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師父圓寂10週年.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

心靈環保跨領域對話

籌畫二年的「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於6月29至30日展開。
承續聖嚴師父結合心靈環保與各領域的理念,
研討會分經濟、公共治理、財務會計企管、社會學等四個論壇,迸發出思辨火花,
為永續全人類的福祉,共同擘畫願景。


▲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各界學者做跨領域的對話。(李東陽 攝)

經濟論壇

以「幸福最大化」取代「利潤最大化」

這次的經濟論壇,共有十篇論文發表及一場專題演講。與會學者無不聚焦過度重視GDP成長,而逐步崩壞的世界經濟情勢中,佛法能為經濟學帶來什麼啟發?

著有《正念經濟學》(Mindful Economics: How the U. S. Economy Works, Why It Matters, and How It Could Be Different)等書的美國經濟學者喬爾.麥紐森(Joel Magnuson),在專題演講「迎向二○三○的正念經濟學」中,指出美國長期投入龐大資金在自然災害及救災行動,這不斷耗損資源再耗費資金重建的非理性過程,顯示現今經濟系統的病態。

針對迫切所需的經濟系統轉型,喬爾提出「正念經濟學」回應,認為唯有透過面對欲望所帶來的苦(苦),試圖理解苦的成因(集),也就是消費背後由貪、瞋、癡所構築的虛幻自我,才能進而參與社會變革(滅)。擔任演講評論人的日本國際綜合研究所所長幸泉哲紀,進一步分析資本主義的三毒:利潤最大化(貪)、對勞工的剝削與操控(瞋)、以為物質可以定義幸福的錯誤認知(癡)。

如何化解資本主義的三毒以滅苦?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周賓鳳在〈佛教經濟學:理論基礎與架構〉中,以佛教的三世論,提醒用「非僅此世」的眼光看待經濟發展,主張推動全人教育及在地化、永續的綠色經濟。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許永河在〈經濟富足與心靈安樂――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思想對「佛教經濟學」理論之啟示〉中,則強調實踐「心靈環保」的重要,並以「痛苦最小化」、「欲望簡單化」作為目標,期望達到永續幸福發展的經濟。

在Q&A中,有現場聽眾對於佛教經濟學的實際運用提出疑問,擔任論文發表評論人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教授何宗武表示,佛教經濟學雖無法完全取代經濟學,卻可以作為一套「價值理論」,解決現代經濟的困局,如社會分配、環境永續等問題。(江胤芝)


社會學論壇

相互借鑑積極利生

共有二十三篇發表的社會論壇,議題豐富、角度多元,輝映出佛法與社會學可相互借鑑、增上的方向。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社會學系名譽教授趙文詞(Richard Madsen)在專題演講「社會學與佛法智慧之養成」中指出,社會學的想像與佛教思想有許多互通處,例如,社會學在系統性解釋自我與群體關係中經常發現,個人的行動結果往往會超乎自我意志的控制,帶來預期之外的影響力,此與佛法所說的「業力」相互呼應之處。


▲研討會分成經濟、公共治理等四個子領域,共發表五十三篇論文。(許朝益 攝)

然而,趙文詞也強調社會學會對各種衝突現象,進行詳盡的分析與解釋,並能指出人類的精神世界如何透過各種途徑,藉由財富和權力被「殖民」,從而讓人不自知地陷入族群、宗教的對立。而當代人間佛教的可貴,即在「入世」與「超越人我對立」的精神,期許聖嚴師父的弟子積極入世,讓佛法的智慧深植人間,幫助人們跨越人我籓籬,學習接受差異,如此才能為崩壞中的社會,建立起普世共通的和平秩序。

澳洲墨爾本大學社會工作系副研究員陳維武博士,則就「業力」的解釋,提出發人深省的思考。他指出傳統的業力論述過於簡化,在許多境況中,有可能被解讀為責怪受害者,也容易成為現有制度與既得利益者合理化的解釋。對此,他試圖通過佛性的平等觀、緣起的變革觀以及普賢第九願恆順眾生行動觀,嘗試重新建構佛教對社會正義的論述。

另外,由上海復旦大學哲學院教授劉宇光發表的論文〈佛使「法的社會主義」︰從政治學到農民道義經濟社群的解讀〉,從佛使比丘及其追隨者在泰國農村地區的積極參與,其隔絕資本主義帶來的農民剝削,恢復傳統泰國農業社會的階級平等的嘗試,呈現了一個歷史綜觀辯證的人類學角度。

諸多精彩的社會學領域論文,也在發表後引發熱烈討論,為佛教研究開啟許多嶄新的探索方向。(楊雅穎)


財會企管論壇

從個人私利到公益共享

財務會計企管論壇共有十一篇論文,以及一場專題演講,探討佛法與心靈環保,如何影響企業主或公益團體的經營與績效,以善盡社會責任、鼓勵社會慈善與責任金融等,繼而讓企業永續,也讓社會產生善的循環。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陳定銘與中央大學客語暨社科學系博士生徐郁雯共同發表〈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都市原住民照顧計畫之社會投資報酬分析〉,採取英國社會價值學會推動的「社會投資報酬」(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SROI)分析為標準,以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的都市原住民照顧計畫「汐止Wawa森林――至善兒少發展中心」、大臺北地區「快樂大掃」團隊為研究範圍,針對都市原住民計畫利害關係者進行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具體描繪及衡量公益活動投入、產出與成果之間所造成的改變,並以貨幣為統一衡量單位,計算並表達其社會價值與社會影響力。

無獨有偶,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亞洲研究學系教授陳金華探討梁武帝統治下的寺院經濟與銀行體制的歷史背景、當代意義。

梁武帝設有「十無盡藏」,從事社會福利,更影響後來三階教所設的「無盡藏院」,其財源主要來自信眾捐獻,用以救濟貧苦、貧民借貸,發揮社會慈善的功能,無形中減輕朝廷的負擔,並促進社會安定。在此模式下,借貸者還錢與否的背後約束力是宗教力量,相較於今日商業模式,以股東利益、銀行債權優先,以法律為約束力,到底何者更符合社會公平?值得省思。

專題演講由香港恆生大學校長何順文,以「企業倫理:佛學的一些啟示」為題發表演說,呼籲借鑒佛教哲學,讓佛學今用,為企業管理注入不一樣的思維,將私利追求轉為社會公益。(邱惠敏)


公共治理論壇

悲智雙運的管理思維

公共治理論壇中的十篇論文及專題演講,不僅探討公共政治、公共服務,也觸及個人在組織團體中的可能困境,如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吳宗憲發表的論文〈論「悲智雙運」的兩難――「正念」及「道德疏離」對文官「同情疲勞」的影響〉,從桃園動物保護員輕生事件,展開「情緒勞務」研究,探討動保人員在動物安樂死與救治生命的雙重壓力下,產生的「同情疲勞」,及採取「道德疏離」對個人產生的傷害。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黃一峯也不約而同,研究公共服務中的情緒勞務觀點,凸顯出組織管理加入不同思維的重要性。

曾任教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公共行政暨政策學院、美國公共事務與行政協會聯合會前主席法蘭西斯‧貝瑞(Frances Berry),在專題演講「企業倫理:佛學的啟示」中,透過佛教理念的管理原則,對照出西方管理學以高效能領導為管理主軸,卻欠缺「自省」的層面,進一步探討如何結合兩者所長,讓組織中的成員既可在工作中成長,同時也讓組織趨近構畫中的願景,並達到兼具社會利益的雙贏局面。貝瑞教授還特別以聖嚴師父帶領法鼓山僧團的運作思維,作為說明範例。

貝瑞表示,師父強調僧眾需建立起藉事鍊心、在奉獻中成長的觀念。她強調這是西方管理學所欠缺的觀念,但對於致力公民社會福祉的公共行政領域,卻非常受用,如對僧團執事所開示的「行事六要領」:堅守原則、充分授權、尊重他人、關懷對方、主動溝通,並隨時檢討。這些內涵彌補了西方管理學上所欠缺的自省精神,同時又顧及整體利益,值得學習。

另外由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名譽助理教授吳志軒所發表的〈「緣起領導」管理模式――佛法與領導管理〉,也嘗試從「緣起」和「無我」,為領導者與管理者的角度重新定位,將組織管理的精神提昇到自利利他的高度,探索悲智雙運的可能。(楊雅穎)

僧伽大學畢業典禮

以領執供養大眾


▲僧伽大學師長勉勵畢業學僧領執後,持續自我成長,在執事中廣結善緣。 (李東陽 攝)

【江胤芝/金山報導】七月五日上午,法鼓山僧伽大學二○一九年畢結業典禮,在〈三寶歌〉中揭開序幕,近百位僧團法師、俗家親友到場,祝福畢業學僧正式圓滿學業,進入僧團學習。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女眾副院長果幸法師代表全體師長,替畢業僧搭菩薩衣、傳燈發願、頒發證書,在校學弟則透過溫馨的話劇、影片獻上祝福。

聖嚴師父曾說,佛教缺乏的是有大悲願心的出家眾。方丈和尚以此勉勵畢業僧,提起道心、承繼責任、住持佛法,在僧團執事中供養眾生、廣結善緣。也提醒僧眾,僧團生活需經歷「第二次的出家」,靠更大的自制力來自我成長,成就弘法利生的願心。

代表畢業僧致詞的演勝法師,感謝師長協助學僧放下在家習氣,更感恩俗家親友將自己布施給三寶和眾生。為了報恩,他發願學習師父「自己用佛法、把佛法分享給人、鍥而不捨」的創辦人精神。

演勝法師的俗家父親王果燦,從早期在師父座下皈依三寶、帶家人親近法鼓山,到一路看著孩子出家前後的轉變,雖感不捨猶祝福:「自己想要走的路,就要堅持。」

演澄法師俗家哥哥陳智偉感動地說,法師就讀僧大期間,身心氣色更佳,也變得更幽默,讓父母由原本的不捨轉為放心,他祝福法師:「實踐當宗教家的願望。」演澄法師感恩兄嫂照顧老菩薩,成就他奉獻的心,也自許未來領執後,時時回到像一張白紙,不忘初發心地持續學習。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32期8月號

不一樣的父親

印象中的父親,是家中的樑柱,拙於表露情感的沉默男人?抑或鞭策兒女力爭上游,掙得世俗光彩的老爸?作為孩子成長的重要推手,父親的角色難以言喻。本期藉由「父親」演進史,從生物與社會雙軌,觀察父親角色的變遷。從佛典故事中,看見父親不同於世間的愛與用心。

國民作家林良的女兒林瑋,自問為什麼這麼愛爸爸;面對一生挫敗的老父,記者作家楊索想與父親聊聊生命歸鄉;《我的爸爸是大體老師》作者朱美,寫下見到解剖台上父親的萬分難捨;曾是流浪教師的施鈞凱,筆下是對已逝父親的思念……

新專欄「三生有幸」,由辜琮瑜解讀生活、生存、生命的幸福密碼。「人生行旅」介紹青農林蔚荃投入自然農作,展開追尋眾生平安的旅程。「佛學人物」社會學者汲喆,以專業結合宗教實地田調,自許成為近現代漢傳佛教史的書寫者。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碩士學分班
(臺北臺中同時招生)

【報名日期】5/10~9/5
【上課日期】9/7~2020/1/18(共18週)
【上課地點】
【臺北】東吳大學城中校區(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臺中】寶雲寺(臺中市西屯區市政路37號)
【報名網址】https://sem.ryzo.io
【聯絡方式】
電話:02-89782131分機8012
E-mail:sem@dila.edu.tw

【聖嚴師父圓寂10週年‧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
心靈環保跨領域對話

【經濟論壇】
以「幸福最大化」取代「利潤最大化」

【社會學論壇】
相互借鑑積極利生

【財會企管論壇】
從個人私利到公益共享

【公共治理論壇】
悲智雙運的管理思維

【僧伽大學畢業典禮】
以領執供養大眾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32期8月號─不一樣的父親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文理學院
人文社會學群碩士學分班
(臺北臺中同時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