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

諸位在法鼓山所能得到的,
不是財勢、名利、地位的酬謝,
而是個人奉獻多少、發心多少,
就有多少的回報。

行善沒有條件

◎聖嚴師父

法鼓山,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實體稱之為法鼓山,建築物只是一種設施,用以助成我們的理念推廣。在個人來講,就是參與這個團體,對自己的品德和觀念,帶來了正面的提昇,產生了助益;對世界環境來講,我們是以推廣「心靈環保」的理念來安樂世界,奉獻給我們的周遭環境,希望它能夠一天天更好。這是法鼓山菩薩共同的願心。

因為發願 所以更奉獻

為了這個願心,我們大家結合在一起,共同推動理念,打造人間的淨土,這是諸位參與法鼓山最重要的意義。我們是為了自己、為了家庭、為了社會,為了下一代都需要法鼓山的理念,所以參與法鼓山,並不是法鼓山有什麼利潤可以提供。

我們僅有的,就是提供法鼓山的觀念和方法,來幫助諸位淨化自我、成長自我,同時推廣到社會、利益大眾。如果我們認為這個社會哪裡應當改善,我們的方法還是推廣法鼓山的理念,用法鼓山的理念來利濟社會、影響社會。

行善、做公益是沒有條件的,如果做公益、做善事,心中有一個條件衡量,只能做到一個程度;之後,就會灰心、會起退心。因為你希望得到大家的讚歎,期望所做的每件事,都能有人來支持、肯定;如果不是這樣,就會開始灰心,這就是心裡有期待。假如存著這種心態做公益,就無法做得長久,而功德也是有限的。

將反對、阻撓轉為助力

此外,在接引大眾的過程之中,不可能所有人統統都支持我們;有些人,會帶來負面的聲音,給予阻撓的力量,而我們要容忍、要接受,才能讓團體的人愈來愈多。如果不接受、不容忍,凡事以個人自我為中心,要談理念的實踐是不可能的。

每個人所能獲得的利益,來自自身。我們有一些委員和勸募會員,他們付出許多,而有形的回報幾乎是零,可是他們仍然堅守職責,毫不懈怠。我告訴大家,諸位在法鼓山所能得到的,不是財勢、名利、地位的酬謝,而是個人奉獻多少、發心多少,就有多少的回報!奉獻愈多,發心愈堅固,所得到的成長也就愈多。

以我個人來說,現在看起來好像有很多信徒、有很多人在護持著我、跟隨著我,但是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呢?其實我和大家一樣,在推動理念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人持著不同的意見而來,站在不同的立場反對我。對於這些有不同意見的人,我非常感謝,因為他們是在想辦法使得我們的團體更好,讓我們有新的思考。反對的聲音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助緣,而我接受反對的意見,包容反對的聲音,因此使得我們的團體更健全,對社會也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力。

(二○○三年三月二十日全臺關懷行。摘自《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

跟隨佛陀的腳步

夏末初秋的週末,走入傳承禪宗法脈的百年古寺,一百多位禪眾短暫捨離塵囂,在清幽寂靜的環境中,展開兩日的精進修行。

這支香,是戶外草坪經行。自然地走著、輕鬆地走著,享受秋風輕拂,草木扶疏,齋明寺百年樟樹光影交會的風景,耳畔傳來總護法師提醒:「你的心在哪裡!」

覺察心又慣性攀緣外境,再次拉回眼前當下,步步踏實地走著,安穩自在地走著,此刻,內心生起活在當下的喜悅與寧靜,猶如跟隨佛陀的步履,與佛同行。

(文/編輯室.圖/齋明寺 提供)

默照禪四十九心得

道心信心更堅固

◎釋常乘(禪堂監院)

八月二十四日,於法華書苑圓滿連續三年舉辦的默照禪四十九,師父在影音開示中說到能夠有四十九天的時間參加禪七,因緣相當難得。很感恩有這麼好的學習因緣,跟著禪眾們一起再次聆聽師父深入淺出地介紹禪修重要的觀念,及默照禪相關祖師語錄,並觀察禪眾們的身心狀況,感覺需要時再從旁提醒。

自己有多次因緣參加繼程法師主持的禪七,法師帶七引導禪眾們用功的步驟:從放鬆身心、數、隨、止、不亂的一心、默照或話頭,強調基本工夫的重要性,這樣的禪修步驟,與師父說的從散亂心、集中心、統一心、無心,有異曲同工之妙,非常安全踏實的。因此,我也用這樣的步驟引導禪眾,無論是新學老參,隨著個人的身心狀況,選擇適當的方法,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用功,整個禪期下來,感覺禪堂的氛圍相當凝聚。

長期密集禪修的好處是,禪眾有更充分的時間,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身心調到一定的程度後,方法就更能掌握,後面進來的禪眾,隨著前面禪眾所凝聚的用功氛圍,也能很快地進入狀況。

這次禪期中,印象較深刻的是:師父在影音開示中提到漢傳禪法的特色,不像原始佛教的次第禪法,要從五停心、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四禪八定,想完整修成功並不是那麼容易。

漢傳禪法是一念用方法、一念得解脫,念念用方法、念念得解脫,禪修「不是要你沒有妄念」,而是要有「著力點」,能知道、發現,能知道有妄念,發現自己在昏沉、腿痛,表示自己的心是清楚,念念都是新的、念念都是初發心,以這種的心態來禪修,隨時都會感覺到法喜和禪悅,當這樣的觀念清楚後,對自己的傳承就能更有信心,從靜態用功的基礎,再延續到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修行即是生活是可以真正落實的。

有人問:「參加長期禪修,需做什麼前行準備?」最好的準備,是養成良好的修行習慣,最好每天有固定打坐的時間,在生活中盡可能地練習用方法,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動禪心法「十六字箴言」,既是觀念也是方法。選擇一種自己可以隨時隨地用得上的方法,需要動頭惱、做判斷時,就清清楚楚地把事情處理好;不需要用頭腦時,就輕輕鬆鬆地把方法提起來。

很感恩這十五年來在僧團的學習因緣,現在回過頭來看,從熟處轉生、生處轉熟,之前的學習是累積幫助眾生的資糧,雖然未來還會有許多困難和挑戰,相信有了禪修鍊心的方法,一切都會往善的、好的方向發展。願把禪修佛法的好,跟更多有因緣的人分享。

將過去生命鬆綁

◎溫美智(加拿大溫哥華)

在默照禪四十九中,總護法師讓大家自動自發上坐、拜佛、經行、聆聽聖嚴師父影片開示,同時叮嚀喝水洗手後,直接進禪堂,不可在廊道上逗留。法師以每天固定的流程,切斷了眾人的期待心,守護漸漸安定的心。

對於每天早晨拜佛,剛開始其實有些不耐,後來逐漸能緩慢地完成每個細節,清楚自己身體在進行的律動:脊椎徐徐地彎曲和伸展,合掌的雙手及兩臂、肩膀,一點點地在釋放力道……當姿勢回復到直立合掌,身體也得到了最大的放鬆與穩定。隨著心的安定與專注,連續不斷的拜佛動作,感受更加細膩與清楚。

晚上拜佛時,自己以拜懺為主,一開始也只是跟隨著〈懺悔偈〉,慢慢地,當覺知一個個起心動念皆從「我」出而慚愧不已時,師父所教的「四它」適時地跳出來。慈悲對自己、如實接受自己,或許也是重要的修行基礎。

常常被問到:「禪修的魅力何在?」幾經思考,唯有「鬆綁」二字可以概括吧!在面對日常的柴米油鹽及與人互動時,有別於以往由傳統、知識、經驗累積出來的制式回應,而能有活潑、有生命力的反應。每當覺知自己這些細微又有點陌生的成長時,雖然無法具體言說,內心著實因自己的改變而感動。

每天重新認識自己

◎李沛綺

眼睛退化、突發性耳聾……突如其來的一連串不適,讓自己徹底反省:對未來生命的安排是不是該提早開始了?還是要撐到無路可退才抉擇?當下一個念頭,整個生命就轉彎了。感恩同修全力支持,讓我有機會參加這次的默照禪四十九。

聽到聖嚴師父在影片中開示,菩提心要與出離心相應,要我們把握每一次的出離因緣,並常常回到初發心,就不會對自己失望。懺悔禮拜時,對於只為自己修行的想法行為,慚愧到痛哭落淚,修行不只要讓自己過得更好、更健康快樂,也要幫助身邊的人一起幸福快樂。

師父還開示,修慧要在禪定中修,先默再照,在默中照自然會起作用,並一再強調智慧是無我的態度,沒有自我執著。這是第一次長時間修行,沒想過自己行不行,只知道這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將每一天當成第一天,每天都是新的體驗,每天都在重新認識自己。

回到生活中,我已學會面對身體的不適與退化,知道它正在發生、在變化,不去想著排除每一個不適,如此只會變成煩惱。

看過醫生後,調整生活步調適應健康狀況,以參加這次禪修一樣的心情來看待,並重新認識自己,讓自己像師父所說的,每天都可以過得很輕鬆快樂。

【活動訊息】

2020第十七屆生命自覺營

時間:2020/2/2~2/9
地點: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對象:男16~37歲、 女16~35歲
(高中職以上,願體驗和學習出家生活者)
報名:10/15起,網路報名

法鼓山園區義工召募

邀您來體驗出坡禪
◆景觀維護日(花草修剪):10/1(二)~10/31(四)
◆環保清潔日(環境維護):10/13、27、11/3(日)
◎以上報名詳情請洽【法鼓山園區義工室】
‧電話:(02)2498-7171分機2660~2663
‧E-mail:ddmvol@ddmf.org.tw
‧線上報名,點選「義工資訊/召募項目」

【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
行善沒有條件
跟隨佛陀的腳步
【默照禪四十九心得】
道心信心更堅固
將過去生命鬆綁
每天重新認識自己

【活動訊息】
2020第十七屆生命自覺營

法鼓山園區召募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