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和尚香港弘法

心如明鏡照環境

分享平安心法 主持皈依大典 勉眾人持戒修定 成為安定力量


▲方丈和尚勉勵大眾持戒修定,無論碰到順逆境,都能保持安定,把危機轉為良機。(香港道場 提供)

【香港訊】四月十四至十五日,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前往香港弘法關懷,除了關懷香港地區悅眾、法鼓山榮譽董事,並主持祈福皈依大典、弘講「平安的保障」,為香港民眾帶來心安平安、無事無礙的祝福。

十五日上午的祈福皈依大典於香港道場舉行,方丈和尚為一百四十多位信眾授三皈五戒,當法師為新皈依弟子掛上佛牌時,現場洋溢著迎接新生命的祝福和喜悅,場面令人感動。方丈和尚勉勵眾人皈依三寶後,對佛法僧要有信心,「三寶是最可靠的,有了依靠,就能讓我們的心安定,走在正確的路上。」許多人以為受戒是束縛,方丈和尚表示「戒」是一種保護,提醒我們止惡行善,持戒就是平安的保障。

當天下午,方丈和尚以「平安的保障」為題,與大眾分享面對生活上各種衝突,如何觀照起心動念,進而調適與放下。「持戒能幫助我們修定,即使遇到境界也能用方法,把危機轉為良機。」方丈和尚說明,從生活中一點一點練習止惡行善,就是戒的意義。由戒生定、止息煩惱,無論碰到順逆境,都能保持安定。

方丈和尚表示,如果心不平靜,人就會感到不安。希望平安有保障,實際的方法是遇到任何境界時,運用「四它」來化解,藉境鍊心,方丈和尚以透視鏡和放大鏡為喻,說明環境像一面鏡子,我們當用透視鏡,看清無常因緣現象,就不會被現象與情緒拉著跑;此外還要用放大鏡,照見無明煩惱習性,修正身語意三業行為偏差。

「世上沒有絕對的平安,唯有保持心理平衡,才能自在平安。」方丈和尚點出平安要義,勉勵大眾「隨時隨地,把握時機。冷靜沉著,轉化危機。珍惜因緣,創造良機。奉獻利他,契理契機。開發潛力,成就利機。安心自在,處處生機。」

惠敏法師應邀 密西根大學演講


▲惠敏法師於密西根大學演講,分享臺灣安寧緩和療護的特色。(蘭辛聯絡處 提供)

【密西根訊】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於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五日赴美弘化,應密西根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邀請,前往講課「禪與腦科學」及交流,四日於該校拉克姆圓形劇場(Rackham Amphitheater)舉辦公開演講「正念往生:臺灣佛教的臨終關懷」,約有一百二十多人到場聆聽。逢此難得因緣,密西根信眾亦邀法師先在四月一日,於蘭辛學佛會彌陀村禪修中心,以「愉悅羅盤及禪法與腦科學」為題演講。

四日演講開場時,班傑明.博斯(Dr. Benjamin Brose)教授首先以四無礙智,讚歎惠敏法師具有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說無礙的智慧。接著,法師為大眾說明臺灣安寧緩和療護的特色,並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於所謂「心靈的看護」,會有觀點上的差異,如何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安寧療護,是重要的課題,因為全世界的政府除了努力改善國民生活水平外,也應考慮如何提昇死亡品質。法師特別介紹臺灣人的死亡品質指數,在亞洲排名第一,並播放影片,介紹臺灣佛教臨床宗教師培訓案例,以及法鼓山上生命園區植存的理念與方法。

現場年輕學生提問,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安寧療護,而不是走出去幫助他人?惠敏法師語重心長地說:「學習死亡的過程,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因為一般人的心態,總是假設永遠有明天,不了知無常、無我。如果可以從死亡的角度去規畫人生,比較容易知足常樂、助人快樂、寂滅最樂。」法師提醒大家,應感恩當下的每一天、每一瞬間,因為我們的生命是由眾多的生命所支持,因此容易激發我們助人的願力。

四月一日在蘭辛學佛會的演講,惠敏法師以神經科學家大衛.林登(David Linden)博士的《愉悅之羅盤》 (The Compass of Pleasure),從腦神經科學來討論人類追求愉悅的行為模式;並以神經學家詹姆士.奧斯汀(James H. Austin)教授的著作,探討禪法與腦科學的關係。當主格的「我」消融之時,可從「時間」的壓力中解脫。受格的「我」消融之時,則無有恐懼。所有格代名詞的「我」消融之時,可消除自他分別,體悟萬法平等一體。

水月禪跑 政大接力開跑


▲政大禪跑首次舉辦,跑者不畏細雨涼風,精神抖擻地放鬆跑步,體驗禪法。(王傳宏 攝)

【梁金滿/臺北報導】四月十五日上午,政治大學舉辦了全臺首場「校園禪跑」,超過四十位政大師生、校友、國際學生及社區民眾,在春雨微涼中,一起學習結合禪修心法的跑步方法,不只在田徑場上練跑,更一路禪跑、禪走上山。體驗過後,大眾相約定期團練,繼續享受「禪跑」的放鬆自在。

這場校園禪跑由政大新生書院邀請農禪寺以「水月禪跑」理念共同合作,政大副學務長暨新生書院總導師蔡炎龍表示,學生面臨學業、考試壓力,情緒容易緊繃,希望透過平常就能練習的方法,時時刻刻放鬆身心。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則分享「水月禪跑」的推動經驗,肯定跑步和禪修的結合,確實能幫助生活步調緊湊的現代人紓解壓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天上午,禪跑教練王仁宏首先引導學員認識「禪跑三心」:提起自在心、專注心,放下比較心,接著開始禪走暖身、練習法鼓八式動禪,之後學員依有無路跑經驗分組,先在田徑場上禪跑團練,接著沿環山道禪跑、禪走上山。即使面對陡坡,學員專注呼吸及腳下跨出的每一步,體驗以放鬆的身心跑動,不去比較、沒有競爭,很快便抵達校園最高處。

隨後,大眾齊聚政大研創中心一樓餐廳,由新生書院生涯導師陳武雄分享「制心一處」的觀念與方法,帶領學員體驗「吃飯禪」,在禪跑過後,更能好好享受飯菜的滋味。

參加過十公里路跑的心理系二年級學生曾楷婷分享,禪跑方法讓她身心較為放鬆,不會想著跑很快,就只是單純地享受跑動。領跑人陳士登也分享帶跑經驗:「藉由身心的連結,可以更認識自己,不必跟別人比快,而是把注意力從外在拉回自己身上,傾聽身體的聲音,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反而能夠發揮更好的表現。」這也是禪跑融入日常生活的運用。

方丈和尚訪大陸祖庭 關懷師父俗眷


▲方丈和尚勉勵焦山佛學院學僧,須從個人的提昇,進而促進整體環境的安樂。(釋常鐸 攝)

【本刊訊】四月一至四日,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赴中國大陸探訪祖庭,包括狼山廣教寺、焦山定慧寺與焦山佛學院、蘇州寒山寺等,並關懷聖嚴師父俗家親眷黃成忠、黃成佳、馮培明等人,法源、法脈、法親的因緣延續,超越時空,歷久彌新。

拜會定慧寺現任方丈心澄和尚時,方丈和尚受邀向焦山佛學院學僧講話。方丈和尚以因緣無常,須珍惜學佛出家的殊勝因緣,勉勵學僧們要從個人提昇起,分享「凡夫人生:不知無常,執取生苦;自覺人生:活在當下,佛在當下;菩薩人生:不畏苦難,救苦救難」,並進一步促進整體環境的安樂,方法是聖嚴師父開示的「平安五層次」:首先將身體放鬆、心量放寬、煩惱放下,進而把個人的責任範圍放大,並致力於把目標與方向放遠,如此便能逐漸達到「無事於心、無心於事」的境界。

焦山佛學院由定慧寺住持智光老和尚創始於一九三四年,師公東初老人曾任院長,並創辦佛學月刊《中流》,歷經戰火,於一九四八年停辦。二○一七年九月,重建的焦山佛學院迎來了首批三十六位學僧。焦山佛學院日前請回東初老人的相關著作和光碟,以及聖嚴師父的《法鼓全集》,讓兩岸同飲法乳,法脈傳承不絕。

韓國寶林寺參訪寶雲寺

三月二十三日上午,韓國寶林寺住持南道法師率同五十四位信眾,參訪寶雲寺。在監院果理法師陪同下,一行人至大殿禮佛、參訪法鼓山故事館,並於祈願觀音殿誦經,雙方於過程中歡喜互動,增進臺韓兩地的寺院文化交流。

寶林寺屬於韓國曹溪宗,為曹洞宗法脈。此行來訪,緣於果理法師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中,認識韓籍鄭基善教授,因而開啟了參訪因緣。

「法鼓山是觀音道場,希望每個人念觀音、求觀音,還要進一步學觀音、做觀音,成為奉獻自己、利益眾生的觀音。」來到六樓法鼓山故事館,果理法師為參訪團介紹創辦人聖嚴師父一生修學觀音法門、實踐佛法的歷程。

聽了果理法師解說,南道法師勉勵同行信眾:「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不是知識上的學習,而是用生命去實踐。」進入祈願觀音殿,一行人以韓語唱誦〈觀音偈〉,表達對觀音菩薩的禮讚,同時為大眾祈福;寶雲寺義工們則唱誦《延命十句觀音經》來互動回應,不同文化的讚誦方式,展現出相同的菩提心念。

隨團前來的鄭基善教授表示,這趟參訪讓他體會到聖嚴師父的願心,以及努力弘揚佛法的願力。而團員們對於寶雲寺建築的清淨、明亮,從讚歎而心生歡喜,對於來迎觀音如慈母般的微笑,以及臺灣清淡美味的午齋,均留下深刻印象。

(文/黃于瑄.圖/廖順得)

臺中榮總邀方丈和尚 分享奉獻無所求

【陳玫娟/臺中報導】三月三十一日,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應邀至臺中榮民總醫院,與該院志願服務工作隊分享「從服務中再生力量——抱願,不抱怨」,共有五百多人踴躍報名聽講,嘉義榮總志工隊也同步視訊連線。

「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方丈和尚引用創辦人聖嚴師父的法語,說明義工都是帶著善心而來,抱持感恩心,珍惜當下的因緣,以過程為目的,以現在為全部,時時讓自己歸零,從心出發,才有提昇的著力點。

處於醫護人員、病患及其家屬之間,義工有時成為兩方的橋樑。方丈和尚表示,義工以配合醫院制度為前提,協助病患時,除了傾聽,還要保持淡定與同理心,並分享用禪修的方法讓身體放鬆,當自己的身心溝通無礙,所關懷的對象也會平安。

「做義工奉獻,就是無所求。如果有所求,也是為眾生求。」方丈和尚提到,投入奉獻也需要契理契機、恰到好處,服務他人要保持覺照的心,「不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要檢視的是自己的煩惱和習氣,而不是得失的心。」

有聽眾請教面對延續生命的醫療與生命尊嚴之間,義工應如何看待?方丈和尚表示,所有醫療方式的背後,都有其專業考量,站在義工的立場,須尊重醫護人員的處理,以及病人、家屬的意願,協助之餘,還可在心中用最大的善念祝福。

下載>>法鼓雜誌第341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方丈和尚香港弘法
心如明鏡照環境
惠敏法師應邀 密西根大學演講
水月禪跑 政大接力開跑
方丈和尚訪大陸祖庭 關懷師父俗眷
韓國寶林寺參訪寶雲寺
臺中榮總邀方丈和尚 分享奉獻無所求
世界佛教村座談會
下載法鼓雜誌第341期PDF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