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理學院臺北臺中同步招生開課

「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學分班臺中開班 結合生活實踐與企業經營 深植淨化世界的影響力


▲法鼓文理學院於臺中寶雲寺舉辦說明會,學群長陳定銘分享「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學分班的特色。(趙炳義 攝)

【施燕飛/臺中報導】八月十八日,法鼓文理學院於臺中寶雲寺舉辦「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學分班」招生說明會,這是文理學院繼臺北開班之後,首度在中部地區開辦碩士學分班,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陳定銘特別介紹課程特色及師資,包括「佛教與企業倫理」及「心靈環保與生命教育」二門課。

「佛教與企業倫理」課程,由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與知名經濟企管學者彭作奎、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系特聘教授吳成豐,以及僧團寺院管理女眾副都監果理法師、寶雲寺監院常慧法師共同講授。

鄧偉仁分享,學分班課程包括佛教的核心思想、企業倫理、科技產業及禪修等。現今國內外有許多企業,都嘗試以禪修提高工作效率,並促進更好的人際溝通,此外,探討佛教與商業、經濟市場與公益關聯的研討會,在歐美國家日益受重視,已然形成世界趨勢。因此,以結合佛法、心靈環保、企業倫理及社會福祉為理念的「佛教與企業倫理」課程,正符合趨勢。

「心靈環保與生命教育」由生命教育學程主任楊蓓及助理教授辜琮等共同講授。此課程為臺中限定,只在寶雲寺開課。辜琮瑜表示,過去常有人問聖嚴師父,什麼是心靈環保?什麼是禪?師父說,其實心靈環保就是禪、禪就是心靈環保,都是從「心」出發,再回到「心」。辜琮瑜進一步分享,生命教育是終生教育,從佛學、哲學、心理學、生死學等不同面向,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曾經上過臺北碩士學分班的陳明珠,特地分享,在文理學院的學習,讓她在學佛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鄭逢緯更推崇「心靈環保經濟學」為文理學院CP值最高的課,並幽默說道:「同為﹃哈﹄佛人,不能錯過哈佛博士鄧偉仁老師的課。」

果理法師致詞時,特別指出此次說明會的殊勝因緣,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七、十八日,聖嚴師父應信眾邀請,首度到臺中弘法,碩士學分班招生說明會在八月十八日舉行,是時間的殊勝。象徵師父將法鼓山三大教育落實在中部地區的悲願,逐步實現。

僧大學僧家屬拜見方丈和尚

祝福孩子在法鼓山出家


▲方丈和尚向求度出家行者家屬致謝關懷,感恩家屬將孩子布施給三寶。(李東陽 攝)

【楊雅穎/金山報導】八月十七日下午,法鼓山僧伽大學於第二大樓國際宴會廳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聚會,十五位即將落髮的僧大學僧親屬,帶著祝福與不捨,從各地前來拜見方丈和尚。

當日從屏東潮州搭車前來的吳國輝,是求度者演根菩薩的孿生弟弟,很不捨哥哥出家,「以前什麼事都可以找哥哥一起商量,現在只能對著不會講話的電腦。」「你還是可以打電話給我啊!」演根菩薩與俗家兄弟的對話,真情流露。

「能走到這一步很不容易!要因緣具足。」對女兒演滿菩薩出家極力護持的吳雲龍,則展現出不一樣的父親胸懷,給予祝福。

為讓親屬了解出家生活,特地播放了僧大簡介影片,及兩支生活短片,記錄了學僧們學習、出坡、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並捕捉許多逗趣的瞬間,洋溢其中的活潑朝氣,讓台下的親屬們看了笑逐顏開。

隨後,學僧們上台分享各自的收穫,演預菩薩表示:「這一年來感受到心的真正自由。」演端菩薩則期勉自己,日後,將在親人最需要他時,以準備好的心力給予幫助。學僧們至誠懇切的言詞,讓許多在場親人感動不已。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向家屬一一致謝關懷,感謝家屬們將孩子布施給三寶。方丈和尚指出,世界任何地方都需要佛法,唯有佛法才能從根本處解決人世間的問題,並幫助更多人開發自己的寶山。對於家屬擔憂出家法師將來的生活照顧問題,方丈和尚則允諾,僧團一定會負起照顧責任,請家屬放心。

原本掛心孩子出家後能否快樂的梁麗珠老菩薩說:「看到僧團的用心,明白法鼓山未來的方向,現在很放心將演預菩薩交給僧團了。」二○一九年剃度典禮於八月二十九日舉行,十五位求度者也正式成為法鼓山的出家眾。

僧大悟語

「僧命旅程」縮影展演

◎文/釋演復.圖/釋常啟

畢業典禮過後,又一批青年僧,從僧才培育的搖籃中走出。回想起自己也曾在七棵雀榕的榮枯開謝中,體會著時間洩漏的機密:僧大四年的規律作息,一開始可能覺得索然無味,但久而久之便發現到,每一刻都是當下因緣的組成,看似重複,卻也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在體會如何學習當一個出家人,無論出家幾年,這個課題都持續著。

一年級初來乍到,面對全新的生活型態,衣食住行樣樣重學;二年級跟上生活節奏,成為學長,帶著新僧,看一步走一步,緩步前行;四年過半程的三年級,擔任活動組長,踏入領執試溫期,角度不同,看得更深更廣,體驗忙亂中時光高速飛逝;四年級雖仍覺自己半生不熟,但已然要跨出僧大大門。

出家前,時間揮霍地用,可以「整天」發呆,「一個禮拜」沒做什麼事,計算時間的單位很大。出家生活則是每天相似,都很「充實」。畢業前,覺得「任務一個接一個」;領執後,領教到「活動一個疊一個」。只是,所感知的時間單位變小,藉著走到下個目的地過程的五分鐘,練習經行放鬆;等待上殿的三分鐘,背誦日課內容。以前大塊的時間單位,總要「完整」才覺得能做些什麼,但出家後用一個深呼吸的時間清空腦袋,體驗到一種不空過的「充實」。

發心的種子,落到一塊土上,經過的單位不是時間,而是每一剎那,在充實中淬煉心志、放捨我執的過程。

「畢業」是體驗僧命某一段過程的呈現,沒有具體的成果,只是身心無常變化的縮影展演。在家到出家的蛻變,沒有一定軌跡,但不離一開始落下的發心。

人文社會學群師生 赴日考察環境與發展

【章品喬/日本報導】七月十八至二十五日,法鼓文理學院環境與發展學程主任張長義、助理教授黃信勳,帶領人文社會學群師生共二十三人,展開為期八天的「日本四國環境與發展實地考察研習教學計畫」,了解國家公園、里山倡議、自然保育、有機農業、環境災害、食農教育等議題的實踐狀況,期盼從聖嚴師父提倡的心靈環保出發,培養環境經營管理與決策的視野。

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高齡社會,文理學院師生此行,著重於觀察人口老化社區的樣貌,居民在生態、生產及生活各方面的因應,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如何規畫活化社區、社會福利、吸引外來青年人才等政策;在大洲市,看到職人老婆婆如何持續六十多年歲月,經由一張張細緻精巧的和紙,傳達「里山精神」及對自然、生命、事物的真誠態度;拜訪興居島泊地區的果農,如何從十五年前的土石流災害,學習山坡地水土保持的重要。

此次參訪,範圍涵蓋了鄉村到都市、農業到工商業、人文與自然、傳統文化與創新發展,除了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增加不同學程間的跨領域學習,也與日本相關機構互動,尋求可能的合作因緣。期許學生結合所學,藉由走出教室與臺灣,為四種環保的實踐,激盪出深化、創新的可能。

李志夫教授新著《晚霞集》出版

【本刊訊】中華佛學研究所榮譽所長李志夫教授最新著作《晚霞集》,八月份已由法鼓文化出版。早年留學印度的李志夫教授,堪稱近代研究印度思想的第一人,除專研印度宗教哲學及佛學,對漢傳佛教諸宗如天台、唯識等,亦有卓著研究。

《晚霞集》全書二十萬餘言,分三大篇。第一篇「佛學論文」收錄李教授晚年在學術會議發表的作品,包括佛教文化、唯識、天台、禪宗、華嚴等各宗思想,以及佛教思想對中國思潮、文化與生活的啟迪,展現佛學研究的大視野;第二篇「佛學序文」,乃為鼓勵兩岸青年佛教學者而寫;第三篇「浮世繪吟」則為修行體會及師友道誼述懷。

李志夫教授與聖嚴師父因緣甚深,一九七八年推薦師父擔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一九九六年起,李教授接任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長年投入佛學教育及研究,啟迪無數後進。對於《晚霞集》的出版,年逾九秩的李教授說:「此刻人生如近黃昏,體會到聖嚴法師所說的『美好的晚年』。」

《大智慧過生活》 歡迎免費申請贈書

《大智慧過生活》套書免費申請!內容為知名作家勵志小品,配合插圖及多元學習單,讓同學樂在學習,勇敢面對生活挑戰,一起用智慧過生活。

歡迎國中、小學及各單位申請,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洽詢電話:(02)28934646 分機6532
贈書網站:https://life.ddm.org.tw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33期9月號

獨處,找回心力量

您有多久沒有一個人獨處了?您是否努力扮演好每一個角色,符合眾人的眼光,卻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心還好嗎?實踐大學謝文宜教授談如何在生活中獨處,試著在日常中放慢步調,展開自我對話。定課、共修到閉關,每一次的獨處都是一場修行,在止靜的清楚觀照、自我覺察中,心更澄澈、更慈軟,卻更有力量。

為何名人特別鍾愛獨處?梭羅、狄金生、曼德拉、聖嚴師父在堅持理想的同時,獨處滋養了他們的生命,更昇華了他們的人格。每個人都有獨處的心理需求,常源法師、吳金黛、洪泰郎、林純綾在獨處中找回自己,在紅塵中不迷亦不離。

「人生Café」繼程法師分享「禪心看世情」,在世間修得出離世間的超然,又能懷著悲心,在世間救度眾生。性別認同議題席捲東西方,佛教怎麼看性別認同的根源?「世界佛教觀察」法樂法師帶我們從早期經典溯源。「佛學論文」李志夫教授〈原《原人論》之「原人」〉,探討宗密《原人論》的真正原人是什麼?並回應聖嚴師父《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一書。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法鼓文理學院臺北臺中同步招生開課

【僧大學僧家屬拜見方丈和尚】
祝福孩子在法鼓山出家

【僧大悟語】
「僧命旅程」縮影展演

人文社會學群師生 赴日考察環境與發展

李志夫教授新著《晚霞集》出版

《大智慧過生活》
歡迎免費申請贈書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33期9月號─獨處,找回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