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多元對話 開展佛法跨界向度

邁入第七屆的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開展更多元的對話空間,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展演佛法不受專業、文化局限的寬廣境界,
邀您一起泅泳佛法大海,汲取智慧法水。

◎文/編輯室.圖/李東陽

專題演講

從僧侶自我書寫 探弘化深廣度

魏雅博教授 陳劍鍠教授 廖肇亨教授

本屆聖嚴思想研討會的三場主題演講,從宏觀的角度剖析:僧侶如何藉由與政治、社會對話,潛移默化地融入佛法,化世度眾;進而探討弘法內涵的思想與實踐方法;再從僧人自傳書寫,微觀修行轉化個人身心的生命經驗,具體而微呈顯出佛法貫穿千古的內蘊力道。

第一場主題演講「佛教融入中國文化:文人僧侶作為法門君子(儒家紳士)——了解佛教的本質和它的社會角色的含意」,於六月二十八日登場。研究漢傳佛教超過三十年的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魏雅博(Albert Welter),探討在宋朝理學一片反佛聲浪中,精通儒、道、詩書的高僧贊寧,如何與知識菁英互動。據其所示現的儒佛交流典範,魏雅博分析:「文人僧侶是中國佛教的建築師,佛教在中國之所以成功,並非因為隱居山林,反而是因為與政治和社會對話,中國佛教方能生存,進而啟發東亞佛教。」

二十九日「聖嚴法師的禪法及『以禪攝淨』的詮釋向度」,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主講,從爬梳師父的法脈傳承——曹洞宗與臨濟宗,以及涵容原始佛教、日本禪和瑜伽調身的元素與方法等談起,看見師父如何開展次第清楚的禪法,接引不同文化、根器的弟子,進而開創中華禪法鼓宗。師父晚年發展的念佛禪,更將念佛法門融攝於禪法中,此「一念清淨,當下即淨土」的禪觀練習,不但帶給嬰兒行菩薩信心,也成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之具體實踐。

三十日上午舉辦的第三場主題演講,由專研近世東亞佛教文化史與禪學史的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發表「漢傳佛教中自我書寫的身心與家園」,聚焦於目前較少受到學界關注的僧人自傳書寫,如湛然圓澄的自述詩、雲棲祩宏的〈跛腳法師歌〉、蕅益大師的〈遣病歌〉、成鷲跡刪的自編年譜《紀夢編年》、見月讀體《一夢漫言》、東皋心越《東渡述志》等,從中看到歷代高僧的不同層面及家國意識。

他引用聖嚴師父自傳《雪中足跡》一段話為總結:「世界上依然有戰爭、地震、水災,但我們能以慈悲心來面對這些苦難事件。許多弟子們感受到煩惱減輕,智慧及慈悲增長,他們體驗這個世界的方式轉化了,這也是他們繼續追隨我學習的原因。」古今高僧留下的自述,不僅是幫助我們了解歷史的珍貴史料,透過僧人娓娓道來的生命經驗,讀者得以看見其如何在修行中轉化自己,更能啟發讀者向善之心,這正是閱讀僧傳的主要目的。

三大論壇

跨界經濟 心理 醫學 綻放智慧火花


▲已醞釀成形的「佛教與心理論壇」,為本屆研討會的一大特色。

「唯有各領域與現代的心靈環保結合,才能把許多的差異性利益,匯歸於全地球、全人類永續的共同性利益。」佛教經濟學論壇主持人之一的池祥麟教授,引用聖嚴師父於二○○三年在北京大學演講時的大力疾呼,精闢點出跨界學術論壇的定位及重要性。

首先於六月二十八日登場的「佛教經濟學論壇」,從「佛法與公司財務管理」、「四福與企業永續發展」、「佛法與快樂經濟:實證研究」、「宗教信仰、社經因素與幸福感:佛教的幸福觀」四個面向,提出研究及論述。前兩場分別由臺北大學副教授詹場提出、東海大學副教授謝俊魁及顏美惠共同發表,運用佛法及聖嚴師父的管理觀,重新檢視現代企業的存在價值及意義;後兩場則由銘傳大學助理教授江靜儀、成功大學教授許永河,就經濟學的「快樂模型」與佛教幸福觀進行比對,發現傳統心理學、哲學、經濟學,對於構築快樂的探討已陷入瓶頸。究竟何謂真正的快樂?如何達到?發人省思。

隔天下午的「佛教與心理論壇」,不同於一般純學術的論文發表,邀請心理諮詢師張沛超、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張達人,透過厚實的心理學素養,對於發生在自身的真實體驗,進行內省自述。回應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林以正、榮格心理分析師呂旭亞、東華大學教授李維倫,以及兩位主持人——精神科醫師王浩威、石家莊整合心理諮詢中心講師馬宏偉,均給予不同觀點的專業分析。除了藉此交流,更匯集不同心理學學派的頂尖翹楚,透過彼此對話,找出佛法與心理學在學術上的交融契機,進而在生活中跨界應用。

最後的「醫學與佛學論壇」,則聚焦「再生醫學與器官移植」。第一場邀請投入器官移植領域近四十年的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以及臺北榮民總醫院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分享臺灣器官移植的現況及困境。第二場由榮總安寧緩和醫學科主任林明慧,深入探討相關的倫理難題。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最後分享:「為了救助一人或數人生命,生前或是立下遺言捐贈器官,是捨身救人的菩薩行。」重點是對器捐者的尊重,以及適當地為其說法,使其不執著身體。

三場對話,開啟了深度交流的多元空間,但也碰撞出矛盾、疑慮,及無解的難題。聖基會執行長楊蓓回應:「這是跨界交流必然會出現的情形。如果不走出第一步,問題永遠在檯面下。」正因為有質疑,才能覺察、省思現代學術研究的局限;也才有機會檢視自身對於佛法的理解,是否真正圓融通達。

專題分享

師父數位典藏成果發表

今年聖嚴師父數位典藏成果發表,主要為手稿影像開放平台網站、年譜電子版的建置,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館長洪振洲表示,數位小組陸續將師父的書稿、講稿、筆記等手稿建檔數位化,資料已多達三萬四千筆。

數位小組除了徵集師父的文獻資料,更於二○一六年至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採訪師父好友三友健容、北川前肇、庵谷行亨等教授,進行口述歷史,並獲贈許多寶貴的史料紀錄,包括桐谷征一先生所贈與、師父於一九七五年請求博士論文審核報告書正本。

另外,《法鼓全集》已收入《聖嚴法師年譜》,並將年譜提及的著作、事蹟與全集連結,未來將朝向主題式、依時間脈絡整合的資料型網站建置,讓大眾更清楚了解師父的思想軌跡。

《聖嚴法師年譜》編著者林其賢回應,從手稿的修訂過程,可見到作者的思想演進,這對學習者與研究者而言,不啻是重要的史料,建議要更積極地徵集師父史料,例如僧團、信眾手中的公文、信件、指示紙條等,皆有助探究法鼓山發展的整體方向。

探討師父的如來藏思想


▲「聖嚴法師數位典藏暨如來藏思想」從師父手稿、筆記等第一手史料中,發掘師父思想價值的更多可能。

前法鼓文理學院副校長杜正民研究如來藏與聖嚴師父思想數十年,往生前仍念茲在茲,盼能解開如來藏論諍的千古謎題。

依循杜老師生前指導而完成的《如來寶藏——聖嚴法師的如來藏思想研究》,編者常慧法師首先從成書因緣、架構、內容、改進空間來陳述,說明本書立意,是希望讀者能正確理解歷史;有感於印順長老、聖嚴師父的悲心,學習大師心量宏寬、建立大格局的遠見,時時心念眾生。

中山大學博士生黃玉真,分享校稿時的三大體會:一是師父只回應「近代善知識」印順長老對如來藏的批評,是為了如來藏的當代性,並穩定眾生心,於如來藏信仰有所轉化和推進,這些看法都是杜老師的創見。

二是杜老師以歷史的角度,爬梳師父有關如來藏的文獻,融合師父的學思歷程,有系統地呈現師父如來藏思想的脈絡、特色,從中可看出師父思想的經典依據與典範轉移,以及禪修體證。

三是師父晚年對於「宗」的看法,不在於「學派、宗派」,而是指一切眾生本具的清淨佛心,也就是無礙智慧心和不動的空性,並引《楞伽經》「佛語心為宗」為經證。杜老師詮釋:這或許是師父後來立「法鼓宗」時,其「宗」的主要精神與內涵。

中山大學副教授越建東結語時表示,杜老師著書的用意,是希望讓更多學者看見師父的如來藏思想,進而引發討論與研究,使如來藏能夠銜接當代思潮,接引更多人。

深入師父的天台思想


▲師父以天台融攝各宗的包容性、消融性,強調應回歸佛陀本懷,推出全人類共同需要的佛教。

「漢傳佛教的智慧,若以實修的廣大影響而言,當推禪宗為其巨擘;若以教觀義理的深入影響來說,則捨天台學便不能作第二家想。」聖嚴師父曾道出天台在漢傳佛學中的地位,及其深入、弘揚天台思想的用心。

六月二十八日的「天台研究專題」,由中華佛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修優法師,闡明師父與天台智者大師念佛方法的異同;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林佩瑩,從師父碩士論文《大乘止觀法門研究》,一探師父天台研究的基礎。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郭朝順以「真心與妄心:聖嚴法師何以接受蕅益智旭的天台學?」為題,爬梳從荊溪湛然、圭峰宗密、永明延壽、蕅益智旭等延續開展的心性思想脈胳,以及在各自時代,會通台賢、三教、乃至會通諸宗的嘗試,分析師父之所以接受蕅益大師天台思想的「現前一念心」之說,係以之作為禪修觀心法門的入手處,為傳統禪宗的「頓悟」,開出漸修的次第;以天台的教觀並重,革除漢傳佛教近世充斥空洞、自說自證等流弊;並以天台融攝各宗的包容性、消融性,「回歸佛陀本懷,推出全人類共同需要的佛教」。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鄧偉仁,進一步探討師父天台教觀的應用,使其結合深度教理與禪修實踐的現代建構,不致成為現代化科學主義、浪漫主義,及新教主義的產物。

四篇論文讓與會大眾從方法、背景、思想脈胳等面向,更全面理解師父的天台思想,及其面對佛教當代問題的因應,與開展漢傳佛法利益全人類的胸懷。這樣的願景,亟待後起佛弟子繼續努力!

四種進路解析《禪門修證指要》

六月三十日的「《禪門修證指要》專題」,由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周玟觀、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研究員張德偉,以及美國布朗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蒲傑聖(Jason Avi Protass),從《禪門修證指要》一書的選輯,分析聖嚴師父的觀點與抉擇。

張德偉指出,《禪門修證指要》體現師父對工具書的重視,其編纂呈現禪宗的歷史流變與省思,因此又超越了工具書,並且超越宗派與權威,而師父對禪的修證體驗,也與書中歷史性的文獻形成對話。

廖肇亨也指出,書中選錄的資料既有繼承傳統受重視者,亦有師父的發明與創新。其中,晦山戒顯禪師的《禪門鍛鍊說》,係模仿《孫子兵法》,為禪師訓練禪者而說,在此之前未曾有人論及,可見師父的睿見,與對明代禪學的深厚造詣。周玟觀同樣聚焦於《禪門鍛鍊說》,論析其中的用喻特色,指出晦山禪師以兵法、爐、鉗錘等鮮明譬喻,除了賦與新意,讓禪者有不同認知,也凸顯其不同風格。

蒲傑聖則因書中選錄的〈坐禪儀〉,回頭研究最早收錄該文的《勸化集》。《勸化集》為北宋長蘆宗賾禪師的門人所編錄,他從〈坐禪儀〉前後的選文,如懺悔文、戒酒肉文,及在家修行要略等,論證其為居士修行文本,並表示這類型式的修行文集,後世雖常見,然目前並未發現早於《勸化集》者。

學者們的研究,梳理了師父選輯《禪門修證指要》的用心及意義,開展深入研究的可能及價值。

【2018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多元對話 開展佛法跨界向度
【專題演講】
從僧侶自我書寫 探弘化深廣度
【三大論壇】
跨界經濟 心理 醫學 綻放智慧火花
【專題分享】
師父數位典藏成果發表

探討師父的如來藏思想

深入師父的天台思想

四種進路解析 《禪門修證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