽小,上完課後,她開始反思,「我才知道自己怕的事很多,例如新冠肺炎就讓我提心吊膽!」現在,她可以和孩子分享一天遇到哪些害怕的事,並一起設法克服。兩堂課下來,二十七位參與的家長,普遍回饋受益匪淺,親子關係也更加緊密。


▲人基會家長陪伴成長課程四月起改網路直播,協助家長安住身心,讓親子關係更緊密。(法鼓山人基會 提供)


家長陪伴成長課程回響

孩子的溫柔提醒

◎何筱淇

三年前,張怡倩為照顧孩子離開職場,非常在意時間掌控的她,在女兒上小學後,也希望女兒每天都是前三個到班上的人,所以一大早就送女兒出門。自從在課程中學習「自覺與放鬆」以後,她認為自己的緊張,是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照顧自己。

有一次,張怡倩問女兒每天趕著出門的感受:「她很坦白地告訴我,她不想這樣,因為壓力很大。」於是,她決定不再催促女兒上學,「沒有我的提醒,她仍然能吃完早餐、準時出門,也沒有遲到。」這讓她終於鬆了一口氣,說:「我現在每天早上的心情輕鬆多了!」她體認到放手讓孩子獨立,是自己與孩子都一起成長。

「這個課程最大的收穫,就是我跟孩子可以一起學!」在公司行號擔任稽核人員的林雅卿,分享有次與孩子聽完課之後,急著去做晚餐,六歲的女兒在旁很想參與,卻阻礙了平時廚房的動線,於是大聲斥責,女兒只好落寞離開,她想:「孩子不過是想一起參與煮飯,我有必要這樣不耐煩嗎?」事後她向女兒道歉,女兒卻反過來安慰她:「媽媽,老師剛才有教怎麼按摩放鬆,以後您生氣時,我可以像這樣握住您的手!」女兒用小手輕按林雅卿的指頭,兩人說好以後誰生氣,都要用這樣溫柔的方式給對方提醒。

法鼓山人基會主任卓俐君表示:「課程設計的理念,是希望家長先學會如何照顧自己,再由內而外地帶孩子練習自我照顧。」透過學員張怡倩與林雅卿的分享,參與課程的家長,不單只學習如何教養,更透過課程引導,練習自我檢視,且從觀照自己的過程中再次成長。

護法鼓手用佛法做心靈防疫

召委│卓櫻麗
照常生活 照常提供服務

校長│游文聰
為學生種下悲智種子

機長│史慶生
無常中用平常心

安心服務一直在

【法鼓山第36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
學子安心就學零疫外

【人基會 家長陪伴成長課程】
心安身安 親子共成長

【家長陪伴成長課程回響】
孩子的溫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