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

承先啟後 鴻雁共行

成群飛翔的雁鳥,輪流擔當領頭雁,彼此激勵、互相扶持,
果暉法師從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手中,接下方丈執事,
展現法鼓山教團以鴻雁共行的團隊力量,同心朝向目的地,穩健前行。

◎編輯室

九月二日於法鼓山園區大殿所舉行的「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備受各界矚目,這是自創辦人聖嚴師父於二○○九年捨報後,首度舉辦的方丈交接典禮。

由聖嚴師父親自圈選的繼任方丈果東法師,已圓滿四任十二年的任期,並在今年六月底經全球僧團大會通過,敦聘果暉法師接任第六任方丈,也是法鼓山教團第三位方丈。從新方丈人選、產生方式,以及在接任大典中所宣示及傳達的主題、內容,皆代表著法鼓山以理念領導的教團特質,團隊和合接續運作的新時代意義。

以「承先啟後」為主題,以「鴻雁共行」為意涵,這次接任大典將方丈傳承定位為「接任」而非「接位」,意指此為師兄弟之間的任務交接與責任承擔,而非傳統上師父傳位給弟子;並以「監交和尚」代替「送位和尚」,也有別於傳統的晉山、陞座典禮。如果說十二年前的接位大典,是確立法鼓山方丈遴選的制度化;那麼此次接任,則確立了法鼓山是以「理念領導」而非「個人領導」的團體。

如同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所分享:「我們的執事會換人,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工作,則是生生世世應當做、必須做的事。」而新任方丈果暉法師也表達:「懇請僧俗大眾與諸上善人,依舊同心同願,一齊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來努力。」彰顯新舊任方丈「承先啟後」,弘揚中華禪法鼓宗的核心理念永遠不變。

聖嚴師父遺言交代:「僧俗四眾弟子之間,沒有產業、財務及權力、名位之意見可爭,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種環保的教育功能可期。」在這場佛道接力中,凡是認同佛法、認同法鼓山理念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教團的共同體、接班人。

值此法鼓山領導人更替的新局,相信長期於大學院教育領域奉獻的果暉法師,能帶領法鼓山更積極地回應社會的需要,繼續發揮兼具教育與關懷的弘化使命。

勉新任方丈及僧俗四眾

人人都是接班人

◎聖嚴師父


▲(李東陽 攝)

我有四點勉勵新任方丈以及法鼓山的僧俗四眾:第一,剛才新任方丈從我手中接下的信物有三項:(一)法鼓山僧團組織章程; 我有四點勉勵新任方丈以及法鼓山的僧俗四眾:第一,剛才新任方丈從我手中接下的信物有三項:(一)法鼓山僧團組織章程;(二)法鼓山創辦人之指導方針;(三)一○八粒的念珠一串。一、二兩項是由僧團代表大會通過,交代方丈遵行實施。第三項是勉勵方丈,時時提起戒定慧三學的正念,息滅貪瞋癡三毒的一○八種煩惱障礙。若能依此三項信物來擔任方丈職務。必定能使法鼓山教團及方丈個人的慧業福業,日日增長。

第二,我們不要隨俗說:「創業維艱,守成不易。」那是不夠正確的,因為我們法鼓山這個團體是在時代環境的希求下,以及社會大眾的支持下,水到渠成的,這不是我聖嚴的創業,而是這個時代社會的共同資產。因此,我要勉勵新方丈,不用迷信「守成不易」,只要本著法鼓山的理念,推動三大教育及四種環保,就可隨時順勢而為、應時而生,結合教團內外的各項資源,經常開創新情勢,為今後的世界社會,帶來新風氣新局面。

第三,我們不要說,新方丈是法鼓山的唯一接班人,而要認知我的下一代乃至每一代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我們法鼓山的接班人。我們是共同體的僧團,是依眾靠眾,是共同分擔工作、分擔權責,每一個領域的每一個層面,都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人,方丈只要鼓勵全體四眾,同心協力,為法鼓山的理念努力,就會如同載著一船人,每個人都划著一支槳,順風順水似的那麼容易。

第四,我們的時代社會,希望我們用佛法來奉獻的事很多,我們的人力物力及時間卻很有限,應當判斷選擇輕重、緩急、先後次第來做,個人做不完的,勸大家來做;這一代做不完的,勉勵下一代的人來做;這一輩子做不完的,發願永生永世繼續來做……眾生有盡,我願無窮。每一個職位可以換手做,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悲願宏誓,是盡未來際做不完的。(節錄)

(二○○六年九月二日,講於法鼓山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原篇名〈繼起有人〉)

方丈接任大典圖輯

迎請和尚

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開始,悅眾法師前往迎請三位和尚。大殿外,迎請隊伍彷彿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行進有序地緩緩走向大殿。


▲(王育發 攝)

交接信物

惠敏法師(中)擔任監交和尚,新任方丈果暉法師(左)從退居方丈果東法師(右)手中,承接組織章程等信物,象徵法脈綿延,繼起有人。


▲(李佳純 攝)

宣誓就任

果暉法師在三寶佛前宣誓就任方丈一職,將奉獻自己,成就大眾,以延續弘揚漢傳禪佛教,永住於世為己任。(本刊資料)


祖堂禮祖

接任大典結束後,新任方丈和尚依例於下午至開山紀念館祖堂禮祖。以虔敬懇切的心捻香祝禱、禮佛三拜,飲水思源,念報師恩。(李東陽 攝)

 

信眾觀禮

護法信眾出席勝會,參與了中華禪法鼓宗法脈代代傳承,無不歡喜感恩,對學修俱佳的新方丈果暉法師深具信心。


▲(許朝益 攝)

法青外謢

大典結束後,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至大寮關懷所有義工,喜見正在出坡的青年院法青們,讚歎大家全心護持的精進力。


▲(釋常鐸 攝)

三友健容教授專題演講

法華一乘思想的原點

◎釋演禪


▲三友健容教授分享日蓮宗元政上人的修行精神,以及回歸法華的一乘思想。(李東陽 攝)

聖嚴師父留日同學、日本立正大學教授三友健容,八月二十八日晚上以「法華一乘思想的原點──元政『小止觀』序」為題,為僧團法師們演講。在場主持的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分享三友教授這次提前來到臺灣,除了受邀出席方丈接任大典,也在法鼓山上體驗禪修,從而有了這場演講的因緣。

這場講題源於三友教授於無意間,發現了江戶時代日蓮宗僧侶元政上人所著的《小止觀抄》。傳統的日蓮宗僧人排斥打坐禪修,開山祖師日蓮上人的著作,還曾提到「真言亡國,禪天魔,念佛無間,律國賊」。到了江戶時代,日蓮宗卻出現元政上人,提出「雖以高祖為師,但師其心,非師其跡行」,也就是秉持佛教基本精神「依法不依人」,修行上以戒定慧為本,重新審視修正日蓮宗以宗祖教法為限的修行道路。

三友教授認為元政上人的典範,恰可給我們一記當頭棒喝。我們所處的時代,正需要各宗教進行對話與協調,卻仍有許多人認為自己才是最正確的,所以亟需回歸到《法華經》中「汝等所行皆是菩薩道」的一乘思想。

三友教授還分享天台智者大師所著的《小止觀》成書過程及內容思想,並與元政上人《小止觀抄》作比對,提及《小止觀》確實是一本在短時間內可掌握修行重點的書。

演講中,法師們向三友教授提出問題,包括:日本佛教的現況,是否還存在宗派間互相批判的情形?身為日本日蓮宗僧侶,如何在親情與生活中用上修行方法……

三友教授從歷史及教理的角度,回答了日本佛教與日蓮宗的問題;談到親情與修行,則回應身為日本僧人,很羨慕在法鼓山出家的法師。他表示,平常除了幫忙照顧孫子、指導學生研究,還必須關懷來寺院的信眾。他分享,演講前已在山上參加了禪一,又到天南寺參加禪二,體會到《小止觀》中,「二十五方便」的「息諸緣務」對修行的重要性。

過去在日本,許多淨土真宗的學者認為:大乘思想是因在家修行者興起而形成。三友教授以自己研究阿毘達磨,以及接觸不同修行方式的經驗來看,認為大乘思想的興起,比較像法鼓山這樣,僧眾以戒定慧為基礎精進修行,為了指導與接引在家眾而發展出的思想,也期許果暉法師擔任新方丈後,開展出佛教弘化嶄新的一頁。

【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
承先啟後 鴻雁共行

【勉新任方丈及僧俗四眾】
人人都是接班人

【方丈接任大典圖輯】
迎請和尚

交接信物

宣誓就任

祖堂禮祖

信眾觀禮

法青外謢
【三友健容教授專題演講】
法華一乘思想的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