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七千里 與法團圓

緣於十六年前,聖嚴師父莫斯科弘化結下的法緣,
經過眾人善心努力,一件飛越七千五百公里的植存申請案,
一場與法團圓的生命教育課,於中秋佳節圓滿成就。


▲法鼓山僧大二十五位男眾師生,一起將達瑪拉的骨灰送至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植存,圓滿這位未來師兄弟的願。(李東陽 攝)

◎梁金滿

九月十五日,中秋連假最後一天午後,法鼓山上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化為一處大地教室,二十五位僧伽大學男眾師生齊聚在此,由於植存者——來自俄羅斯無極門禪坐會的達瑪拉.亞茲可娃(Tamara Yazikova)的因緣,上了一堂「綠色告別」的生命教育課。


▲俄羅斯禪眾達瑪拉(後排右二)跟隨聖嚴師父打禪七後,發願來世要成為出家人。後排左二為出家前的演要法師,前排蹲者為演誓行者。(釋演要 提供)

依序倒入骨灰,獻上一朵鮮花,再覆上兩坏泥土⋯⋯包括俄羅斯籍的演要法師、演誓行者等十二位學僧分組,將達瑪拉的骨灰回歸大地,雖然沒有親人到場,卻有二十多位法師同學、行者菩薩為她送別。

發願來世成為出家人

一九六一年出生的達瑪拉,今年六月因病往生,享年五十八歲。達瑪拉曾於二○○三年,參加聖嚴師父在莫斯科主持的禪七。當年,好靜寡言的達瑪拉在出版社工作,經常需要與人溝通,不停地聆聽、講話,當她得知禪七有禁語的規矩,直呼:「太好了,正是自己需要的!」

禪七之後,達瑪拉從此禪修不輟,並發心承擔無極門禪坐會的總務工作。因負責安排禪坐會來臺尋根、接洽僧團法師赴莫斯科主持禪七等事宜,而與法鼓山建立起深厚的連結。

達瑪拉曾兩度來法鼓山,二○一八年元月,她與無極門成員一起來臺尋根,又於今年三月飛來參加由法子吉伯.古帝亞茲(Gilbert Gutierrez)主持的中英禪七。精進用功的她,曾在向法師請法時分享,自己打坐曾有「身體不見了」的經驗,也總不忘把握機會請教禪修與佛教的疑問。

「她發願來世要成為出家人!」就讀僧大二年級的演要法師分享,達瑪拉曾透過電郵請他代為詢問如何才能達成這個心願,當她聽說師父曾教人持〈準提神咒〉求滿願,便開始每天用功持咒,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圓滿未來師兄弟的願

或許是來臺期間,參訪生命園區留下深刻印象,當達瑪拉捨報後,她的女兒便決定將母親的骨灰植存於法鼓山上的生命園區。於是,與達瑪拉熟識、今年考上僧大的俄羅斯籍演誓行者,協助辦理相關證明文件,聯絡海關、大使館,並將骨灰隨身攜帶,一路從莫斯科經中國大陸轉機到臺灣,抵達法鼓山。

生命園區以往也曾有海外的植存申請案,但都來自英語系國家,達瑪拉的植存申請是第一件俄羅斯籍案例,所幸,生命園區代理主任鄭文烈的姪女正好畢業於俄語系,居間協助中譯死亡證明、火化許可等重要文件。僧大教務長常啟法師也陪同演要法師、演誓行者等,一同前往新北市殯葬管理處辦理植存申請,盡力協助圓滿這位未來師兄弟的願。

藉著達瑪拉植存的因緣,僧大邀請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講授「讓生命之愛回歸大地」,帶領學僧認識佛教的生死觀,了解臺灣目前的殯葬現況,以及師父推動佛化奠祭到環保自然葬、捐贈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的願心。

中秋是團圓的節日,達瑪拉莊嚴的告別,引領所有參與者與法團圓,增益彼此的功德慧命,更示現了死亡無需悲喜,正如植存那天的天氣,也無風雨也無晴。


方丈和尚清涼語

數息觀 有方法

◎果暉法師

佛法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主要是由壽、煖、識三要素所組成。壽,是壽命;煖,是攝取營養以維持體溫;識,是意識。其中,維生的根本條件是吸收養分與呼吸,又以呼吸更為重要。例如一般人即使三天不進食,勉強還可生存,但是超過三分鐘沒有呼吸,基本上腦細胞已嚴重受損,維生就非常困難了。

因此,呼吸法受到各宗教共通的重視,也被視為與養生有關。聖嚴師父指導禪修入門時,最常用的方法即為數息、隨息,從放鬆身心來感受我們的呼吸,從呼吸來調和我們的身心。這個方法如果用得好,能夠非常攝心,循次由定發慧。

數息的方法,是以吸氣、吐氣為一次呼吸,吸氣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吸氣,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等到呼氣的時候才數。每次吐氣,數一個數目,從一數到十,再從一開始。數息觀的要訣是保持自然的呼吸,但是有些人方法用不上,往往害怕吸氣時不數,數的空檔會生起妄念,因此呼氣、吸氣都數,好像連心臟都在呼吸了,或者呼氣尚未出來,就已經開始數數了,也有人數息太過用力,這些原因,都會造成控制呼吸。

所以,訣竅在於先自然地體驗呼吸,輕鬆地感覺吸氣時空氣於鼻端前流動的感覺,吐氣時再數數。要訣是:先知道呼氣從鼻孔出來一些些,然後再數,注意力在數數上,不去管呼吸的長短變化。知道從這一個數目到下一個數目都是正確無誤;一發現數數有錯亂時,馬上從頭開始數。如果發現自己又開始控制呼吸,就放掉數字,回到體驗呼吸,讓自己恢復自然的呼吸,感受氣息從鼻孔出來後,再輕輕地開始數息。

清楚地覺照呼吸,能使我們逐漸收心、攝心、安心。一般人往往心念紛雜,也沒有覺察身體,平白消耗能量而不自知。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經常看到「過勞死」的報導,現在臺灣也已經不是新聞了,這裡我們不談勞資問題,單就身心狀態而言,就是體力、心力過度消耗,沒有好好地照顧身體,猝然地失去生命。

禪修的過程即是調身、調息、調心,這首先要培養適當的飲食、睡眠及作息習慣來調和我們的身體,再透過觀察身體的覺受來反照我們的心,數息觀是非常實用的方法,身息心三者相互連動,因為有呼吸的律動,我們才得以維持生命的存在,透過調息的媒介,我們可以調身、調心,呼吸是連結身心、體驗身心的最好媒介。(節錄)

(二○一九年七月六日講於天南寺教師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營)

師徒禪話

只是念稿子

◎文/姚果莊‧圖/曹一竹

第一次在美國舉辦的法鼓山護法會年會,地點在東初禪寺,當天安排了四個活動,其中一個由我來介紹「師父的生平」。

不擅言辭的我,怎麼推辭都沒用,師父還提供我一些參考資料做準備。到了前一天,我還跟師父推辭,師父說:「好,你不講,那我自己來講吧!」

我只好硬著頭皮,正襟危坐地坐在台上,為了安定我緊張的心,師父特別坐在我後方。我從頭到尾都嚴肅著臉,好不容易把稿子讀完。

事後問師父講得怎麼樣?師父說:「你哪裡是在演講,只是在念稿子罷了!」

多虧師父的調教,給我學習成長的因緣。

僧大暑期實習心得

做中學習 當下體驗

◎釋演功

聽到暑期可至紫雲寺實習時,心中相當期待。曾在紫雲寺當義工的二位同學還特地幫我們打預防針,要我們謹記法師指示做什麼事,不要想太多,做就對了,從做中去學習、去體驗。

實習的日子一天天接近,終於出發來到紫雲寺。監院法師為我們安排了許多任務,其中之一是開墾一片土地。過程中,法師會適切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方法,並提醒時時用禪法覺照當下的心,還幽默問我們:「有沒有體會到『挖樹三昧』?」

挖樹時,看見了樹木的生命力,即使在廢土中依然可以存活,展現出強大的意志力。有的樹木依附著其他樹木一起長大,很像同學們的相處方式,一起磨合、一起成長。有的樹木扎根很深,非常不好挖,表示基礎工夫紮實,告訴自己修行也須如此,要一步步地踏實扎穩。法師還叮嚀我們,做事不要有趕工的心態,而是時間到了,該做什麼事就去做,隨時練習「提起」與「放下」。感恩法師們總是應機教導。

除了開墾挖樹,還要承擔早課悅眾,以及暮時的叩鐘擊鼓。每每在早齋後,法師總會分享如何執掌法器、唱誦、換氣、放鬆、聆聽等等,從中也慢慢體會到,不管執掌的法器是什麼,除了要熟悉,也要懂得去聽法器的聲音,思考要如何配合其他執掌法器的同學,除此之外,還要聽現場大眾的聲音,用心體會現場的氣氛,讓自己融入大眾之中。

這趟實習有好多個第一次:蓋樹屋、開墾挖樹、當早課悅眾、在小林村當維那、臨終助念、兒童營悅眾,還認識很多法師、義工菩薩。實習結束時,有點捨不得離開,法師說:「不要捨不得,要懂得放下。」由衷感恩法師們在修行上的提點,以及有因緣來這裡學習成長。

《法鼓山的方向》讀後

從收藏法寶 到獲得至寶

◎林麗卿

請購了《法鼓山的方向》六冊套書,沒想到,這套書也是暑假參學室共修課程的用書。第一堂下課後搭上捷運,便迫不及待將書拿出來讀,之後一週一堂課,一堂講一冊。隨著課程,每堂課後讀完一冊,六週結束後,也讀完了整套《法鼓山的方向》。

擔任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參學員,至今已邁入第四年。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每位來參訪的信眾與佛法結緣?如何讓來訪者看見法鼓山的理念?如何向聖嚴師父學習國際觀,將佛法傳到世界每個角落?

六冊書有系統地整理出師父的理念及法鼓山的方向,讓我如獲至寶。整套書滿載佛法,並落實在人間,不論理念、創建、弘化、關懷,師父都將佛法融合其中,以言教和身教傳達「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倡導「心靈環保」的觀念與方法。而在護法鼓手、萬行菩薩兩冊中,師父更將每位參與法鼓山的成員,都視為傳承佛法的一份子。

從一開始只想收藏,隨著參學共修課程讀完六冊書,這個暑假,意外得到了這套法寶。擔任參學員的我,接下來將秉持師父在書中所提及「法鼓山的四大堅持」、「法鼓山的藍海事業」,隨法鼓山的腳步,一起推動全面教育,落實人間佛法,走向成佛之道。

飛越七千里 與法團圓

【一生‧一日】
數息觀 有方法

【師徒禪話】
只是念稿子

【僧大暑期實習心得】
做中學習 當下體驗

【《法鼓山的方向》讀後】
從收藏法寶 到獲得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