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理學院臺北臺中同步招生開課
「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學分班臺中開班 結合生活實踐與企業經營 深植淨化世界的影響力

▲法鼓文理學院於臺中寶雲寺舉辦說明會,學群長陳定銘分享「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學分班的特色。(趙炳義 攝)
【施燕飛/臺中報導】八月十八日,法鼓文理學院於臺中寶雲寺舉辦「社會企業與心靈環保碩士學分班」招生說明會,這是文理學院繼臺北開班之後,首度在中部地區開辦碩士學分班,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陳定銘特別介紹課程特色及師資,包括「佛教與企業倫理」及「心靈環保與生命教育」二門課。
「佛教與企業倫理」課程,由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與知名經濟企管學者彭作奎、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系特聘教授吳成豐,以及僧團寺院管理女眾副都監果理法師、寶雲寺監院常慧法師共同講授。
鄧偉仁分享,學分班課程包括佛教的核心思想、企業倫理、科技產業及禪修等。現今國內外有許多企業,都嘗試以禪修提高工作效率,並促進更好的人際溝通,此外,探討佛教與商業、經濟市場與公益關聯的研討會,在歐美國家日益受重視,已然形成世界趨勢。因此,以結合佛法、心靈環保、企業倫理及社會福祉為理念的「佛教與企業倫理」課程,正符合趨勢。
「心靈環保與生命教育」由生命教育學程主任楊蓓及助理教授辜琮等共同講授。此課程為臺中限定,只在寶雲寺開課。辜琮瑜表示,過去常有人問聖嚴師父,什麼是心靈環保?什麼是禪?師父說,其實心靈環保就是禪、禪就是心靈環保,都是從「心」出發,再回到「心」。辜琮瑜進一步分享,生命教育是終生教育,從佛學、哲學、心理學、生死學等不同面向,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曾經上過臺北碩士學分班的陳明珠,特地分享,在文理學院的學習,讓她在學佛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鄭逢緯更推崇「心靈環保經濟學」為文理學院CP值最高的課,並幽默說道:「同為﹃哈﹄佛人,不能錯過哈佛博士鄧偉仁老師的課。」
果理法師致詞時,特別指出此次說明會的殊勝因緣,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七、十八日,聖嚴師父應信眾邀請,首度到臺中弘法,碩士學分班招生說明會在八月十八日舉行,是時間的殊勝。象徵師父將法鼓山三大教育落實在中部地區的悲願,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