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冷,心好暖!

法鼓山歲末關懷六十三年 傳送社會大眾善心 受關懷家庭感恩回饋


▲農禪寺歲末關懷中,法師們引領受關懷戶祈福供燈,為自己與他人送上祝福。(李東陽 攝)

【林貞均/綜合報導】冬寒之中,人間溫情不減!延續東初老人舉辦冬令救濟的傳統,迄今已邁入六十三年。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自去年(二○一九)十二月七日起至今年一月,陸續在全臺各地舉辦二十四場歲末關懷活動,凝聚社會各界的慈善心力,陪伴四十四區、三千九百多戶受關懷家庭,在祈福法會等活動中,提前感受年節的溫馨。


▲方丈和尚與法鼓山社大長者學員一起帶動唱,鼓舞受關懷家庭保持活力。(李東陽 攝)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關懷時表示,歲末關懷讓我們學習以平等、慈悲的心關懷彼此,傳遞社會溫暖,期盼大眾都能廣結善緣,用無所求的布施心念分享福報,把福報存在「無盡藏的銀行」,讓人間處處有福。

十二月七日,首場歲末關懷於農禪寺舉行,大臺北地區三百五十戶受關懷家庭齊聚一堂,北市社會局副局長黃清高特別蒞臨,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慈基會祕書長果器法師、會長柯瑤碧等也都到場關懷。在法青充滿朝氣的擊樂表演揭開序幕後,由僧團法師帶領供燈,為來年祈福。現場結合心靈環保園遊會,使用可分解在土壤中的乳膠氣球、提供二手環保袋與環保餐具,落實生活環保,愛惜地球。

八日,中華佛教文化館接續關懷,法師們親手致贈佛珠,義工們提供義剪、熱食等,讓八百多戶家庭感受溫暖,四十位法青邀請大小朋友製作「有福春聯」,將福氣帶回家。義工黃翔月分享,在協助孩子過程中,學習與人互動,更明白學佛須具體付出實踐,感恩種福培福的機會。


▲寒冬歲末,法師們的關懷,溫暖了每位民眾的心。(張曜鐘 攝)

十四日,來自基隆、金山、萬里、三芝、石門等地受關懷家庭,前往遍山楓紅的法鼓山園區法華書苑團圓。「心靈饗宴」邀請陽光基金會的陽光天使歡樂樂團,演出輕快悅耳的烏克麗麗組曲,法鼓山社大學生則表演帶動唱,七十至八十八歲的長者展現活力,讓一百六十多戶家庭備受鼓舞。

許多家庭不僅找回力量,也為他人遞上一份溫暖。北投社子地區義工翁雪真,一開始將義工拒於門外,現在主動傳承悲心,帶領年輕的髮型師參與義剪;因旅居國外的兒子突染頑疾,生活陷入困頓的陳麗卿,由於文山區義工的支持、打氣,母子度過身心煎熬時刻,這次她特別獻上好手藝,製作乾燒豆干請大家品嘗;來自基隆的蘇明慧、蘇湘苓姊妹,笑著做善後工作,曾經獲得幫助,如今相約奉獻,讓善流轉。

法行會與法共行20年


▲法行會成立二十週年,會眾結合年度主題「培福有福」演出美聲合唱。(法行會 提供)

【張致文/臺北報導】去年(二○一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法鼓山法行會迎接成立二十週年!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僧團都監常遠法師等都出席關懷,中區法行會會長卓伯源也率同中部悅眾歡喜出席。

方丈和尚開示時,特別分享德國網站InterNations針對八十二個城市進行票選,臺北市連續兩年榮獲最適合居住城市第一名,並引用多項數據及新聞,顯示國際對臺灣的高度肯定,雖然年底選出的代表字為「亂」,方丈和尚勉勵記取經驗,以「和」彼此了解、相互尊重。

聖嚴師父期許法鼓山能夠國際化、普及化、年輕化,方丈和尚表示這三大方向僧團一直持續進行。除了接引年輕世代,也需要關懷樂齡族群,讓樂齡族群活得健康又有佛法。

至於國際化、普及化,方丈和尚則回顧去年的國際弘化活動,包括:法子查可在克羅埃西亞的禪堂落成,副住持果元法師、果醒法師及寺院管理歐美區副都監常悟法師,分赴歐洲、俄羅斯、波蘭、瑞士等地弘法,讓佛法種子於世界各處落地開花。

二十週年晚會由主持人施心媛妙語如珠串場,執行長朱雲鐸與各小組年度報告後,會眾們精心準備的節目登場,法鼓隊鼓聲震天,加上七星拳、八段錦,贏得滿堂彩;此外,扣合年度主題「培福有福」的手鼓隊、美聲合唱、話劇表演等,結合佛法與藝術,兼具法味及趣味。

會長王崇忠表示,近年來愈來愈多會眾在各地分支道場參與課程及擔任義工,將自己的專業及法行會中的學習用於利他,並學習無我。展望來年,規畫藉由更深入的佛學講座及更全面的互助關懷,讓有「法鼓山智庫」之稱的法行會,更加稱法行、如法行。

榮董會全球悅眾 以三廣接引大眾

【林貞均/臺北報導】世代合作,護法路上同願同行!去年(二○一九)十二月八日,法鼓山榮譽董事會於農禪寺舉行全球悅眾聯席會議,來自全臺、美、加等地共一百位榮董悅眾共聚,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僧團都監暨護法總會副都監常遠法師也到場關懷。

會長黃楚琪表示,榮譽董事功德堂完成擴建正式啟用,感恩僧團支持、榮董悅眾護持,並以「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廣邀榮董」為目標,期許悅眾「三廣」齊下,持續接引下一代和大眾親近佛法。

各地正、副召集人透過年度報告,交流舉辦活動的經驗,激盪出不同火花,例如:北二區舉辦鐵馬健走禪悅行,參與年齡層從五歲到八十多歲,護法因緣橫跨三代;高屏臺東地區透過參學活動,邀請榮董與家眷親近道場;美國紐約、舊金山、西雅圖等地,則分享道場建設與各項弘化活動,展現法鼓山大家庭不分國界的弘法願心,令人感動。

方丈和尚讚歎各地區的創意,感恩榮董悅眾發心護持,並分享自身修行方法,鼓勵眾人護持佛法,也能用佛法安頓身心,自我提昇,學佛、護法,還要弘法。

回顧過去、展望新年,執行長陳宜志表示各地區將感恩聯誼會、寺院參學、戶外禪或禪悅營列為重點工作,希望藉由海內外相互交流、參訪,加強榮董間的關懷。

近年榮董會接引許多年輕人加入悅眾,新進悅眾巫俊毅分享,自己與家人參加感恩聯誼會感受到關懷,生起回饋心加入成長組。在活動規畫與執行上,兩年來與資深悅眾互相合作,期許自己繼續奉獻。


▲榮董會以「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廣邀榮董」為目標。持續接引大眾親近佛法。(李佳純 攝)

果毅法師分享

師願我願


▲果毅法師分享「師願我願」,勉勵大眾體解師願,啟發我願。(呂慧嬪 攝)

【郭淑娟/宜蘭報導】去年(二○一九)是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十二月十四日,蘭陽分院「好願在人間」系列講座由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主講,帶領大眾重溫師父的悲願,期許眾人都能從「師願」中啟發「我願」。

果毅法師提到,蘭陽分院未落成前,許多民眾不惜舟車勞頓,走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到北投農禪寺,無非是受到師父的感召與感動,希望能夠親近善知識。

接著,法師循著師父的生命足跡,將師父修學佛法、領悟佛法、弘揚佛法的一生,進行完整精要的分享。從師父幼年學佛的感觸「佛法這麼的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卻這麼多」為起點,直至八十歲捨報前,為了弘法度眾,將時間、體力用到極致。法師也請現場大眾反思,當我們回顧這一生時,是否覺得值得?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即使生命走到盡頭,師父仍發願「今生做不完的事,願在來生中繼續推動;我做不完的事,勸請大家共同推動。」果毅法師滿懷感念地說:「在我生命三十歲到五十歲這段精華歲月,是在聖嚴師父的教導、灌溉下成長。此生感到最值得的事,就是能在法鼓山出家、奉獻。」勸請大眾深入體解師願後,也能啟發「我願」,一起為淨化人心、淨化社會而努力。

有聽眾感動地表示,聽了果毅法師殷切的分享,明白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並實踐師父的願心、願行,讓自己也能「有願而有力」。

退居方丈對談「醫與佛」

金山醫院於2019年12月5日,特別邀請退居方丈果東法師與院長張志豪進行一場「醫與佛的對話」,由法鼓山社會大學校長曾濟群作為引言人,為近90位院內員工及聽眾,帶來一場醫學與佛法的跨界對話交流。

骨科部出身的張院長分享,開刀後向家屬說明手術一切順利時,家屬經常回以:「阿彌陀佛!」年輕時他不以為然,明明動刀解決問題的人是自己,為什麼反向阿彌陀佛稱謝。後來才轉念,理解「阿彌陀佛」四個字背後的如釋重負,此後,對於開刀的辛苦也甘之如飴。並進一步詢問,給予病人醫囑,病人做不到怎麼辦?退居方丈分享,「從病人的角度,為了健康,醫囑當然要儘量遵從,或者找替代方法;從醫師的角度,則是學習隨順因緣,佛即是覺,練習心不受順逆現象影響。」勉勵現場聽眾:「身體的病痛交給醫生,心理的煩惱交給自己的宗教,心好病就好。」並指出:「世法與佛法,如鳥之雙翼,相互配合,便能恰到好處地關懷到病人。」

(文/編輯室.臺大醫院金山分院 提供)

人基會與企業分享心藍海

如何用科技創造新格局,為社會帶來改變,善盡社會責任?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2019年「心藍海策略」企業社會責任系列三場課程,11月22日在法鼓德貴學苑舉行第三場,邀請中華電信前董事長鄭優、「心六倫宣講團」講師盧世珍開講,近百位學員參加。

「技術的價值,在於是否符合大眾需求。」鄭優從媒體人的角度,分享自身在中華電信推動MOD的經驗,談到未來5G將形成「翻轉行業、萬物互連」的產業發展與革命,5G的三大特性「大頻寬、超高速、低延遲」將為交通、教育、醫療等應用產生巨大影響,提高創新力與生產力,縮短城鄉差異,實現智慧生活。

盧世珍除了呼應未來智慧生活的便利性,也點出科技進步,但電子產品的元件取自天然礦物,造成地球資源消耗加快。她反思地球資源的耗損,鼓勵大眾使用再生材料的產品,以不汙染為努力目標,盡一份社會責任。

(林貞均)

天很冷,心好暖!

法行會與法共行20年

榮董會全球悅眾 以三廣接引大眾

【果毅法師分享】
師願我願

退居方丈對談「醫與佛」

人基會與企業分享心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