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方丈和尚出席榮譽董事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感恩海內外榮董一路護持。 (施純泰 攝)

2016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學佛傳家 相續護法緣

丈和尚感恩海內外榮董一路護持 期勉接引家人學佛 傳承護法願心

【林何臻/臺北報導】


▲聯席會中,悅眾交流舉辦活動的經驗,回響熱烈。(施純泰 攝)

「法鼓傳薪殊勝行,見證榮董圓滿行,護法因緣福慧行,代代相傳信願行。」法鼓山榮譽董事會於去年(二○一六)十二月十七日,假農禪寺舉辦第二次聯席會議,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於會中,以一偈融攝修行方法的「法鼓榮董福慧行」來期勉榮董悅眾,共有來自全臺、美國、加拿大等九十七位榮董悅眾參與聚會,法行會執行長王崇忠伉儷、美國護法會前會長張允雄伉儷等人也到場關懷。

會長黃楚琪表示,這三年來,欣喜地看到榮董悅眾們從一開始的想法紛呈,到決定透過聯誼會及各項關懷活動,來接引新榮董和下一代學佛,找到了共同努力的方向,而目前全世界共有九千六百八十位榮董,護持法鼓山各項弘化工作。他以聖嚴師父《美好的晚年》中的開示:「在法鼓山當義工,只有奉獻,沒有權力。」期許眾人以無私奉獻的義工精神,持續募人募心。

接引信眾時,往往仰賴各地區召集人與副召集人的發心和創意,而全球悅眾聯席會議的舉辦,則讓悅眾們透過年度報告,交流舉辦活動的經驗,並為來年的工作計畫,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例如中區於去年二月二十八日,首次為榮董接引人和關懷員舉辦聯誼會,感恩悅眾奉獻,並分享生命故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北三區在聯誼會上,邀請了榮董一家三代一齊進場,象徵「護法因緣,代代相傳」,深受好評;高屏地區透過講座與義工戶外禪活動,先接引一般大眾,再邀請他們加入榮董行列;美國舊金山、西雅圖等地區,則分享了道場建設與各項弘化活動,願心令人感動。

北五區副召集人陳秀梅,特別感恩去年榮董禪悅營的舉辦,讓眾人除了體驗禪法之外,還能全面了解法鼓山的理念與各項建設。榮董會執行長陳宜志也預告,今年還將舉辦二場禪悅營,歡迎悅眾們再次回到法鼓山這個「心靈的家」,繼續充電學習。

 

第29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發

各地受助學子 與陽光有約

【本刊訊】


▲在茶道老師帶領下,南投地區的受助學生初次體驗茶禪,身心漸漸安定下來,體會環境對心的影響。 (南投辦事處 提供)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第二十九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發活動,去年(二○一六)九月至十一月於全臺各地舉行,共有一千一百七十九位國中小、高中、大專學生獲頒獎助學金。到各地關懷頒發活動的僧團法師們,勉勵受助學子面對順逆因緣,都要抱持一顆感恩的心;獲得他人相助,更要努力學習,幫助自己成長,也協助他人成長,並將這份對人的愛與關懷傳遞出去。

這次的頒發活動中,苗栗、南投、屏東等地區特別結合「與陽光有約」計畫,帶領學生走到戶外,體驗不同領域的學習。十月二十三日,苗栗地區受助學生和家長到北投農禪寺參訪,聆聽水月道場導覽,對法鼓山的理念有更多認識。

南投地區於十月三十日到草屯臺灣工藝文化園區,由茶道老師帶領體驗茶禪,品茶過程中,讓學生和家長的心漸漸地安定下來,感受到簡單放鬆的禪滋味。十一月十三日,屏東地區學生前往林邊,認識八八水災後,從魚塭轉型為與環境共存共榮的「光采濕地」,領會自然環保的重要性。

於各分寺院、辦事處舉行的頒發活動,也各具用心和巧思。臺南分院將十三樓的書櫃規畫成分享展覽區,展示受助學生精心設計的感恩卡作品。高雄區由同學上台分享讀書心得,一位學生分享做筆記的訣竅,第一是字跡工整,第二是條理分明,除了增進複習效率,他也從中體會到成功藏在細節中,無論大小事都要認真去做;還有學生分享讀好書,可以提醒自己要有好心念。同學們以心得分享來互相勉勵,為彼此加油的心,真誠感人。

曾獲獎助學金資助的孫同學,目前已大學畢業,感恩多年來受到法鼓山的幫助,這次帶著回饋的心,參與基隆區頒發活動,帶領學生進行黏土創作。文山區由經常關懷受助學生和家長的慰訪義工,親手為同學頒發獎助學金,慰訪組長黃貴英表示,欣喜看到同學的成長與轉變,更歡喜看到許多家長也來參與活動,不僅增進親子關係,更帶動了良善的學習力量。

 

中區社會菁英共修會舉辦一日禪


去年(二○一六)十二月十一日,中區社會菁英禪坐共修會於臺中寶雲別苑,首次舉辦一日禪修活動,二十六位學員放慢忙碌的生活步調,跟隨監院果理法師的帶領,在大殿裡做法鼓八式動禪、打坐,於戶外石板及草坪上赤腳經行,在冬日和煦的陽光中,練習放鬆身心,好好地跟自己相處。

文化中心常慧法師,導讀聖嚴師父著作《本來面目:觀心銘講記》,為學員介紹明代憨山大師的修行體證,以及〈觀心銘〉的修行次第,「所有修行都是經由不斷地熟悉和累積,進而水到渠成。」法師勉勵學員,修行的每一個過程都是體驗,因此要珍惜每一次共修的機會。

學員林嘉惠表示,自己不是佛教徒,但這是第二次參加法鼓山的禪修活動,兩次體會都不同,收穫很多,「日後的共修活動,一定排除萬難來參加。」

(文/徐千惠‧圖/寶雲寺 提供)

【媽媽萬歲巡演心得】

學會獨處 不再害怕


▲心劇團巡演過程中,許多師兄姊專程來幫忙場布,無私的奉獻,令人感動。(林姿吟 攝)

◎莊尉廷(心劇團團員)

二○一六年九月至十一月《媽媽萬歲Ⅱ旅程》巡演,一路上看到許多師兄姊無私奉獻,令我很感動。他們特地向公司請假,專程從其他縣市過來幫忙場布,全心全意地,只為了心劇團和所有來欣賞演出的孩童和觀眾。

這趟旅途除了使我更認識表演,也十分感恩所有接觸到的人事物——感恩緣分、感恩能與如此專業的人一同工作、感恩池上這片土地、感恩與會的觀眾……不僅讓我在表演上學習甚多,還延伸至生活的哲學,深覺大家好有內涵,而自己好多不足,還得多多充實自我才行。

從親子營到巡演,對於自己能帶給小朋友影響力,感覺好幸福!自己也曾是偏鄉小學的孩童,一個年級一個班,全校僅一百多位學生。這次看到小朋友雖在偏鄉,卻十分幸福,校長與老師都盡心盡力尋找教學資源。陪伴學生的同時,他們與劇團也陪伴了童年時期的我。

旅途中,我也更認識自己,更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再害怕孤獨。在別人眼裡,我也許是一個朋友很多的人,在學校裡,和同學成群結隊,連上廁所、去合作社,都要好幾個朋友一起行動。事實上,我常覺得很孤單,被動的我,從不曾主動與他人攀談,甚至主動去認識別人。

高一時,參加七天的禪修營,除了靜心,那是第一次體會到什麼是「與自己相處」,當時真的很不習慣,一度哭著打電話回家。太依賴電子產品、又不能與別人對話,整天打坐,實在靜不下、待不下。

上了大學,加入心劇團巡演,這些都成了我的人生功課:害怕在團體中被遺忘,害怕獨處時,別人的眼光。直到巡演的中後段,開始能夠享受一個人的時候,不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許根本沒有那些注目,都是自己內心投射出來的想像。

看到我的分享,朋友都十分羨慕,甚至有人問我明年是否繼續參與,因為他們已燃起想參加的念頭了!

【生死皆自在】

人生中年的好風光

◎編輯室

「難道人生中年的風景就是這樣嗎?」有一位神情失落的菩薩來訪,提出了這個疑問。原因是這一年來,大約每隔兩個月,他就有親朋好友往生。如果是年紀大的長輩,在心理上比較能接受,可是,身旁竟然開始有年紀與自己相仿的朋友,也陸續走完了人生旅程,尤其是有一位突然腦幹中風而往生的同事,身後留下還在念小學的孩子,這讓他不免為自己擔心起來。

仔細思考,瑜伽焰口法會的十二段召請文,描述了那麼多種的死法,難道都是老年人才會遇上嗎?

死亡,不是老、病的專利,而是業果、因緣成熟,無常的示現。如果認為人老了,隨時從人生舞台上謝幕,就感到容易接受;而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應該距離死亡還很遙遠,萬一發生不幸,就感到傷心打擊,這其實都是一種錯覺。如果能踏實地過好每一個當下,時時做好面對無常的準備,遇到生死大事,儘管一時情緒波動,總還能回到安心之道。

其實,人到中年,正是處在人生的巔峰上,無論是在人格心智、能力經驗方面,都達到成熟的階段,也自然肩負起家庭、社會方面比較重大的責任,所以注意維護身心健康是必須的,擔心憂慮生死則沒有必要,只要時時以佛法的觀念,正向地看待生死無常,生命中還是有很多值得歡喜、有待努力的事業,需要去開創。

因此,對於心中的悲傷、不捨等各種情緒,不妨為自己安排共修活動,參加佛七或法會,除了能夠為往生的親友們祝福迴向之外,也能在清淨的梵唄聲中,安定、撫慰自己的心。

【2016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學佛傳家
相續護法緣
【第29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發】
各地受助學子
與陽光有約
【中區社會菁英共修會】
舉辦一日禪
【媽媽萬歲巡演心得】
學會獨處
不再害怕
【生死皆自在】
人生中年的好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