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讀懂《維摩經》 翻轉人生新思惟

法鼓山僧伽大學男眾教務長常啟法師於十月六至二十七日每週三晚上的「法鼓講堂」,弘講「演不思議法——《維摩經》旨略」。透過概說、淨土思想與實踐、不二法門、菩薩行四個主題,引導聽眾認識維摩居士與《維摩經》,打破二元思惟,跳脫相對之法與受限的視野,進而翻轉人生。

「這是一部可窮盡一生受持的經典。」法師採用鳩摩羅什譯本,說明此經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而玄奘法師譯為《說無垢稱經》,又名《淨名經》。法師提醒修學此經須了解四大前提:凸顯菩薩乘與聲聞乘的差異、背後隱含初期大乘對聲聞乘強力抨擊的佛教時代運動、不能因此輕視出家人、經中所舉的弟子與菩薩只是對照組。

天災人禍不斷的人間如何是淨土?常啟法師指出《維摩經》的淨土觀是將淨土與穢土視為不二,太虛大師提出的人間淨土思想,即源自此經。人們對淨土的想望是因比對現實的缺陷而來,可歸結於身心、自他、物我關係的不圓滿,涵蓋自我、自然環境與社會關係等三種苦,所以離苦便是淨土的根源,在人間就可以建設淨土。

不二法門是《維摩經》不可思議的法門,法師表示,要了解「不二」,須先從「二」入手,二是指有相對之法相,如黑白、垢淨、明暗等,透過中觀的「真俗不二」悟得現象有而畢竟空的性空,即是以「緣起的正觀」達到平等不二之理;此時從不二回到二,即明白法相有但相空。

而貫穿《維摩經》的中心思想——菩薩行,據印順長老的科判,從第二品〈方便品〉至第十二品〈見阿閦佛品〉,皆透過維摩居士示疾助揚菩薩道,「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凸顯此經抨擊聲聞只求自身解脫,離生死得涅槃,與大乘菩薩道大相逕庭,法師總結淨土、不二與菩薩道是環環相扣的修行方法,也是目的。

◎文:邱惠敏 20211102
◎圖:林靖諠 20211102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83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