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班三年圓滿

禪法生命改變

三年只招一班的聖嚴書院禪學班,第二班課程圓滿結業了,
學員們認真修學,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落實、體會禪法,
感覺生命已然悄悄地改變。


▲每堂課開始之前,會先打坐,在介紹禪觀方法時,也會帶領學員實際練習、體驗方法。


▲禪學班紮實的課程內容,帶領學員深入教理,並鼓勵參與精進禪期,深化修持。

◎文/王琇玲.圖/普化中心 提供

禪學班三年圓滿,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然質變。

曾經以為,擅長有條不紊地同時處理很多事,挺厲害的;學習禪修、上禪學班後,才覺察看似有效率的做事方式,副作用便是易煩易怒。例如以前搭計程車時,聞到車內異味或覺得開車技術不佳,就會請司機立刻停車,毫不留情地直接下車;學禪後遇到同樣狀況,會適時提醒自己:「彼此有因緣,才會搭上這輛車,不要讓他少一趟生意,壞了彼此心情,更重要的是千萬別再廣結惡緣。」現在,「莫造生死輪迴業」紮實地記在心頭,再遇到這類情形,不但進一步練習「止於知道」,更能發自內心感恩司機,將我平安送達目的地,也祝福他一路平安。

三年課程,透過法師們為禪學班悉心設計的課程次第,從禪的概說、次第禪觀、法門簡介、中國禪宗史、聖嚴師父的禪法教學、禪的實踐、禪宗典籍、《六祖壇經》、默照禪法、話頭禪法等,了解禪的教理、觀念,如三無漏學、止觀、二入四行、四念處、一行三昧、空的層次等,最重要的是了解「知道還要做到」,否則在念頭的生滅當中,生命真的就這樣消逝了。

授課法師曾說:「禪修如同爬山,我們其實都還在家裡,卻以為自己已經到了山腳下。」修行的英文是Practice,也是練習的意思,始終是進行式。在修正身口意的過程中,必須持續練習知道有煩惱,但是不討厭煩惱,更無須對抗煩惱。「只要當下用心,當下就是在進步。」

禪學班三年圓滿,知道自己六根對六塵,向外攀緣時,必須練習「一切清楚知道」,縮短覺察起心動念的時差、縮小為境所轉的幅度,持續保持「心不為所動」;向內觀照時,清楚知道念頭起滅,不壓抑不跟隨,一切無聲勝有聲。

人生有幾個三年?不如把握時間,藉由禪學班課程深入教理與修持,如法如實地體驗,禪法入了心,生命自然質變。

自二○○七年聖嚴師父提出「心六倫」以來,
人基會已培養出一期又一期的講師,
持續以多元的方式,在校園、職場、企業、親子間推動心六倫,
誠摯邀請您一起加入,轉動幸福。

做推動幸福的舵手


▲心六倫種子師資培訓中,學員精彩的教案演練,增強了推廣心六倫的願心。(臺南分院 提供)

◎張瑞英

在參加人文社會基金會心六倫種子教師培訓前,我不知法鼓山有個這樣的基金會,遑論其推廣的工作,包羅萬象到講不完,從兒少到樂齡專案,涵蓋之廣,令人稱奇。

透過以生命感動生命、關懷生命的「香草進校園專案」,心六倫宣講團透過香草的栽培,把心六倫的好,傳入校園,讓孩子從做中學、學中覺,懂得向生命學習,向大地感恩。

在人和人之間失去溫度的紅海競爭商場,心藍海策略以誠信為本,超越舊思維模式,透過禪修的安心之道,將心六倫成功地推廣到企業,建構高效率、不貪婪、從自利到共創雙贏的幸福企業。

一九九二年聖嚴師父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心靈環保」的理念,時至今日,環保問題是舉世迫切需要解決的議題。授課的常甯法師說:「地球是有限公司,我們都是股東。」為了環境及他人的生存,自我約束欲望是必要的,法師並引用《金剛經》的觀念,勉勵學員實踐心靈環保,當下該做的就去做,而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張麗君主任則鼓勵學員,把心打開,將心拉近,做個心六倫的舵手。

「生命的意義在不斷的學習與奉獻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長了自己。」聖嚴師父建立了一個讓我們可以學習、參與和奉獻的平台,誠摯邀請您加入啟動心六倫的行列,一起轉動幸福。

讓心六倫遍地開花

◎蔣東亮

由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和臺南分院舉辦的心六倫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在學員豐富且精彩的試講、試教下,「暫時」畫下了句點。

這不單是一場培訓,更是一場心靈饗宴與責任傳承,每位講師都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堂課都是一個亮點、一份期許、一項責任交付。培訓課程甫結束,臺南分院監院常嘉法師立即召集班級悅眾及關懷員,著手研議如何在大臺南地區落實、推動心六倫。

自二○○七年推動心六倫以來,迄今已十個年頭,此次培訓可說是在南部地區燃起了火苗,然而這火苗是否延續,成為照亮黑暗的火花,取決於受訓學員的決心。如若學員只是抱著參加一次講座或研習的心態,那麼隨著課程結束,火苗很難壯大;如若學員能夠視之為一項責任傳承,那麼,儘管課程結束,學員仍能激發起使命感,抱持著「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的精神,全心全力推動心六倫,自然能夠在大臺南地區「深耕、生根」,進而遍地開花,隨處結果。如此,人心自然淨化,社會自將祥和,人的品質因而提昇,人間淨土就在眼前。

學佛五講上課去

掌握學佛方向盤


▲馬來西亞道場特別設置不同高度的座位,讓一百五十位學員都能看到白板或投影,專心上課。(李錦成 攝)

◎王道思

一直想要有系統、完整地學習佛法,在法師的鼓勵下,第一次報名了為期一年的佛學班。開學時一踏進禪堂,哇,好多人啊,長期的佛學課,竟有一百五十人參加呢!監院常藻法師說,這是馬來西亞道場,連續八年舉辦「學佛五講」課程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

第一堂課並沒有講解佛學內容,而是讓我們抓好學習的方向盤。「你們學佛多久了呢?」授課的常藻法師問。同學中,有人學佛很多年了,也有人從這次課程才開始。一般人都以為學佛愈久愈好,可是法師說:「在每個當下,學習讓自己沒有煩惱,也不讓他人起煩惱,就是學佛!」頓時領悟,原來我浪費了好多時間啊,慚愧慚愧。

在課堂或道場時,都覺得佛法很好,但回到生活中,卻總是把佛法和生活分割開來,結果誤以為佛法沒有用。事實上,佛法要在生活中落實,才會真正獲益。如果我們因為忙碌,或者過得很安逸時,就忘掉學佛,那就證明了佛法在我們的生命裡,是可以被取代的,這是多麼地可惜。唯有把佛法當成像呼吸一樣重要的「必需品」,我們才能堅持用心學習。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曾說過:「學習,不只是認識、知道,而是當我們去講解的時候,可以講得流利、感動人心,才是真正的學到了。」因此唯有把佛法內化,才能成為我們的智慧。

這裡沒有校長,也不以規矩來約束我們,常藻法師勉勵道:「學佛是自己的事,我們要做自己的校長,用一顆慎重的心來學習,才能不錯過善法。」本來想每週都要開超過半小時的車去上課,真怕自己堅持不了,後來知道有同學每週遠從怡保過來,還有從新加坡搭飛機來,然後連夜趕回去的同學,我想,我再也沒有不堅持的理由了!

俯拾皆是寶

◎張國森


▲福田班的學員在開山觀音前念佛繞佛,體驗修行的安定力量。(文山辦事處 提供)
「生命是什麼?」、「臨終最後要做些什麼?」、「我想要有勇氣與智慧和父親和解!」……生命樹上,一張張小卡上寫著對生命的疑惑。

今天是文山區聖嚴書院福田班,回總本山巡禮體驗的課程,一抵達金山,經過山徽石後,衣帶隨風飄揚的來迎觀音,便矗立眼前,接引十方大眾。法鼓山建築群依山而建,曹源溪、法印溪環山而抱,鍾靈毓秀,憑欄遠眺,青山綠水徜徉在雨後山嵐中,有一股雲霧縹緲的清幽之感。

來到法華鐘樓,腦海中浮現除夕撞鐘祈福的情景,沉穩厚實的鐘聲迴盪山谷,將佛法遠傳。聆聽參學義工解說導覽後,大眾一同繞鐘經行,並體驗叩響法華鐘引鐘的殊勝。

行至祈願觀音殿,水池中,眾多義工正在清洗池中石頭,人人歡喜付出,笑容滿面。走進開山紀念館,映入眼簾的〈開山偈〉,昭示著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寶山,只要修持佛法、開發自性,就能回歸本來面目。我在菩提祈福區掛上一片菩提葉,寫上「祈願眾生離苦得樂、平安健康」,願將這份心化為願力,共同成就人間淨土的使命。

喜歡法鼓山的大器簡樸、線條簡潔流暢,沒有繁複華麗的裝飾,一親近就讓人心生安定、收攝放鬆。建設工程處監院果治法師,娓娓道出法鼓山依心靈環保的建設理念,保留原有地貌、珍惜資源、重視本土文化,讓法鼓山俯拾皆是寶。此時更敬佩聖嚴師父睿智的前瞻遠見,創造出法鼓山理念重要的示現——境教,一窗一景、一花一木,有情無情處處皆在放光說法。

回程途中,心忖若是人人都能具備大悲心,廣種福田,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相信這社會將會祥和多了。

禪學班三年圓滿
禪法讓生命改變
2017聖嚴書院禪學班招生
【心六倫】
做推動幸福的舵手
讓心六倫遍地開花
學佛五講上課去
掌握學佛方向盤
福田班
有你真好
俯拾皆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