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共修Online 全球共學無時差

海內外各道場以數位平台 持續開展線上弘法願


▲「家家有座法鼓山」布偶劇場營造出迷你版的現實世界,以通俗易懂的手法,帶出現代人修行上的疑問,在尋找答案的過程,掌握正確的佛法知見。(施鋇徽 攝)

香港道場

家家有座法鼓山 布偶劇推廣生活佛法

【香港訊】看布偶劇也能學佛?香港道場於二月二十七晚間,在網路禪修結束後,首播布偶劇場「家家有座法鼓山」。這是香港道場在疫情期間,特別為大眾製作的帶狀劇場,每週播放兩集,週日重播。內容透過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不同成員呈現各年齡層的價值觀、學佛觀念的差異,以及對修行的疑問,在尋找答案的過程,讓大眾更能掌握正確的佛法、禪修知見,以及在家修行的方法。

布偶劇場的發想,起因於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道場共修型態。香港法青曾在群組內製作短片關懷組員,得到熱烈回饋,因而引發戲劇弘法的構想。參與編劇的黃柏融表示,取名為「家家有座法鼓山」,就是希望讓大家將法鼓山帶回家,因為家中有座可以隨時修行的道場,是件開心的事。劇場由香港道場監院常展法師監製,法青組成的十人製作團隊,分別擔綱編劇、服裝、道具、布景設計、演員、攝影與後期製作等。

負責策畫的陳演昕說,除了布偶及少量道具是成品外,其餘一切都是DIY。負責禪修系列的編劇陳淑君表示,雖然是即興演出,但演員都非常用心,品質絕不馬虎。學佛系列的編劇施鋇徽也分享,團隊有一家人的感覺,正因為班底本身及整個製作流程都充滿快樂能量,劇場才能夠將歡樂帶給大家,幕後的笑聲,就是劇場的養分。

劇場播出兩週,得到許多觀眾回應,覺得內容傳遞佛法知見外,具創意又用心,手法生動活潑,老少皆宜,為共修加添活潑和輕鬆的氣氛。

常展法師分享,希望放下包袱,藉由這樣的布偶劇呈現與生活佛法相關的主題,讓弘法方式更多元,未來也將繼續嘗試,為大眾帶來更多更豐富的內容。


▲由香港法青組成的製作團隊,編劇、服裝、道具、布景、攝影、後製等皆一手包辦。(施鋇徽 攝)


東初禪寺

週末講經闡述 《阿含經》、《永嘉大師證道歌》

【楊恆/紐約報導】東初禪寺於三月份展開一系列網路佛學課程。三月七日起,由果廣法師主講《阿含經》概說四堂課;三月八日起的週日講經,由禪修中心副都監果醒法師於法鼓山禪堂,透過網路為大眾講說《永嘉大師證道歌》,課程以中英雙語進行。

對於有心修學佛法的人,《阿含經》是必修課。《阿含經》概說課程中,果廣法師闡述《阿含經》在佛教經典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對於佛法修行的重要性。法師將原始佛教、大乘佛教對「空」的解釋進行對比,包括:《大般若經》與龍樹菩薩中觀學派的學說。從「亦空亦不空」、「真空妙有」、「空有無礙」三個方面,闡釋對於緣起法性的理解。法師強調,早期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法所說,都圍繞佛法的核心義理,對生命本質進行解釋。

果廣法師總結《阿含經》的核心意義,即是根據釋迦牟尼佛發現的生命起源,依「緣起」而說「無我」,依「無我」而說「空」。法師期許大眾深入大乘佛法及禪法的根源與主軸,在學習經論與禪修的同時,了解佛法根本教義的起源,如此,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更能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三月八日的《永嘉大師證道歌》,果醒法師以「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指出,「無明」與「幻化空身」是佛性的功能,也是生滅的現象。同樣地,種種感受、想法,皆如同海上的波浪或水中的倒影不斷變遷。當看到妄想或是現象時,它就已經消失了。然而,佛性本身是不動的,就如同波浪起起落落,海水依然萬年不動地存在一般。

法師提醒,凡夫之所以煩惱,皆因不知佛性是真我,誤認身體為我,故將所感知的對象,分為有「我的身體」和有「所感知的外境」。就像將夢境當真,或是照鏡子時,將鏡中的影像誤認為是自己一般。最後法師以「後念碰不到前念」,鼓勵大家運用於日常修行,遠離妄想,才能有效對治煩惱。


▲果廣法師從四聖諦來闡釋「緣起無我」,依「緣起」說「無我」,依「無我」而說「空」。(梁達人 攝)


洛杉磯道場

學法華智慧助己利人

【曉亞/洛杉磯報導】如何運用《法華經》的智慧,在生活上幫助自己也利益他人?二月二十二日至三月一日,弘化發展專案召集人果慨法師於洛杉磯道場主講「《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概說《法華經》於佛教中的地位、各品精華,到現象與實相的關係及修持的方法,將佛法智慧運用於生活中。此次講座第一週有超過一百人次聽眾到場聆聽,為避免群聚感染,第二週課程改以網絡直播的方式,護念大家修學佛法的願心。

講座第一堂課,果慨法師開宗明義告訴大家,修行佛法最重要是建立正確的知見和觀念,經教必須搭配實修。佛學與學佛的差異,在於一個是名詞,一個是動詞。佛法需要身體力行,才能淨化自己與社會。《法華經》如大海能納百川,將三乘歸於一佛乘,肯定眾生皆能成佛。法師表示,助眾生成佛最快的便是這部經典,鼓勵大眾背誦重要經句,時時思惟、受持,並且要發起菩提心,才能有菩提願、菩提行,先發願才會精進。

法師期勉學員回家做功課時,練習建構自身的佛國淨土,用功前先發願,並起而實踐,修行才會有方向。建構佛國淨土即是斷塵沙惑,想讓度化的眾生離苦得樂,必須清楚佛陀的藥方,對症下藥。


▲法師鼓勵大眾背誦《法華經》經句,如理思惟、受持,並發菩提願心,才能有菩提願、菩提行。(林淑德 攝)


舊金山道場

分享禪淨雙修法門

【舊金山訊】舊金山道場以聖嚴師父的「安心石、平安湯」為主題,展開一系列線上法會、禪修共修,並規畫「禪淨雙修怎麼修?」佛學系列課程。三月十五、二十二日,首先由舊金山道場監院常惺法師主講「漢傳佛教禪宗演變」,近四百人次線上參與,除了本地信眾,還有來自洛杉磯、西雅圖、多倫多、紐約、臺灣等地菩薩參與,反應熱烈。

十五日的課程中,常惺法師首先闡述系列課程的用意。新冠肺炎造成人心惶惶,大家都希望能「平安無事」,如何在世間發生種種變化的事相下,心中依然有平安?漢傳佛教提供的兩個安心之道便是禪修和念佛。如何結合襌淨,透過修持,達到安心?這是系列課程想與大眾一起思考之處。

禪法在中國經過初期的學習印度禪法,到後來的融合、吸收、再發展成漢傳禪法,如聖嚴師父指出純禪時代的特色,就是不會廢棄經典教義,但也不拘泥於經句,而是活潑地抓住佛的精神所在,因此師父說:「 禪法就是心法,禪法就是佛法。」此外,佛陀傳授「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和念天,亦是讓弟子用以安心修行,因此,禪修和淨土皆是重要法門。未來的課程中,常惺法師將從禪宗修行演變的脈絡,到分享法鼓山的禪淨雙修。

羅德健康學院 訪溫哥華道場


▲常悟法師為羅德健康學院師生介紹佛法的基本觀念及禪修方法。(溫哥華道場 提供)

【溫哥華訊】二月二十六日,溫哥華羅德健康學院(Rhodes Wellness College)二十位師生,由教師亞歷山德拉.戈德韋爾(Alexandra Goldwell)帶領,參訪溫哥華道場,體驗禪修對身心的照護,認識佛法的生命觀,並學習藉佛法和禪修,面對生命的挑戰,帶來和諧的生活。該學院主要培養心理諮商師,學生將在經過完整課程訓練及實習後,進入心理健康等輔導領域服務。

在認識道場歷史、環境與成立因緣後,監院常悟法師首先邀請師生們認識佛法,以貼近當地生活文化的語言及例子,從因緣與因果、自性和無常觀,以及四聖諦三個主題介紹佛教的基本觀念,說明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根源。

第二部分是禪修體驗。法師引導大家練習禪修七支坐法,從放鬆去感受身體的覺知。學生中有固定打坐者,也有第一次接觸禪修者,一支香後,學生們熱烈地提出對治妄念的問題,並表達對精進禪修及日常生活中運用禪法的興趣與好奇。有學生表示,印象深刻的是法師解說「Everything has its history」 (每一件事情都有其過去因緣),啟發她對人、事、物的觀察有更深廣的視野。

安和分院、寶雲寺

清明報恩祈福 網路共修法會

邀請大眾上網拜懺 迴向全世界

【本刊訊】三月下旬至清明節是華人掃墓祭祖的季節,因應新冠肺炎防疫,臺北安和分院清明報恩祈福法會,以及臺中寶雲寺一年一度的梁皇寶懺法會改為網路共修,藉由誦經拜懺孝親報恩外,更可共同祈願,祝福全球疫情早日解除。

安和分院清明報恩祈福法會長達二週,從三月二十三日起,至四月五日圓滿,除了三月二十九日、四月五日為地藏法會,其餘為《地藏經》共修,並禮請多位僧團法師開示。共修期間提供雲端祈福及超薦,並有「無盡燈」點燈祈福。

臺中寶雲寺梁皇寶懺網路共修期間為三月二十九日至四月四日,每天上午八點半開始線上直播。往年許多信眾利用清明連假參與現場法會共修,雖然無法親炙現場,然而透過網路,仍可連結全球信眾的同願,心意至誠,共修力量一樣無遠弗屆。

◎安和分院網址:https://anhe.ddm.org.tw
◎時間:3月23日〜4月5日
上午10點〜12點
註:3月29日、4月5日地藏法會其餘為《地藏經》共修

課程共修Online 全球共學無時差

【香港道場】
家家有座法鼓山 布偶劇推廣生活佛法

【東初禪寺】
週末講經闡述

【洛杉磯道場】
學法華智慧助己利人

【舊金山道場】
分享禪淨雙修法門

羅德健康學院 訪溫哥華道場
【安和分院、寶雲寺】
清明報恩祈福 網路共修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