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心行 走向世界
法鼓文理學院畢業典禮 畢結業生揚起悲智風帆 走入社會奉獻
【江胤芝/金山報導】六月十五日上午,法鼓文理學院舉辦二○一九年畢結業典禮,佛教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及人文社會學群共四十多位學生,歡喜畢結業,近三百位師長、親友共赴盛會,在〈三寶歌〉、〈法鼓頌〉等佛曲聲中,師長為畢結業生「搭菩薩衣」、「傳燈發願」,氣氛莊嚴感人。
聖嚴師父曾說,大學院要培育「善良動能的種籽」,校長惠敏法師以此勉勵畢業學子,在人生旅途的新篇章,應持續以菩薩心行,傳播佛法的明燈。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提出「和敬生才」,期許眾人廣結善緣成就「世財」,修習佛法散播「法財」,互助共修成為「人才」,並謹記「五種明處菩薩悉求」的廣博學問,秉持和敬精神,讓佛法進入社會不同領域開花結果。
隨著二○一四年法鼓文理學院的整合併校,二○一五年人文社會學群的開枝散葉,跨領域、清淨共修的學習環境,接引愈來愈多國際學生前來報考。今年,來自韓國、馬來西亞、越南、德國等地學生也紛紛圓滿階段性學業。
社會企業學程畢業生林鈴珍分享:「退休後,想尋找新階段的生命意義,感謝師長的滋養,讓我找回滿面笑容。」社區再造學程畢業生劉孟純說:「從職場回到學校,有機會走入社區、關懷社會議題,師生共學、共樂、共好,沿途上充滿感動。」
來自韓國,代表佛教學系學士畢業生致詞的道禪法師分享:「經由閱讀聖嚴師父的書和影片,學習將感恩心、懺悔心、慚愧心運用在禪修和學習中。師長及不同國籍的同學,激發多元、創造性的教育思考,讓我見識世界各地的佛教發展。」同為出家眾的父親和哥哥,遠從韓國前來祝福,場面令人動容。
佛教學系碩士畢業生修瓔法師感動地說:「我來自的道場以行門為主,來到法鼓山感覺就像進入一個大寶山,學習過程『解行並重』,讓我可以將修行、學術與生命結合,不僅裝備更完善,也深刻感受到佛教的社會責任,希望所學能為眾生帶來溫暖與光明。」
午後,甫於去年 (二○一八)創立的休閒社,為畢結業生及其親友帶來咖啡禪與茶禪體驗,在放鬆中,品嚐咖啡、茶、禪一味,也祝福畢結業生離開校園後,運用佛法,體會人生的好滋味。

▲法鼓文理學院畢業生願實踐聖嚴師父的期許,成為發亮的光源體、社會善良動能的種籽。(王育發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