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傳家‧六度萬行】(6)

提精進心 行菩提願

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
心精進──斷慳貪瞋恚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

◎聖嚴師父

精進波羅蜜又稱精進度、進度、精進度無極,就是對治懈怠,生長善法,勇猛精進的修諸善法。「精進」就是身體勤勞、不懈怠。在《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佛同時發菩提心,但是彌勒佛在早期比較懈怠,因此,他要在釋迦佛成佛之後的五十六億萬年,才能成佛。雖然成佛的早晚並無多大關係,可是成佛也因精進及懈怠,而有早有遲。

身心精進 健康法喜

精進是要發大願的,如果不發願,精進的心就提不起來。多半的人嘴上說著要努力,心裡也是這麼想著,但就是沒有辦法做得到。往往當身體稍微有些不舒服,或是疲倦時,馬上會說:「還是等我把身體養好了之後再努力吧!」如果是這個樣子,我們隨時可以藉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精進。

有一個懶惰的人,他一年到頭都希望讀書,可是都讀不了書。在春天時,他說像這樣春光明媚的好天氣,不去玩多可惜;夏天到了,天氣這麼熱,怎麼讀得下書;到了秋天,正該舒舒服服地享受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冬天到時,又快過年了,讀書還是等明年再說吧。這就是中國人說的:「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天冬又到,收拾收拾好過年!」

有了精進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體有病,經常還是法喜充滿;沒有精進心的人,就算身體沒病,他的心理卻是有病的,因為他的煩惱一定很多。因此,精進對學佛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論》卷八十一就提到身、心的精進: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心精進──斷慳貪瞋恚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

《大智度論》卷一六又有:身精進者,勤修布施、持戒、誦法言、修福德。心精進者,忍辱、禪定、智慧;自初發心乃至得無生法忍,捨肉身,證法性身乃至成佛。

發願精進 早成菩提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就是發的無上願心,也就是說,必須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一個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就不要管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有阻力,都一定要風雨無阻地做到。

目標有大有小,小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什麼?大的目標是在一生之中要完成什麼?最大的目標,則是在多生多劫的時間之內一定要成佛;或者並不一定要成佛,而是永遠救度無量的眾生。發了願之後,自然就不會懈怠了。 (待續)

(摘自《佛法綱要》,原篇名〈六波羅蜜講記〉)

禪法的好,要讓大家都知道

如果擁有非常珍貴的寶藏,您會獨自享用還是和身邊的人分享?

從事自然療法的醫生溫秀枝,雖然不是佛教徒,然而於2016年底,參加了馬來西亞道場第一屆心靈環保禪修營後,覺得聖嚴師父所教導的禪法,就是自己一直尋尋覓覓、能夠安定身心的方法,於是發願邀請僧團法師到檳城舉辦禪訓班,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禪修觀念,分享給家人、員工和身邊的朋友。經過再三的邀請,終於成就了首次在雪隆區以外的地區舉辦初級禪訓班。

這次禪訓班於4月15、16日,在檳城島菩提心園舉行,由馬來西亞道場監院常藻法師、常尊法師授課,共有108人結業。溫秀枝和同修一起擔任外護義工,無私地成就他人學習。

兩天的課程裡,學員踴躍提問,分享禪修體驗後的身心反應,卸下原本對禪法的認知框架,了解到禪就在生活中,並非遙不可及。常藻法師叮嚀學員一定要為自己擬好定課,把握難得的因緣,將所學習的方法,在生活中好好練習,不斷精進。

(文/陳允潔.圖/陳善沛)

粵語初階禪七心得

用生命體驗生命

◎林演度

四月的清明時節,我又回到天南寺打禪七。這一次是粵語初階禪七,總護、小參及監香,都是現在香港道場的常住法師,特別增添一分熟悉。

為了好好珍惜這次禪期,三個月來我每天找時間打坐,也請常寬法師介紹聖嚴師父的禪修書籍,例如《牛的印跡》、《無法之法》和《如月印空》等,加上每星期一晚上的禪坐共修,啟發我對禪修更多的興趣和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這可以說是一次用生命去體驗生命的禪七,亦是經歷新生的歷程。在《如月印空》書中,我找到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便是「只管打坐」:直接體驗當下身體的感覺、妄念的出現和心的感受,同時默默觀照各種境界的生起,等待心的沉澱。

禪期第二天晚上,身體曾有勞損的地方出現強烈的痛楚,這種反應不斷在每炷香開始時重複,拜懺那炷香之後,我練習默默地體驗它的變化,用它作為專注的工具,體驗痛的存在,而心不受影響,愈是痛得厲害,方法愈是清楚,不斷地覺知身體正在打坐、心在打坐、身心與環境都一起在打坐,接納和包容身心與環境的不適,持續地默默體驗心的變化。到了第三天晚上,痛楚漸漸地消失了,感到身體痛處有一股清涼流過,而心如湖水般一片寂靜,彷如《心銘》的詩偈:「滅盡生死,冥心入理。」

當法師一邊讀懺悔文,我們一邊拜下時,對自己、對父母的愧疚一湧而上:子欲養而親不待、身體不能自在修行、常常不自覺生起傲慢心傷害別人……懺悔、感恩禮拜後,內心深處生起了謙卑及感恩心,彷彿有了全新的生命。

「水清徹底兮,魚行遲遲。空闊莫涯兮,鳥飛杳杳。」以此宏智禪師《坐禪箴》的詩偈,與各位一起共勉繼續精勤修行,迴向十方一切眾生。

青年禪七心得

簡單,如此不簡單

◎賴彥文

聖嚴師父曾開示:「三門外的事,就先放在三門外。」第二次打禪七的我,雖然比較能夠做到,但是,或許因為熟悉天南寺的環境,之前在此當義工的經驗,反而成了妄念的來源。

第一次快步經行時,隨著總護法師的引導,我一直加快速度,突然法師下令:「停!」又說:「有什麼比一口呼吸來得重要?還執著什麼放不下的事?」聽到這一句話,眼淚就滑了下來,我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要被那些難以割捨的過去束縛住呢?」禪七一開始,聖嚴師父的影音開示就說:「不要想在禪七後得到什麼,禪七的過程就是目的。」剛聽時似懂非懂,但是在快步經行中,總護法師的喝問,讓我又明白了些什麼。曾聽過將「禪」字拆開,就是「示」加上「單」,表示很簡單的意思,方法就是回到當下來體驗,但這個「簡單」,做起來卻是如此不簡單。

師父曾提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佛法難聞今已聞,這句話最令我有所感觸。感恩因師父的悲願而有了法鼓山,願我身體力行,努力地將佛法融入生活當中,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要利益眾生。

覺察貪求的陷阱

◎許瑄芮

每天四點起床、不能講話、沒有手機、不能看書、寫日記的禪七生活,對我來說不是太困難,難的是學習著如何和自己相處。過去的我總以為和自己相處,就是不斷地與自己對話、思考,但是打七時,卻是要練習專注於當下,體驗身心,頓時發現自己的思緒真的太多太複雜了,我完全無法停止和自己對話。

禪七快要結束的某天晚上,晚飯後我在戶外草坪散步,禁不住又開始與自己對話:為什麼會來打禪七?後來我彎下腰拉筋時,倒著看見背後的風景,從踩著的那片青綠草地,看到後方翠綠的樹,再更遠是整座山,心裡頓時覺得這三個層次的綠好美,眼淚就默默地流下來了。

過去的我,一直處在一種極度焦慮的狀態,害怕浪費時間、害怕沒有成就,所以鞭策自己努力學習、不斷做事,要自己往前。在旁人看來,我很有目標、很努力,也很厲害,但這種過度的自我期許和要求,卻讓我的身心一天一天崩垮。從十八歲以來,我就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雖然我清楚知道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在於名利的追求,卻誤以為追求影響力就比較高尚。我以為自己不是個貪婪的人,但其實我還是貪著於「讓自己有影響力」的欲望。

「若現在二十二歲的我,立刻變成影響力很大的人,生命就圓滿了嗎?那麼往後幾十年的人生,我還要做些什麼?」頓時領悟到,影響力本不該是追求的目標,也沒有所謂的人生頂峰,而是在生命的大海裡,不斷地游,不刻意追求,只有實踐。

剎那間,心裡的結突然解開了,有種豁然開朗、輕鬆自在的感覺,不再呼吸困難、肌肉緊繃,身體感覺很舒暢,之後打坐和做瑜伽運動也都輕鬆了起來。原來當心一打開,身體也就跟著鬆開了。

由衷地感謝每一位帶領的法師,以及內外護義工,也謝謝每個學員一起成就了這次的禪七。不曉得下次上山打七會是什麼時候,但我會練習將所有的改變,延續到生活之中,並且分享給更多的人。

【福慧傳家‧六度萬行】(6)
提精進心
行菩提願
禪法的好,
要讓大家都知道
【粵語初階禪七心得】
用生命體驗生命
【青年禪七心得】
簡單,
如此不簡單
覺察貪求的陷阱
【總本山義工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