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精進護法 逐步踏實謝師恩—林博文菩薩

精進護法 逐步踏實謝師恩

專訪榮譽董事林博文菩薩

採訪因緣
6月28日法鼓山洛杉磯道場,常俱法師陪同40位來台的美國青年,展開爲期7天的巡禮。參訪法鼓山北臺灣四座道場及校園,體驗禪坐、托水缽、經行、茶禪等佛教文化,打開清新的心靈視野。期間,博文菩薩與青年們同行,此次回國有一項重要任務要完成。

與愛同行,同修植存
博文菩薩1963年成大畢業,與同學麗卿菩薩完婚後,出國留學。工作期間經常遊走於紐約、費城等大城市,於1975年定居洛杉磯,並於1996年間擔任法鼓山洛杉磯道場召集人。

博文與麗卿菩薩結褵60載,夫妻相伴、互爲知音,一甲子美好的相隨歲月,於今年的3月10日(觀音菩薩誕辰日)劃下句點。短短的8天住院期間,博文菩薩還沒有心理準備,事情就這樣來得太突然。在談起麗卿師姐身體違和期間,博文師兄雖沒有留下男兒淚,但不捨之情全留在臉上。

博文菩薩分享這段期間他如何自處、如何安定身心。他說:「『轉念』是一個好方法,『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當悲傷的情緒湧上,太陽穴的兩旁開始有酸楚的感覺,此刻若沒有覺察,很容易掉進哀傷的大缸,沉浸而無力自拔。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將負面情緒轉為正能量,重塑大腦,回到正念上。轉念與覺照成了獨處與思念時最好用的方法。」

7月4日是麗卿菩薩的植存日,有40位美青陪同,為麗卿菩薩獻上祝福,博文師兄說這是同修最大的福報!身後留在法鼓山,與師父、信眾在清淨的道場中共修,博文菩薩安心地的完成此趟任務。

【以下是博文菩薩的分享】

師父的開示,人生旅程
1995 年年底,我家同修師姐與我前往紐約東初禪寺,參加人生中首次禪七。師父在禪七中提到:學佛人對生死比較看得開,知道生命的無常。師父以人生的旅程就像是搭乘公車做為譬喻,師父說:「公車每停一站,就會有些人下車,也會有些人上車,有些人會留在車上搭乘比較長的時間,或甚至成為親密的伴侶,但是一段時間後都會分離,當然最後自己也需要下車。」

當時剛開始學佛,對所謂「無常」還沒有具體、深入的體會,甚至很快的就忘記了師父的這段開示。直到不久前,我自己的生命發生很大的變化,才忽然記起來。這段話如當頭棒喝,鞭策我要趕緊覺醒。

與果元法師重聚
不久前,象岡道場住持果元法師在前往墨西哥帶領禪修活動之前,先到洛杉磯道場關懷我們。得此因緣,有機會與法師同行到Huntington Library 參觀一項特展,是宋朝公元1080年時木板印刷的《大方廣佛華嚴經》。
因為有一段時間未見面,所以聊了很多話。疫期這幾年,人與人之間的來往較少,向法師問起以前常接觸的道友們的近況,發現好幾位菩薩都已離世。除了感傷的情緒之外,也想起雲端祈福時,在銀幕上看到一尊尊佛昇天的畫面,相信他們在淨土學習後,會回到人間,繼續在法鼓山一起修行。

道場恭請果元法師跟我們分享「師徒故事」,果元法師提到師父有許多「特質」,其中幾項特質引發我的回憶,因此在活動進行到尾聲時,我即與大家分享我與師父接觸的經驗。

與法鼓山的因緣
因為母親是基督徒,從小就會上教堂,但我既未受洗也沒有特別相應。所以出國留學後,就不再做禮拜了。平時忙於事業,沒有特別感覺到滿足精神領域需求的重要。直到90年初,由於家住附近、從小親近相處、身體一直都很健康的表弟,罹患肝癌突然過世,我開始急切的想要知道人生的意義,因而開始接觸佛教。

有緣在學佛初期,來到法印寺的圖書館,閱讀了不少書,聼了許多錄音,最後發現聖嚴師父說的法對我幫助最多。於是1995年10月,師父第二次到洛杉磯弘法,在僑二中心聼完演講後,我們夫妻隨即在聖嚴師父主持的皈依儀式中,正式成為三寶弟子。
師父的法語──「該來的會來,該去的終究會去,遇到困難用四它,有佛法就有辦法!」這樣樸實的法語,一生受用,受益良多。

師父言教身教感化弟子
以下是我在接觸師父的過程中,從師父言行中感受到師父的特質:

師父的親和力
1995年12月,我們夫妻首次前往紐約東初禪寺,是由住在皇后區的妹夫帶我們去參訪的。停車後,我們走到東初禪寺門口去按門鈴,沒想到開門的竟是師父本人!我的妹夫馬上伸出右手與師父握手,當時我覺得有點突兀;因為當時我們剛開始接觸佛教團體,對佛教禮節還不清楚,所以我們兩人就簡單的向師父合十。

當我妹夫離開後,師父在跟我們說話,這時從門口進來一位西方眾,對方一見到師父,立馬跪在地上向師父頂禮。我們這才驚覺自己和妹夫的失禮,心生慚愧!但也對師父對待人的那種親和力,留下畢生難忘的印象。

師父的彈性
有一次很特別的經驗,是在禪七中第一次的小參。我被叫進去一個小房間,一進門即看見師父盤腿坐在高高的凳子上,一見到師父,我很自然的向師父合十表示尊敬,卻傳來師父相當嚴厲的聲音:「跪下!」,我立刻向師父跪地頂禮,然後才開始進行小參。

已記不得當時小參的內容,但是那種「嚴肅」的氣氛還存留在腦中,這是我這一生首次向師父頂禮,也是對指導禪師的尊敬。師父藉此教導我去除我執、我慢的傲慢心,也是師父待人處事「具有彈性」的一面。

師父的冒險精神
憶起當時師父要我擔任「洛杉磯連絡處召集人」的經過。

1995年底參加禪七,與師父有接觸的機緣。1996年3月突然接到當時擔任美國輔導法師──果稠法師的電話,他說因為LA的首任召集人李秋蘋師姐即將搬回臺灣,所以要我準備接任。

當時,我立刻回應自己不適合的原因,主要是剛開始學佛,也很久沒有回臺灣,對法鼓山團體不熟悉。可是很快的我就收到師父的親筆信,師父要我「勉為其難,勿予推卻,在此代表法鼓山全體向你致謝。」因此,我接受了這份職務。師父唯才適用的的冒險精神,讓初生之犢的我擔起重任。

2002年10月在「五百菩薩走江湖」的行程中,師父要我擔任美國護法會的總召集人時,當時我馬上答應承接。還記得在湖南長沙的神農大酒店,師父問我:「你知道如何擔任總召集人嗎?」我回答師父:「要關懷各地的連絡處。」他說:「這就對了!」
2002年底正式擔任總召集人,後來護法會改組,也曾擔任副會長一段時間。除了經常以電話關懷之外,也拜訪過許多地方的連絡處,與當地護法信衆交流「如何推廣法鼓山理念」的想法。

學佛好福報,處處都感恩
在訪問博文師兄的過程中,我發現博文師兄雖是高齡長者,但除了每天到公司工作2小時之外,參加道場活動及共修可以說是他生活的重心,他參加念佛會、禪坐會,並擔任讀書會的帶領人,以感恩心、精進力過生活。

他說:「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明師難遇今已遇。因此要以感恩的心,繼續精進修行,並發願要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盡全力以無私的精神,把自己奉獻給眾生。」同時,他時時以《六祖壇經》的句子提醒自己:「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採訪的最後,博文菩薩為法鼓山的師兄姐們下了一句結論,「真誠」是我們的心念,感恩在人海中尋得此處,結識善知識,一見如故,思緒相近,所有的鼓勵與溫暖,是傳遞法鼓山理念最真誠的實踐。

(採訪/賴寶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