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試辦的萬里童軍團,以帶動唱為法鼓山園區舉辦的歲末大關懷,帶來活力。

歲末大關懷 全臺溫馨送暖

首站農禪寺啟動關懷之旅 各地分院接續傳遞祝福

【林何臻/綜合報導】在寒冬即將來臨之際,秉承東初老人舉辦冬令救濟的初衷,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於去年(二○一六)十二月中旬至今年一月,陸續在全臺二十一個地點舉辦歲末大關懷活動,共計邀請三千一百五十戶關懷家庭前來參加,除了提供各項民生物資,也透過祈福法會、園遊會等活動,讓眾人除了感受社會各界的溫暖關懷,也能生起對佛法的信心,開啟生命新希望。

農禪寺、中華佛教文化館與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分別於十二月十、十一與十七日展開歲末大關懷活動,並在活動中舉辦觀音祈福法會。「在三寶前點亮心燈,以智慧光明破除黑暗,也象徵平等普施,代代相續。」農禪寺果仁法師關懷開示,向民眾說明供燈的意義之外,也勉勵四百三十戶受關懷家庭,在遇到難題時,虔誠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菩薩願力加被,內心就能充滿勇氣與力量。

農禪寺於巨蛋舉行的園遊會上,有四十位法青前來設置攤位,邀請小朋友和家長一起DIY指畫卡和不織布包包、品嘗冰淇淋等,小朋友也興奮地與悟寶熊合影,歡笑聲不斷。許多法青表示,感恩有這次與受關懷家庭互動的機會,看到了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感覺自己真是十分幸福,更應該學習用柔軟的心對待他人。

文化館則計有八百五十戶受關懷戶蒞臨,在等待領用物資的同時,一旁的公園裡,還有四百多位義工、法青一同為需要的民眾修剪頭髮、提供米粉和羹湯等熱騰騰的飲食。賦歸時,肩上行囊裝的不只是生活所需的物資,更有來自眾人的誠摯祝福。

今年法鼓山園區歲末關懷的「心靈饗宴」,則增添了在地的色彩,不但有法青、法鼓萬里幼童軍團表演帶動唱,還邀請了石門老梅國小打擊樂團,以充滿節奏感的臺灣民謠組曲,展現青春活力,令現場二百三十戶家庭備受鼓舞,掌聲如雷。

「物質雖是必需品,但最根本的仍是要開發心的力量,幫助受助家庭自己站起來。」松山區召委謝秀花分享,在持續關懷的過程中,看到有些家庭已能逐漸學習獨立,備感欣慰。例如已八十多歲的許秀香,現在不僅能夠照顧自己和他人,還能夠參加共修,進而護持,讓更多人受益於佛法,這才是回饋社會最好的禮物。

▲農禪寺的與會大眾,以一盞盞象徵智慧光明的燈,祈願生命常保清淨光明。(王育發 攝)

 

▲文化館的歲末大關懷,義剪服務讓大眾歡喜迎新年。(文化館 提供)

紫雲寺 法鼓青年開講

開啟青年活力心朝氣

 


▲紫雲寺所舉辦的法鼓青年開講活動,帶動了高雄法青的凝聚力。(紫雲寺 提供)

◎編輯室

二○一五年起,紫雲寺推出「法鼓青年開講」系列講座,以「心靈環保」為核心,邀請自然環境、友善農業、社會關懷、教育文化、自我超越等領域的講師分享,每場並有多位青年代表和講師對談,不同世代青年互動的多元聲音,讓講座更具開放性與啟發性,是活動最大的特色。

兩年來,青年開講共計舉辦十八場,吸引兩千多位青年學子前來聆聽。邀請的講師,不以高知名度為考量,而是從當代關懷的視野出發,深刻覺察自他的關連,並在各領域中身體力行、奉獻所能的專業人士。期許能透過講座,開啟青年對生命的省思,提起積極的行動力。

講座開辦以來,接引了許多年輕人親近佛法,學習從奉獻服務中,展現對生命的熱忱,讓紫雲寺更添青春的朝氣。同時,透過講座的籌備,帶動了高雄法青的凝聚力,進而承擔起暑假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及寒假青年營,還籌組了「純淨樂團」,透過佛曲傳揚法音,除此之外,高雄法青更到甲仙、六龜等地舉辦營隊,在偏鄉服務中,實踐對生命的關懷。

「希望青年之間互相接引,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佛法,進而學佛。」青年院監院常炬法師,對青年開講活動深表期許,也希望社會青年相對豐富的人生經驗,可以帶動學生族群共同成長,鼓勵青年開講在新y的一年能夠轉型。因此,今年起,法鼓青年開講將以工作坊型態全新出發,每場講座採分桌討論,桌長則由法青學長擔任,針對講座主題進行更深入的互動討論,讓資深法青陪伴初接觸佛法的青年,在學佛的道路上走得踏實,並從中學習更多的承擔。

臺南分院 親子讀經班

溫馨共讀有法喜


▲在溫馨快樂的氣氛下,一起學佛讀經,除了讓家長安心,更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臺南分院 提供)
【本刊訊】「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小朋友清脆童稚的聲音,響亮地背誦最熟悉的〈四眾佛子共勉語〉,就連《心經》,也一樣能琅琅上口。甫於十二月二十九日結業的臺南分院親子快樂讀經班,這一期課程,自九月起一連四個月,每週四大小學員一起共讀《心經》等經典,以及〈四眾佛子共勉語〉,同時結合週四念佛共修,開創親子三代共學佛的活動新組合。

臺南分院自成立以來,兒童讀經班便持續地開辦,監院常嘉法師表示,堅持下去的原因,是為了讓資深信眾有機會帶著第二代、第三代同堂學佛,實踐關懷教育。除了讀經班,未來也將規畫開辦多元的親子課程,接引全家大小一起來參與。

「有個讓孩子和父母可以一起學佛、共修的課程,真的很好。」帶領讀經班的陳雅杏老師,從法青時期便開始親近臺南分院,結婚生子後,即使回分院禮佛,都還得分心照顧孩子,有了親子讀經班,就可以安心地帶著孩子回來親近佛法了。也因為感受到親子共學的這份法喜,讓她從本期開始,發心承接起帶領親子讀經班的任務。

珍惜三代共學佛的難得機會,賴曾淑英與媳婦互相接力,她先帶三歲的孫子去分院,媳婦下班後,再來課堂一起讀經。賴曾淑英表示,佛法的熏習愈早開始愈好,能為孩子的品格教育扎根,而且在少子化的社會,讓孩子參加讀經班,更可以學習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互動。

接下來,臺南分院更將規畫從親子讀經班、小小讀經班、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等,一直銜接至法青的活動,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有學佛的夥伴。




齋明別苑 心光講堂

黃盛璘分享植物療癒的力量


▲黃盛璘特別找出能連結臺灣文化的植物,來做為園藝治療的材料。(張聖時 攝)
【江欣怡/桃園報導】植物有其療癒力量,而透過植物刺激人的五感,協助認知失調者找回對生命的感受,是園藝治療的目的之一。齋明別苑於去年(二○一六)十二月十一日,邀請國內第一位園藝治療師黃盛璘,分享「從植物中找到生命的療癒力」,除了分享園藝治療目前在醫療上的輔助效果,也為現場近二百五十位聽眾,解說自身與植物、土地的連結,並從中尋找和省思自我的生命。

「世上許多人無法用語言表達自身感受,透過接觸植物,可幫助他們以五感了解外在世界,並累積生命經驗。」從美國拿到治療師資格的黃盛璘,回臺後,十多年來透過園藝治療,照顧過許多特殊族群,例如自閉症、學習障礙兒童、失智老人、精神病患、受刑人等,年齡包括了二歲半的幼兒到九十歲的老人。

園藝治療的植物,必須兼具好種、能對五感產生較多刺激,以及能與民俗文化連結的特色,為了找出臺灣人特別「有感」的植物,黃盛璘陸續開發出艾草、薄荷、魚腥草、左手香、 蘆薈、紫蘇、薑黃、地瓜葉等園藝治療植物。黃盛璘舉例,曾有一位失智長輩,透過魚腥草想起擔任產婆的經驗,喚醒對於生命價值的感受。然而她強調,「園藝治療無法取代正規醫療,也不是要解決當事人面臨的問題,而是透過植物,讓自己找到解答生命困境的方法。」

新聞短波

雲來寺 用繪本學英語

【本刊訊】週六的雲來寺,比平時上班時間還要熱鬧!監院果會法師總會站在門口,迎接陸續到來的小朋友,原來是兒童故事花園——英語繪本班,開始上課了!

雲來寺的英語繪本班,自二○一五年九月開課至二○一六年底,已經連續舉辦了三期,課程從教顏色、動物的名稱,到進入有故事情節的繪本,每一期均運用歌曲、影片、故事、桌遊,帶給社區的孩子們輕鬆快樂的學習

繪本班老師王慧雯表示,課程不但培養小朋友對英語的興趣,從雲來寺的環境、義工身上,無形中也學到了生活環保與禮儀環保,不少小朋友連續上了三期,不但喜歡上課,也學會照顧新來的小朋友。/p>

雲來寺除了是法鼓山的行政中樞,仍希望善用空間,接引大眾親近道場。二○一七年兒童故事花園——英語繪本班,將於三月份開課,歡迎住在北投地區,四到十歲的小朋友,一起來雲來寺學英語!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106

新聞短波

常藻法師檳城講座

【鄒委樺/馬來西亞報導】馬來西亞道場監院常藻法師,應馬來西亞檳城菩提心園,以及馬來西亞理科大學佛學會之邀,分別於二○一六年十一月十四、十五日,在檳城舉辦講座。於菩提心園中,常藻法師以「禪修的妙用——從個人到社會」為題,談到禪修應用在人際互動上,若能以誠懇心和直心,不帶著過去的經驗與人相處,不但人我之間的煩惱能減少,社會也會因此而更和諧。

理科大學佛學會中,則以「聽見自己,世界才會聽見你」為主題,法師提醒學生們,須從觀照自己的煩惱中來認識自我。更以出家的體驗勉勵學生,學佛路上先從止惡行善做起,一步一腳印,如實地跟自己在一起。

歲末大關懷
全臺溫馨送暖
【紫雲寺】
法鼓青年開講
開啟青年活力心朝氣
【臺南分院】
親子讀經班
溫馨共讀有法喜
【齋明別苑場】
心光講堂
黃盛璘分享植物療癒的力量
【新聞短波】
雲來寺
用繪本學英語
【新聞短波】
常藻法師檳城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