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心行 走向世界

法鼓文理學院畢業典禮 畢結業生揚起悲智風帆 走入社會奉獻

【江胤芝/金山報導】六月十五日上午,法鼓文理學院舉辦二○一九年畢結業典禮,佛教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及人文社會學群共四十多位學生,歡喜畢結業,近三百位師長、親友共赴盛會,在〈三寶歌〉、〈法鼓頌〉等佛曲聲中,師長為畢結業生「搭菩薩衣」、「傳燈發願」,氣氛莊嚴感人。

聖嚴師父曾說,大學院要培育「善良動能的種籽」,校長惠敏法師以此勉勵畢業學子,在人生旅途的新篇章,應持續以菩薩心行,傳播佛法的明燈。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提出「和敬生才」,期許眾人廣結善緣成就「世財」,修習佛法散播「法財」,互助共修成為「人才」,並謹記「五種明處菩薩悉求」的廣博學問,秉持和敬精神,讓佛法進入社會不同領域開花結果。

隨著二○一四年法鼓文理學院的整合併校,二○一五年人文社會學群的開枝散葉,跨領域、清淨共修的學習環境,接引愈來愈多國際學生前來報考。今年,來自韓國、馬來西亞、越南、德國等地學生也紛紛圓滿階段性學業。

社會企業學程畢業生林鈴珍分享:「退休後,想尋找新階段的生命意義,感謝師長的滋養,讓我找回滿面笑容。」社區再造學程畢業生劉孟純說:「從職場回到學校,有機會走入社區、關懷社會議題,師生共學、共樂、共好,沿途上充滿感動。」

來自韓國,代表佛教學系學士畢業生致詞的道禪法師分享:「經由閱讀聖嚴師父的書和影片,學習將感恩心、懺悔心、慚愧心運用在禪修和學習中。師長及不同國籍的同學,激發多元、創造性的教育思考,讓我見識世界各地的佛教發展。」同為出家眾的父親和哥哥,遠從韓國前來祝福,場面令人動容。

佛教學系碩士畢業生修瓔法師感動地說:「我來自的道場以行門為主,來到法鼓山感覺就像進入一個大寶山,學習過程『解行並重』,讓我可以將修行、學術與生命結合,不僅裝備更完善,也深刻感受到佛教的社會責任,希望所學能為眾生帶來溫暖與光明。」

午後,甫於去年 (二○一八)創立的休閒社,為畢結業生及其親友帶來咖啡禪與茶禪體驗,在放鬆中,品嚐咖啡、茶、禪一味,也祝福畢結業生離開校園後,運用佛法,體會人生的好滋味。


▲法鼓文理學院畢業生願實踐聖嚴師父的期許,成為發亮的光源體、社會善良動能的種籽。(王育發 攝)

2019僧大畢業製作暨禪修專題呈現

修行帶入生活實踐菩薩行


▲僧大學僧們分享專題研究成果,從學與思、實地學習的歷程,深入修行的體驗、反思及探問。(李佳純 攝)

【本刊訊】五月二十六日,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業製作暨禪修專題呈現」,共有六位學僧分享專題研究成果,深入修行的體驗、反思及探問。

以《金剛經》為定課的演勝法師,自己受益的同時更希望他人也受益。指導老師果慨法師因此與青年院合辦課程,促成了「般若法門研修營──《金剛經》與如實生活」的教案研討。經由與法師、法青團隊不斷討論,深入聖嚴師父對《金剛經》的詮釋,呈現出「讓同學可以帶回家練習如實生活的修行模式」。

「我講心靈環保的原因,就是『懺悔』的一個觀念。」師父的這段開示,讓演提法師從《六祖壇經.懺悔品》中提煉心靈環保的實踐精華──透過懺悔消融自我中心。「讀我的遊記所得的訊息,要比僅僅見我一面豐富得多。」演澄法師的「讀師遊記,學師行誼」,則是看見師父如何用佛法處世、與人相交,並以出家人的心態看世界,成就每一個相遇的人。

為釐清師父的菩薩道思想與實踐內容,以及禪修如何與菩薩行相輔相成,演揚法師、演鼓法師分別從師父對信眾菩薩的開示及《法鼓全集》中,彙編出《聖嚴師父教我們的菩薩行》一書,內容包含「日常生活」與「精進修行」。

演醒法師則以叢林自給自足的精神,分享禪修專題「我的僧服」,呈現近兩年每週至農禪寺學習製作僧服的歷程。「藉由做衣服的過程鍛鍊心性、培養耐性。」他表示從法師及義工身上,學到以平等、踏實、供養心、虛心面對處理問題的執事心態。陪伴指導的常澹法師讚歎他從零開始,始終堅定踏實的學習態度。


自覺營學員返校體驗

在法鼓山僧大「畢業製作暨禪修專題呈現」會場中,除了僧大師長及學僧,二十多位返校的生命自覺營學員也一同與會。再度回家的學員們,五月二十五日上山學習進階梵唄、參與大悲懺共修;二十六日上午參加畢業製作呈現後,下午由演道法師帶領眾人以「清楚、放鬆、專注」的心,練習直觀、不比較,心懷喜悅去體驗及欣賞禪繞畫。

學員柯若頤將校園內的山景、土地與昆蟲,化為筆下生動的線條,她表示兩天一夜的行程,心被照顧得很好,畫出來的線條也特別柔和。儘管有些畫錯,但就如同生命中的挫折,「都是我們該去經歷的過程,也是一份禮物。」

(文/編輯室.圖/李佳純)

國際真宗學會學術大會 首度於文理學院舉行


▲「IASBS國際真宗學會學術大會」首度到臺灣,於法鼓文理學院舉行。(李東陽 攝)

【本刊訊】兩年一度的「IASBS國際真宗學會學術大會」,今年首度在法鼓文理學院舉行。五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匯集日本、臺灣、北美、歐洲等三十多位佛教學者、近三十篇論文,以「佛教禪修傳統與當代淨土思想」(教の瞑想と現代の淨土思想)為題,探討禪修、淨土兩大傳統其理論、實踐及兩者間的互動,以及在當代發展中,促使「佛教現代主義」形成的狀況。

這次大會榮譽主席、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開幕致詞表示,四年前與國際真宗學會前主席田中博士相識,種下了妙善因緣,如今開花結果,並以楓樹林為喻,期許學術界代代傳承。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向與會大眾介紹文理學院,為一所應用佛教禪修傳統及淨土思想,以利益當代社會的學校,同時細說創辦人聖嚴師父的期許,以及心靈環保、博雅教育、跨領域學習三大特色。

國際真宗學會現任主席嵩滿也(Dake Mitsuya)致詞時,表示相當敬慕師父「大願興學、悲智和敬」的精神,同時介紹國際真宗學會是一個致力於淨土研究的全球學術組織,學術交流雖以英文為主,研究文本卻多是漢文經論,因此今年第一次到臺灣舉行大會,可說別具意義,期待藉這次因緣,擴大與亞洲國家的學術交流。

此次大會共有六場論文發表,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文理學院博士班學生張雅雯,分別發表〈念佛與參禪不二之挑戰與發展〉、〈數豆念佛於禪修生活應用之教學行動研究〉。來自波蘭的文理學院客座教授格里高.波拉克(Grzegorz Polak),以及訪問學生卡米爾.諾瓦克(Kamil Nowak)也有論文參與。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則參與了「東亞與西方合作佛教研究的未來」、「全球化社會下親鸞思想的傳播課題及其可能性」兩場公開論壇的討論。

僧大悟語

菩提心菩薩道

◎圖‧文/釋常啟

今年,僧伽大學製作了一系列形象短片,意在傳達: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並開展各自精彩卻息息相關的生命樣貌,如實呈現僧大的學習與生活,以初發心、和、敬、智、悲的順序,搭配自然境教的放光說法,傳達校訓的深層意涵,期盼引發探索生命的初心共鳴,體會到出家也是人生的一種選擇。

「沒有人是孤島,沒有人能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和諧」,和諧是看透我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所以不是期待著別人來與我和,而是我與人和。個人與群體、人類與大自然都是融合的整體,和諧才能帶來寧靜,而和諧來自於接受不完美。佛說「有漏皆苦」,有漏的意思就是不完整、不完美。但世尊不是要強調苦,而是指出:苦,無法被斬斷,而是需要「被認識」。因為苦是結果,要改變結果,必須先正確認識苦與苦因,方法是好好面對人生本來就充滿各種不完美,當認知到此,便能謙虛不驕、恭敬低頭,就像水的柔軟下心。如此,再怎麼稜角分明的石頭,在法水的滋潤下,都能成為一體中法住法位的鵝卵石。

雲散太陽才能出來嗎?除掉煩惱才有智慧生起嗎?正確來說,不管有沒有雲,太陽都在,雲不能影響太陽,卻能阻止我們看到太陽。透過聞思修慧,便是撥雲見日,明白原來太陽從來不曾被覆蓋,不管黑雲壓城城欲摧,或是萬里晴空日朗現,如虛空般的智慧都不動不搖,即便煩惱圍繞,智慧依然普照。

慈悲沒有階級的差別,不是別人不如我,我同情他,才生起悲心,要體驗純淨的悲心,就必須平等。具足大悲的菩薩一點都不比他們慈悲的對象來得高,甚且,眾生是菩薩的母親,如同樹根吸收養分,才得以成就華果茂盛的菩薩果德,所以「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菩薩道的修行是以幫助其他眾生為基礎,不再為自己許願,因為最終的願望就是我們都擁有幸福快樂。在無我平等的前提中,奉獻自我,走向十方,於紅塵路上不迷亦不離。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31期7月號

愛情覺招:向佛陀學愛情智慧

問世間情為何物?佛教稱眾生為有情,情字這條路,求不得時苦,怨憎會也苦,愛別離亦苦。經常與年輕人研究生活覺招的常提法師,為青年常遇到的愛情困惑:渴愛、網戀、分手、恐怖情人等,提供解惑良方;性別教育學者游美惠強調戀愛要自由,更要平等相待。

廖肇亨老師解讀《紅樓夢》中賈寶玉因情悟禪的歷程;一行禪師、宗薩欽哲仁波切從自身經驗深觀愛情的本質。不同世代的黃美涼、周尚樺、曹一竹,又如何在關係中修練真愛的功課?關於情與愛,聖嚴師父提出調和人生的四種情,若能將情感提昇成為道情,一起成長、修行,才是最安定、安全,也是最快樂的。

「悟吧!在世界佛教村」專輯中,連載2018年6月27日第二場佛教文化座談會下篇,美國本土佛教團體的種族矛盾;法樂法師分享從義大利到臺灣的修行與研究之路;常藻法師談馬來西亞多元開放的學佛風氣;墨西哥玉海禪堂負責人蘿拉.瓦耶為漢傳佛教在墨西哥落地生根的努力。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菩薩心行 走向世界

【2019僧大畢業製作暨禪修專題呈現】
修行帶入生活實踐菩薩行

自覺營學員返校體驗

國際真宗學會學術大會 首度於文理學院舉行

【僧大悟語】
菩提心菩薩道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31期7月號─愛情覺招:向佛陀學愛情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