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日期
~
關鍵字

2014-11-12
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法門是今天法師開示的內容,「二入」是指二個進入禪門的修行方法:一是理入,另一個是行入。理入講的是頓悟法門,直接洞徹眾生的本性,也就是佛性。而行入則是層層進階、漸次修行的次第法門。 法師今天先講解理入-「藉教悟宗」,也就是藉著佛陀和祖師大德所留下的經、律、論等教義、教法來修行,就能達到證悟,所謂「悟宗」,此處的「宗」指的是「心」,悟到真心,體悟到真正的心地法門。而「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此句說的是楞伽經的旨要-如來藏思想,相信一切眾生,不論凡夫、聖人,都具有相同的真性,也就是佛性。但因為被世間外在的麈,也就是妄想、煩惱所遮蔽,所以佛性無法顯現。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佛性重見光明呢?
2014-11-11
問:佛經為何是佛教「法寶」 答:「心無罣礙」、「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聽到或讀到這些句子,你可知道,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正是出於佛教的「經典」。 許多人以為,佛教經典是是文言文,一定很艱澀難懂,或認為佛經是法會時念經用的書、要消災延壽才需要念經,其實,佛經的影響早已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2014-11-11
問:為何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答:所為經藏,是佛所說的全部經典。佛經是釋迦牟尼佛對當時的弟子們所說,在不同的場合、時機,針對不同的對象,開示說法亦有不同,後來弟子們做蒐集、記錄。這些經在當時並不是一部一部呈現的,只是因為在不同的場合演說,主題不一樣,每一個主題,就變成了佛教一部經典。 現在我們所熟知和普及的佛經,只有十幾部經常為人誦念講說,可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說的經典有長有短,短的只有幾十個字,長的有幾百萬字。這些經典是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佛陀所講的不同法門,但佛法的原則完全相同。因此讀經要把握兩的要點,一是多讀,另一是精讀,兩者都是「深入經藏」。
2014-11-11
談到參加福田班的因緣,要追溯至2002年參加三百六十度禪修營時。當時學員18位,而內外護的義工菩薩也差不多是這樣的人數,他們無私的奉獻觸動我心深處。隨後參加的音樂饗宴、千人禪修,讓我見識到一個沒有常住法師的道埸,因為大家的願力,可以如此井然有序的進行如此龐大的活動。 因此,聽到三年才開辦的福田班開始接受報名,毫無猶豫的報名參加。
2014-11-07
此刻,小筆電桌布已更換為菩薩行、手機主頁面多了一張「萬丈紅塵身不染,空谷無人水自流。」的便條、耳邊響起四眾佛子共勉語的音樂。寫心得的氛圍好像都醞釀好了,但還是如此難以下筆。 我想,我已經開始想念了。
2014-11-06
10/19參與了新莊辦事處心靈茶會的微笑禪,有別於輕鬆學禪班的打坐體驗,這次是利用看影片的方式引導學員們來體驗微笑禪。由果元法師示範,一開始先介紹四種拾回珍貴微笑的方式-「活在當下、放鬆、知足感恩、練習微笑」。法師說,如果把放鬆、微笑隨身攜帶,那麼我們的世界就會充滿喜樂,這是個簡單且容易實踐的禪法。於是,我們把身體有束縛感的東西取下來,例如:眼鏡、念珠等…。
2014-11-06
如果一件衣服,能讓一個人以不同的眼光觀看這個世界,那麼自覺營期間披在身上的那套中掛及縵衣,就是引領我飛向寬廣宇宙的魔毯,讓我的心更自在且堅定的擁抱這個世界。
2014-11-06
從自覺營的第一天起,我告訴自己,要珍惜這一次因緣,用心去體驗每一個時刻。頭幾天,對一切事物都很陌生,就像一個初生的小孩,每一個生活細節都要學習,都要用心去感受。安住自己的心、活在當下,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有什麼時候心跑去了別的地方?有什麼時候是正念的生活?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由觀照自己的內心,到觀察身外的事物,再返回內心的覺察;過程中,我才領悟到,外在的事物其實反觀自內心的狀態,身心反應連在一起。觀照內心及身體的活動成了這幾天的習慣。
2014-10-31
又到了半年一次的精進禪三,被汙染半年的身心也該去清淨了,帶著法喜、愉悅的心情,收拾行囊打禪去! 第三次到雲集寺,一切都沒變,建築物還是一樣莊嚴,法師還是一樣莊嚴中帶著慈祥,幾個熟面孔的內護菩薩。外頭還是一樣的聲音,睡的還是一樣的帳篷,一切都是老樣子,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樣。
2014-10-31
雲集寺是我沒來過的地方,來了之後發現.環境比我想像中的好,這兒的齋飯也比我想像中好吃;住的環境也比我想像中好,一人一頂帳蓬。或許有點年紀了,平日晚上睡覺總要起來幾回,但襌三期間晚上睡覺一覺到起床,真是太神奇了,這麼好的睡眠品質己經很久沒有享受到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