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般若

北四區禪二輕鬆打

初嚐禪修的意趣

◎沈果尚

此次禪二可謂是解行並進,

一方面實際體會禪坐,

一方面聆聽聖嚴師父之講解與開示,

不但在觀念上建立了信心,

更於實踐上肯定了自利利人的價值。

 

   禪二圓滿落幕了,然而我的禪修才開始呢。感恩監香法師的叮嚀,以及聖嚴師父所開示的「因緣有、自性空」,法音猶繚繞耳際,回響於心谷,有如一首溫馨清澈莊嚴的梵歌。

 此次是針對勸募悅眾所特別舉辦的禪二,深愧多年來從未有因緣參加過禪修及其他之成長營,此次受到師兄師姊們的鼓勵推動,才毅然決然報名參加,他們可說是我的善知識,不論此次收穫多少總算圓滿了,內心昇起了無比的感恩心和慚愧心,感恩的是眾因緣的成就,慚愧的是要學的實在是太多了。

解行並重如車之兩輪

 此次禪二可謂是解行並進,一方面實際體會了禪坐,一方面看聖嚴師父錄影帶之講解與開示,對於如何打坐及禪修之目的有了正確之認識。八正道裡首重正見,然後引發正行,正見屬解心,正行乃屬實踐之行門,解行並重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所謂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愚痴,從聖嚴師父之開示中,深深體會不只是禪修,世出世法皆應建立於解行並重,行解相應之基礎上。

 果嚴法師以「靜、境、敬、淨、進、鏡」七字簡略闡述了禪修過程,心境轉化昇華之次第,覺得修行乃是點滴之功夫,如蓋機房先有地基然後逐棧營造,實不能取巧,如戒定慧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而得解脫煩惱,此乃正常道,又所謂一切清淨慧皆由禪定生。體驗到禪修就是要安定身心,覺察自己,提昇增強我們自制、自治之能力,而後以此定慧心去力行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故如果常常參加禪修,一定能開顯我們自利利他之信願,菩薩道之堅固心。

 聖嚴師父於開示中舉了許多有趣的例子,大家在開懷大笑的同時,更敬佩師父的機智、幽默,師父強調打坐可以不必太嚴肅,而應放輕鬆,不緊繃,數息時要數得有成就感,要將每一個念頭當做是全新的,如此才不會被妄念所轉,久而久之自然能由安定、集中,進入統一心之層次。這使我想到弘一大師之法語:「修行心要苦,但意要趣。」這正和師父所開示之精神相應。從這裡我進一步體會到「調」的重要性,其實修行無非就是學一個「調」字,佛陀之德號之一即是調御丈夫,當我們既知法又善於用法,再加上精進的心,相信定能調理出和佛菩薩一樣自在之身心,以及慈悲與智慧。

自利利人的菩薩道

 聖嚴師父更以《華嚴》、《法華》、《維摩》、《般若》諸大經之立場詮釋了修行之信念義趣,並強調法鼓山乃是以《般若經》和《維摩經》之立場開顯,並推動大眾於修行上之信願功德,故師父時時強調「因緣有,自性空」,及隨其心淨即國土淨之觀念,若以念佛言,即「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此不只是在觀念上建立了信心,更於實踐上肯定了自利利人之價值,既不會流於好高騖遠,亦不會否定自己,相反的是更能建立一顆善解與包容的心。

 兩天禪修下來,於師父之開示中對於法鼓山有進一步之認識,誠如師父所開示:法鼓山傳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法鼓山的理念有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方法、正確的信仰,及正確的實踐,並強調佛法以人為本之重要性。師父感歎說:「人若不知使用佛法,那生命是苦的」師父的話,令我更進一步覺醒到佛法應用日常生活之饒益性,反觀自照,自己到底是否真正做到了,慚愧慚愧,此時更深入體會師父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那顆深沉之大悲心。

 兩天禪修雖然時間短促,卻讓我學到禪坐所應具備之觀念,更於師父之開示中啟發更深廣之智慧,尤其於分組討論及綜合報告心得分享中,聽到師兄師姊們都有感而發的敘述各自禪修心得及對法鼓山之體驗,更肯定了禪修成長營之積極意義。最後一位師姊以手語帶動我們唱著師父親自作詞的「我為你祝福」,在彼此祝福聲中圓滿落幕了,祈願盡未來際於菩薩道上不退轉,共轉無上法輪,同成無上佛道。

法鼓雜誌119期 199911/15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