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村座談會

◎文/編輯室.圖/李東陽、施純泰

回歸佛法 以不變應驟變

驟變的時代,種族衝突、極端氣候等問題日益嚴重;
科技帶來便利,也帶來疑慮……
佛法如何看待當前龐雜的問題?又提供了什麼安心之道?
東西方不同傳承的禪師,帶來佛法一味的清涼智慧!


主題演講
關寂照老師
(索諾瑪山禪中心創辦人)
用清明心 看待變動大千

關寂照老師(Jakusho Kwong Roshi)為第三代華裔美國人,一九五九年親近鈴木俊隆禪師,並傳承其日本曹洞宗法脈。先後創辦北加州索諾瑪山禪中心、波蘭觀音禪中心及冰島夜牧禪中心,於歐美教導日本禪逾四十年。

關寂照老師說,他來自非常傳統的禪宗傳承及修習方法,看到大會主題「驟變時代」,感覺世界好像一直在變動,其實是我們被表相吸引、迷惑而不自知,「能夠覺察到什麼是『不變』才是真正的重要。」並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早已具足本然的明淨及安定。

「修行非常簡單,就是不斷地重複練習。」關老師說明,現實生活中常有許多因緣,讓我們不斷地操勞,為塵勞所囚。然而祖師大德說,根本沒有所謂「虛幻」,六祖惠能大師也說「本來無一物」;那困擾我們身心的「迷惑」,究竟是什麼?它真實存在嗎?

關老師分享,聖嚴師父常說「建設人間淨土」,如果我們不了解淨土本來已在我們心中,如何憑空創造一個淨土?就是因為「它」本來存在且具足,所以才能看得到。

如果有一天我們坐車時,發現自己很不喜歡身邊某些人,就笑笑自己的愚蠢吧。「宇宙無涯,我們就是這個大千世界、因陀羅網中的一顆明珠。」關老師表示,明珠照耀著整個宇宙,這就是空性的展現;而廣大無邊的大千,也會呈現在一顆顆寶珠上,就在此刻,一切唯心造,完全具足;這也是因緣法,每個人都在因緣法中。

「有位日本禪師說,何時,當垂直與水平交叉;何時,當我們不再有彼、有此,當下就是解脫。」關老師強調,祖師大德教我們的,只是如何用一顆清明的心,來看待這變動的大千世界。


果暉法師
(法鼓山副住持暨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

求同存異 開啟合作

甫當選法鼓山第六任方丈和尚的副住持果暉法師指出,法鼓山的傳承為漢傳禪佛教,核心理念是心靈環保,利他的方法是「大悲心起」,自利的方法則是「煩惱消歸自心」。

面對人工智慧時代帶來的挑戰,法師表示,科技文明是中性的,可應用於惡,亦可應用於弘法,如善用網路上傳佛法課程,因此可以佛法為體,科技為用。面對現代資訊太多、必須快速回應許多問題的情況下,法師建議大眾使用漢傳禪佛教的現在觀,不論何時何地都清楚覺照,即「身在哪裡,心在哪裡」。

佛教的修行方法在西方社會應用廣泛,不同傳承並存,一個人更可能有多元的宗教認同及嘗試,對此,果暉法師引聖嚴師父的理念分享:「我們提供佛法的智慧與慈悲給其他人,但不改變他們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乃至佛教傳承,有各自演變的過程,彼此可以互相對談、學習。藉由著重共同部分及目標,不強調彼此的差別,如此存異求同,則能夠有更多合作,對國際社會做更多貢獻。


法欽法師
(梅村香港基金會執行董事暨佛法老師)

呼吸、微笑 時時正念覺照

面對驟變時代,梅村香港基金會執行總監法欽法師(Ven. Phap Kham)認為,科技大幅改變人類生活,增加許多便利,卻無法賦予人心之間的連結,也永遠無法取代人類心靈的功能。例如,即使生物科技能夠在生理上完全複製一位一行禪師,也無法重現越戰背景成長所造就的一行禪師。

法師認為,世間智慧最高超的還是人類,無須擔心被科技取代。好好認識無常、苦、空、無我,比考慮外在世界會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更重要。面對現代生活的各種挑戰,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應用正念於日常生活。法師鼓勵大眾,在生活上盡量每時每分都覺察呼吸,一旦失去正念,就再重新回到呼吸。

若有機會沉澱靜思,就能了解,真正重要的,並非對外在世界的追逐和滿足,而是回到本具的內在統整,「每一步都活在當下,像『流水』一樣,沒有自我的存在,在各種根塵觸境中,保持覺知。」

兩度以歌聲向大眾傳送覺照呼吸和微笑的喜悅,法欽法師唱道:「I am free. I arrived home.(我已到家,我自由自在。)」


梅安法師
(夏斯塔寺住持)

回到當下 回歸整體

「人類心靈的根本問題,依然不離貪瞋癡的煩惱,若想要尋求平和自心的方法,仍須回到靈性深處的良善。」美國北加州夏斯塔寺(Shasta Abbey)住持梅安法師(Rev. Meian Elbert)認為,身處由經濟科技主導,瞬息萬變的時代,仍應以戒定慧為根本的生活方式,才能脫離物質生活的無形制約,讓心趣向清淨與慈悲。

然而,現代人面對海量訊息,卻必須瞬間下決定;即使安頓了自心,卻無法避免個人與組織間的衝突,該如何保持修行的生活?梅安法師分享,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回到當下」,每個當下僅處理眼前的問題就好,別無其他。事實上,不論處於什麼地位,個人的重要性,遠比想像中低得多,把自己視為整體的一部分,而非獨立於組織的個別存在,「當我們不斷想著如何幫助他人,而不是緊抓著自己的需求,就能柔軟,消融自我。」

人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與良善,法師勉勵道:「不要輕易喪失信念和心性,繼續努力,永不放棄!」

佛教文化 指引生命方向

在瞬息萬變的多媒體時代,出版為佛教文化重要的一環,如何積極回應社會?
當閱讀群眾愈來愈少,如何推廣與深化佛教文化?東西方專業佛教出版社、作者、學者有何因應之道?


主題演講
繼程法師
(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宗教導師兼普照寺住持)

不只是文化 佛教是生命之道

時下流行將佛教當成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而非宗教,甚至連伊斯蘭教、基督教也提出類似的看法,似乎所有的宗教都排除了信仰的元素,變成了時尚的生活方式,彷彿只要是「宗教」,就會讓人覺得是一種迷信;反之,若與藝術結合,該宗教似乎就「升等」了。

「從屬性看,佛教是一個宗教,」繼程法師表示,「事實上,一旦離開了宗教的特質,都是『降級』的。」因為在世間生活上達不到的層次,都必須透過宗教的元素。宗教之所以會一直存在、受到尊重,是因為它「超越了現實的時間、空間,是人類至高智慧的呈現。」

法師開宗明義指出,宗教是生活之道,更是「生命之道」,這正是佛教最重要的特質。若僅是為了繼續生存、享受生活而努力,無法全面呈現出佛陀「解脫生死智慧」的內涵,必須在生存中展現出慈悲、智慧,為了人類的和平與和諧共處而努力,才是真正的信仰佛教,從而展現佛教文化的主要特質。

「佛教如同一個圓,圓中亦包含了不同的宗教與文化。」法師說明,佛教不能離開人類而存在,透過人,才呈現其覺悟的智慧,因此,佛法是無法之法、無門之門,即所有的方法都含藏其中,皆具空的本然性、必然性、普遍性的特質,「於是,佛教得以與世間文化、藝術相結合,找到彼此的共同點,全方位發展,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各個層面,找到身心安定、入門的、解脫生死的方法。」

 


果賢法師
(法鼓文化編輯總監)

推廣正信知見 分享人生答案

投身佛教文化出版二十三年的法鼓文化編輯總監果賢法師,親歷佛教出版的演變,不僅書籍質量都提昇,出版品更多元延伸至影音、生活用品、文創產品。身為法鼓山的文化單位,立足漢傳禪佛教,秉持「心靈環保」理念,推廣正信、正知、正見的佛教,是不變的出版原則。

雖然現今是多媒體時代,但法師強調那只是載體不同,內容還是最重要的,鑑於資料保存不易,法鼓山早已進行數位化,俾使佛陀與祖師大德的智慧永流傳。

今日世界看似動盪紛擾、人心不安,但聖嚴師父曾說:「沒有最好的時代,也沒有最壞的時代。」法師說明這樣的現象已是「果」,我們應致力「因」的改變。他年輕時一直在找尋人生的答案,偶然在書店看到聖嚴師父的《禪的生活》,當下覺得人生疑惑有解,生命因此改變,也找到學佛的明師。而《人生》雜誌取自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理念,便是要以佛法智慧解決人的生老病死問題。


陳劍鍠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反思人間佛教的積極作用

面對網路訊息瞬息萬變、多媒體傳播時代,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指出,他所主持的單位宗旨之一即是推廣佛教教育,所以從二○一五年到香港就任以來,已舉辦六十幾場大型學術研討會及二百多場講座,希望佛教能走入大眾生活,因為人間佛教著重的便是生活應用。研究中心更訂立五年推展計畫,提煉佛教的管理思想,彌補西方管理學的不足。

香港是世界城市,也是多文化的交流平台,陳劍鍠強調今日要反思人間佛教在現代社會的積極作用,例如佛法藝文化與文學化,《人生》雜誌就是很好的詮釋,而臺灣佛教文化的高度發展與精緻度,可提供全球參考。

至於現代人愈來愈少閱讀,他幽默地說,佛教學術著作本就曲高和寡,但鑑於學術研究是針對外道挑戰的最後防線,縱使沒有市場仍堅持出版,佛教思想必須深化,是身為佛教學者的使命。


丹尼爾.艾特肯
(智慧出版社執行長)

傳播純正佛法 提昇人心

通達梵文和藏文,擁有佛教哲學博士學位的丹尼爾‧艾特肯(Daniel Aitken)分享,至今在西藏的印經院(Parkhang),僧侶仍有將佛經刻在木板上,仔細校對、印製的傳統,目的是為了讓原真的佛陀教法流傳下來。「這就是佛教出版的核心,不會隨著環境而改變。」當他聽聞東初老人創辦《人生》的初衷,同樣是分享正信佛法,深深感佩與認同。

藉網路書店之便,只要在網路上鍵入「佛教」,就會出現成千上萬筆資料。「我的老師昂旺桑天格西曾告訴我:『你不能像氂牛吃草那樣讀佛法。』」在這個年代,佛教出版社要做的,正是繼續分享純正的佛法和保持品質,而過去累積的經驗和聲譽,對讀者是一種保證,能讓人從書海中找到正確的教法,因此智慧出版社的書籍銷量不減反增。

丹尼爾表示,是貪瞋癡、無明導致經濟、教育、環境的崩壞。他以「修車」為喻,指出許多人接觸佛法,是希望學到立即可用的知識技巧來改善工作、生活,這猶如只想讓車表面光鮮亮麗,但深層的智慧才是車子的引擎,所以智慧出版社的核心仍是希望以佛法智慧提昇社會人心。


山姆‧茂
(《三輪》雜誌讀者開發總監)

雜誌扮演宗派交流平台

「佛教雜誌的定位,是能夠對於當下發生的議題,給予立即的回應。」來自美國《三輪》(Tricycle: the Buddhist Review)雜誌,兼具佛教出版編輯和商業背景的青世代佛教徒山姆‧茂(Sam Mowe),從雜誌訂閱情況中發覺,將佛法帶入環保、性別平等、氣候變遷等議題的探討,往往受到來自佛教徒和非佛教徒讀者的熱烈回響,可見美國社會渴望從佛法汲取智慧,以回應當前環境的變化。

「翻開我們的雜誌,可以看到來自各種佛教傳承的觀點。」山姆解釋,所謂「三輪」,除了有佛、法、僧三寶之意,也代表南傳、藏傳、漢傳等不同傳承。「不分宗派的編輯政策,可幫助各宗派的佛教徒從彼此教法中學習。不是為了讓大家都同質化,而是讓眾人認識、接納彼此的差異,促成溝通與理解,反而更能深化自身傳承的修行。」

現今有愈來愈多美國人自稱是「靈性但非宗教」(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三輪》強調佛法在世學的應用,對他們有著號召力,並致力於透過紙本雜誌或網路,接引他們進入佛法大門。

人生70 世界佛教村座談會
【回歸佛法 以不變應驟變】

關寂照老師:用清明心 看待變動大千

果暉法師:求同存異 開啟合作

法欽法師:呼吸、微笑 時時正念覺照

梅安法師:回到當下 回歸整體
【佛教文化 指引生命方向】

繼程法師:不只是文化 佛教是生命之道

果賢法師:推廣正信知見 分享人生答案

陳劍鍠:反思人間佛教的積極作用

丹尼爾.艾特肯:傳播純正佛法 提昇人心

山姆‧茂:雜誌扮演宗派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