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

10年傳師願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走過了第一個十年, 在僧團領眾熏修、信眾精進共學、萬行菩薩成就利他、 法青歡喜投入當中,看見傳承、深耕與開展。 每一年踏實勤修,方可積累十年功, 願所凝聚的善念與祝福,傳遞至每一位眾生心中, 慈悲智慧永遠相隨, 共同成就希望與光明的人間淨土。

【圓滿10年—僧眾】

護持眾生 修菩薩道

▲梵唄、誦經、繞佛,法師們以安定的身心,帶領大眾共同修行。(施純泰 攝) ▲灑淨之後,各壇佛事隨之展開,僧俗四眾一起在不同的法門中學習、增上。(李東陽 攝)

水陸法會期間,無論是在各壇主法、唱誦、說法,還是在齋堂打便當、與義工們一起出坡……山上的各個角落,都能見到僧團法師們的身影,帶領、守護大眾安於佛事。法師們的願心,投身體驗菩薩道的六度萬行,是水陸法會十年成就的關鍵。

僧團副住持果暉法師除了前兩屆在大壇擔任主法之外,從第三屆(2009年)開始擔任總壇的主法至今。他看到信眾不僅接受了法會儀軌內容的改變,還有數位牌位、雲端祈福等新觀念,「聖嚴師父強調『現代法會必須富有教育功能』,十年來,信眾都有了蛻變。」

果元法師除了第一年的見習,是總壇唯一全勤的正表法師。「正表法師主要負責唱誦,我很感恩有機會透過音聲,引導信眾一心修行。」許多信眾紛紛表示,皆被一天天累積的攝受力所撼動。

晚上的瑜伽焰口法會,是各壇相聚一堂的共修時間。擔任金剛上師超過百場的果醒法師說:「其實是所有的眾生和信眾,成就身為金剛上師的我,來修持這一場禪觀。」在這最大型的漢傳經懺法會上,身為主座,不能只專注個人念咒、打手印的部分,還肩負穩定法會、帶頭修觀的任務,必須全程不間斷地隨文作觀,才能讓靈界眾生得到利益。

「我原本對《楞嚴經》不熟稔,起初一邊準備資料,一邊現學現賣,上場說法,可說是與信眾一起成長,深入楞嚴法門。」果鏡法師十年磨一劍,年年擔任楞嚴壇說法法師。一開始,參與的信眾約數十人,今年已經有近兩百人一起共修,還有人至今連續參加七年,只為了聽法師說法。

僧團大多數的僧眾,都一同參與了每一屆的水陸法會,深深感覺到,愈是投入護持眾生的弘法事業,愈能讓自己成長,就如同聖嚴師父所說,發菩提心,才是最廣大的修持法門。(邱惠敏)

【圓滿10年—義工】

禪法日用 成就福田

▲萬行壇除了定時開示,法師們也頻繁地在各處走動,時時關懷義工的身心。(李東陽 攝) ▲贊普、香燈等組別的義工,在法會結束後才能開始布置,皆以安定的身心,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施純泰 攝)

禪法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而由義工菩薩成就的萬行壇,則是法鼓山水陸法會別具一格的特殊禪畫。法會期間,萬行壇可說是最忙碌的一壇,因為義工們不但要出坡作務,還會趁著空檔時間,積極參與法會,更有每日定時的法師開示,幫助義工們將禪法、出坡與個人生命提昇做連結,讓義工們深感受用。

十年來都在醫療組擔任義工的林麗玉表示,剛開始遇到突發狀況,難免會起煩惱,但隨著一年年的參與,她發現自己逐漸能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長養慈悲心。「在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中,有更多需要服務的信眾,才讓我們有機會廣結善緣。」

在香積組服務已經二十年的張有德與陳雲蓮夫婦,每年的水陸法會都擔任主廚,而在大量供餐的壓力下,又有許多從各地來的義工需要培養默契,該如何讓整個團隊安定地完成任務?祕訣就在於平日養成反觀自照的能力,「例如溝通出現問題時,我會檢討自己,是否不夠柔軟?該怎麼用更婉轉的話語,來表達同樣的建議?讓彼此更願意相互理解與接納。」

「第一年做義工時,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但從第三年起,了解到原來是自己需要法鼓山這塊福田。」環保組黃介和表示,為了凝聚大眾,自己必須以更謙遜的態度,傾聽不同意見,這些年來,他懂得不再把自己的標準加諸他人身上,並秉持「需要人做、沒有人做的事,我來吧」的精神,每次出勤,都成為調伏我慢的練習,自己的受益反而最多。

要妥善地照顧好每個人,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但義工們以放鬆覺照、歡喜感恩的心,將無私奉獻的過程,化為精進修行的機會,法鼓山的農禪家風,最能從義工們的身上展現出來。(林何臻)

【圓滿10年—法青】

聞法精進 供養大眾

▲走在眾人成就的成佛之道上,法青們也發願成就眾人,共成佛道。(王育發 攝) ▲送聖之後的出坡大普請,法青以充沛的活力,迅速將各個場地復原。(吳嘉峯 攝)

今年的送聖隊伍,很不一樣。在數百位掌旗、捧花、執爐等的供養人群中,只見一○八位身穿禪T、手捧明燈的青年,在佛號聲中緩緩前行。

這是法鼓山青年院首度參與送聖供養人的行列,以虔誠的願行作為供養,走上成佛之道,也邁開了承先啟後的步伐。

發起水陸送聖菩薩行,青年院監院常炬法師經常提醒大眾:「這不只是走台步,而是一場共修。」因此供養人除了作前行功課,還須全程參與五大士焰口、送聖及普請,「從法會連結到日常生活作務,是希望學員從焰口法會學習平等觀、在出坡中練習捨下習氣,時時提起恭敬心、謙卑心,供養大眾。」

「送聖時,佛號就像一條無形的線將大家繫在一起」、「踏上這個大眾搭好的平台,我問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希望大家一起發願來做大眾成佛的橋樑」、「唯有親身走過,才能真正嘗到法味」……送聖圓滿後的法青之夜,學員的熱烈回響,交織感動的淚水,也醞釀著修學佛法、 奉獻利他的願心。

「感恩團體的力量,讓我們有因緣參與這次的共修。」活動總召戴嘉伶分享,以往不懂「和光同塵」的意涵,這次從籌備、彩排到活動圓滿,共有來自全臺各地一百五十多位法青同學一起成就,她從齊整的步伐中,看見法師、專職和學員彼此尊重、包容、和合,「那是一股從外在的行儀,轉化為內在提昇的善的力量,對我來說,是很珍貴的生命體驗。」

結束三天兩夜的活動,大眾帶著法喜下山,經過來迎觀音時,法師的叮嚀在耳畔響起:「來迎觀音不是藏在法鼓山,而是一步步走下山的。」再一次鼓舞著青年,在眾生群中學觀音、做觀音。(許翠谷)

【圓滿10年—信眾】

堅定信仰 全心投入

▲一年一度與祈願觀音相約,在祈願池畔繞佛,持誦〈大悲咒〉。(李東陽 攝) ▲八天七夜的共修勝會,大眾無不把握時間用功。 (施純泰 攝)

自2007年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啟建十年以來,有不少信眾每年都固定參加,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回來呢?

「聖嚴師父曾說,隨經入觀,可以引發善根,再加上共修的力量,才能用更安定的心深入經典,學佛的願心更加堅定。」歷經十年水陸共修的周戀英,想起在華嚴壇讀到〈十地品〉、〈入法界品〉等經文時,曾有幾次被佛菩薩發大願的慈悲心所震撼,而自己猶如善財童子一樣,自然生起向佛菩薩善知識學習的信心。然而在紅塵修行,難免因生活中種種煩惱,一時忘卻在法會時發下的願心,所以需要透過每年共修讀經的熏習,讓自己更有信願力地走向成佛之道。

來自高雄的鄭永鍾,從第一年參加祈願壇之後,即發願每年都要回來共修:「很感恩僧團對大眾的照顧,從作息調整、住宿空間的用心,讓我愈來愈能融入大眾共住共修的生活,在這心靈的家園,和大家一起走過十年。」每年特地請假到祈願壇共修的馬志賢,一年年聽聞法師開示和誦經,對於觀音法門的體會愈加深刻,尤其是見到以清淨的身口意照顧大眾、成就他人修行的義工們,彷彿觀音菩薩的示現,更讓他決心要將這份感動,延續到日常生活中,一同學做觀音。 臺中陳美媛表示,每次一進到攝受的水陸法會壇場,總會忍不住熱淚盈眶,「看到大眾依循法師引導而行止莊嚴,還有人專程從國外趕來參加,讓我備加珍惜共修的因緣。」水陸法會的殊勝,因為每一個與會者的珍惜和精進,得以成就,而共修的清淨力量,也將隨著每一個人帶回家中、走入社會,讓人間淨土早日實現。(林何臻)

【2016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
10年傳師願
【圓滿10年—僧眾】
護持眾生 修菩薩道
【圓滿10年—義工】
禪法日用 成就福田
【圓滿10年—法青】
聞法精進 供養大眾
【圓滿10年—信眾】
堅定信仰  全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