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2016佛教與東亞文化密集研修班

青年學者跨界交流

匯聚多位國際級學者授課的「佛教與東亞文化密集研修班」,
二○一六年十二月於法鼓文理學院展開,
多元視角、實際體驗,啟發海內外青年學子研究新思惟。

◎文/許翠谷.圖/李東陽、施純泰


▲體驗寺院生活也是課程一環,透過品茶,學員感受漢傳佛教文化裡,慢活自在的禪滋味。

水陸勝會甫結束,十二月十日,法鼓山園區即迎來一百二十多位,來自美、加、義大利、以色列、斯里蘭卡及兩岸三地等,十四國的青年佛教學者與研究生、出家人與在家人,齊聚法鼓文理學院,跨界而多元的交流、思辨,不僅為校園注入活水,也讓人感受到創辦人聖嚴師父所期許的「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樣貌。

這堂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發起,法鼓文理學院承辦的「佛教與東亞文化密集研修班」,為期十天,邀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陳金華、英國劍橋大學敦煌學專家高奕睿(Dr. Imre Galambos)以及法國高等研究院漢學家高萬桑(Dr. Vincent Goossaert)擔綱每日的系列講座,主題包含科技創新與佛教傳播、寫本與佛教文化、清代菁英的宗教觀等,呈現佛教與社會各層面的連結。

此外,中央研究院廖肇亨、法鼓文理學院鄧偉仁、洪振洲、政治大學耿晴等六位學者亦參與演講,分別從史學、語言學、數位工具切入,架構成一認識東亞宗教文化的系列課程,也增進各國學生與在地學者的互動。

「我很訝異有這麼多年輕人一起投入佛教相關的研究,那股熱忱,無以言喻。」美國賓州大學博士生凱西(Kelsey Seymour)一語道出學員的感動,加上研修班中有學者也有研究生,前輩提攜後進,每個人的研究切入點都不一樣,可以激盪彼此的想像力,提供多元視角。從古典樂曲接觸佛教梵唄,凱西也把握機會參加每天的早晚課,體會難得的寺院生活。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受訪時表示,研修班跨領域的交流傳統,為佛學研究帶來新視野,而法鼓山結合教育和教團的修學環境,正好提供學員沉澱、省思東西方文明的機會。

「真正的學問不在課堂上,而在宗教的神聖空間。」研修班發起人陳金華說,選在法鼓山園區並規畫早晚課、茶禪、寺院參訪等活動,就是鼓勵學員去嘗試,身歷其境才能體現實地研習(site seminar)的理念,「加上這次有來自泰國、印度、五台山和法鼓山的僧眾,既是研究者也是修行者,有助於教內與教外的對話。」

例如,十五、十六日學員自組的「青年論壇」,探討佛教文獻與教義之外,主題涉及「政教與儒釋之爭」、「佛教藝術與文學」等,除了由法鼓文理學院教師擔任講評,文化中心常慧法師、僧伽大學常啟法師也參與其中。研究《金光明經》咒語抄本、浙江大學博士生朱若溪說,自己所學偏重文獻考據,這次課程打破了她以往的學習經驗,尤其近距離和僧眾互動、交流,也讓她重新思考文獻與信仰的關係。

課程承辦人鄧偉仁老師表示,這個研修班是漢傳佛教學界中,規模最大、師資最齊備的課程,八年來已培養出五十多位青年學者,在各國大學任教,而研修班往年都在中國大陸舉辦,今年首度移師臺灣,並選在法鼓文理學院舉辦,意義非凡。未來佛教學系將持續辦理研修班,藉此開拓師生視野,與國際佛學研究接軌。

▲系列講座邀請國際學者分享,陳金華教授從科技創新談漢傳佛教傳播,深受學員歡迎。 ▲出家眾與在家眾互動分享,促進教內與教外的連結。

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佛教教育 傳承與現代化新契機


▲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上,學者們敞開胸懷盡情暢談,挖掘出更多值得研究的佛教教育問題。

◎陳玫娟、林何臻
弘揚漢傳佛教,是聖嚴師父念茲在茲的使命,而佛教教育更關乎漢傳佛教未來的發展。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二○一六年十二月十八至二十日於臺中寶雲寺舉行,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法國、美國等近二十位學者,從佛教教育出發,討論漢傳佛教現代化的問題與危機,以及未來的契機和方向。

如何於眾多大學中,建立佛教辦學的特色?圓桌論壇上,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分享該校以「心靈環保」作為教學主軸,培養「悲智和敬」兼備的博雅人才,研究上則以禪修和現代社會的連結為方向。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說明於佛學課程外,該校還設置經典、文化與應用、素食等學程,並重視學生做早晚課、進大寮烹飪等的日常生活體驗。

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昭慧法師則點出,臺灣將原屬菁英培育的高等教育,轉為普及教育,減少學術修為的陶冶,增加就業實務課程,加上少子化等現實問題,使佛教教育面臨瓶頸,種種考驗,尚待進一步集思廣益,探詢因應之道。

第二、三日的論文發表,法鼓文理學院鄧偉仁、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汲喆、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顧立德、南加州大學融道法師、廣州中山大學賴嶽山等五位學者,分別從西方佛教學的開展,探討東方二十世紀佛教教育的現代化歷程,從太虛大師為發端,至今東西方佛教思潮的交會激盪下,將會有什麼樣的新作為、新開展。

「面對各種挑戰,最需要關切的仍是傳承問題,而傳承要回歸教育面來提昇。」綜合討論會上,聖基會董事長蔡清彥期許與會大眾,將種種外界的「張力」轉為動力。

聖基會執行長楊蓓感謝學者們在兩天半的交流裡,敞開胸懷盡情暢談,挖掘出更多值得研究的議題,為聽眾開啟了新的視野。=y而學者們也一致肯定本屆論壇聚焦於「教育」的用心,讓眾人得以深入思考佛教教育的定位和發展。

桐谷征一僧大演講

感懷聖嚴師父 發表石刻經研究


▲桐谷征一博士於僧大分享石刻經研究。(李東陽 攝)

◎【釋演化/金山報導】
日本石刻經專家,亦是聖嚴師父赴日求學時的好友桐谷征一教授,應中央研究院之邀來臺,發表最新研究「天台山國清寺新發現的隋唐石刻」,副住持果暉法師特別邀請桐谷教授,於十二月十日至僧伽大學,以「感懷摯友——聖嚴法師以及我的個人研究」為題進行演講。

七十六歲的桐谷教授與聖嚴師父的因緣極為深厚,早在一九六七年師父出關,應邀於善導寺講經,當時桐谷教授與夫人來臺新婚旅行,正好到善導寺聽經,在了中法師的介紹下,與師父結下一面之緣。

後來師父赴東京立正大學攻讀博士,桐谷教授亦任職於該校圖書館,對師父多所親近,兩人並互為彼此的語言家教,往來相當密切。桐谷教授提及,雖然師父給人的感覺非常謹嚴,對待他的家人卻很親和,尤其與他的三個孩子非常有緣,很快就能打成一片。

聖嚴師父也在著作中不只一次提到這位同學知交,尤其感念桐谷教授曾經與師父關在一處,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為師父校讀修正論文;而桐谷教授回憶時兩度哽咽,感懷不已,對師父治學的認真用心,以及無論何時何地都竭力弘法的精神,推祟備至。

桐谷教授並分享研究石刻經四十年來的心得,這期間還特地前往中國三十多趟,進行深度的探訪考察。他表示,當他進入房山石窟研究時,受到很大的震撼,因為佛教在日本的發展相對安定,而中國則遭受過數次大規模滅佛事件,對於末法時代之說有切身之痛,所以才會如此不遺餘力地保存經典。

當年,聖嚴師父得知桐谷教授研究石刻經時,便急切地表示「趕快、趕快!」期待他的研究早日問世,也欣然為桐谷教授尚未出版的著作,題好書名「中國石刻經研究」。桐谷博士萬分珍重地收藏著,就待研究結果付梓時使用。

師父與桐谷教授為法不懈的願心,讓兩人跨越了國籍、語言、時空,甚至生死的距離,讓現場的聽眾皆為這段真摯的友誼而動容,意猶未盡。

【法鼓書齋】

開啟自家寶——認識如來藏

■《人生》雜誌401期1月號


為何聖嚴師父說「開山」,是開啟心中的寶山?為何又說如來藏思想最能適應世界佛教?

本期專題為大家介紹如來藏,經由師父解說如來藏的意義,明瞭「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究竟平等觀;在「大家來尋寶」中,則運用《如來藏經》的九個譬喻,帶我們發現自家寶藏。法鼓文理學院前副校長杜正民,與我們分享他的「藏寶圖」,說明如何禪觀如來藏,體會佛法精髓。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黃國清,如同尋寶人,在浩瀚的佛海中,領悟如來藏智慧,更堅定了成佛的信念。

「當代關懷」則緬懷佛教學者杜正民老師,由法鼓文理學院惠敏法師、辜琮瑜,在細數點滴的往事中,訴說他們眼中的「A-ming Tu」;「法的療癒」成為了杜老師最後獻給世人的佛法專欄。繼程法師、又一山人與卓梅燕對談優遊禪藝,「人生座談會」為您現場記實。「電影不散場」看李安顛覆傳統的3D4K大作《林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感受從外到內的生命衝擊。

(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2016佛教與東亞文化密集研修班】
青年學者跨界交流
【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佛教教育
傳承與現代化新契機
桐谷征一僧大演講
感懷聖嚴師父
發表石刻經研究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01期1月號
開啟自家寶——認識如來藏
【【法鼓書齋】】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教育文化看板】
106學年度法鼓文理學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