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探索禪宗思想發展與東亞寺院文化

中華佛學研究所、聖嚴教育基會、中央研究院及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於九月十日至十二日共同主辦「獨坐大雄峰——禪宗思想與寺院文化」線上研習營,邀請十多位海內外學者為近八十位佛學青年學子,帶來二場專題演講、十三場講席,透過講學與提問對話,深入「禪」在學術多元研究及視野中的豐富樣貌。

首場專題演講,駒澤大學教授小川隆將中國禪宗的特徵分為系譜、清規、問答三部分。小川隆提出「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之系譜意識,初祖菩提達摩的後代禪僧認為自己開悟與祖師具有相同的價值內涵,禪宗即是以初祖的意識之共用開始;「清規」表徵中國禪宗獨特的集體修行生活;而禪宗從唐到宋經歷了從「問答」到「公案」的「典範轉移」過程。四川大學教授周裕鎧在第二場專題演講以符號學來探究宋僧「庵堂道號」的出現和流行,他認為是唐宋文化轉型的產物之一,這一文化現象也東傳日本,在五山禪林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

學習過去的僧詩偈時,為什麼要看《禪苑清規》、《祖庭事苑》等規範性資料?布朗大學助理教授蒲傑聖在此問題意識基礎下,從宋代僧伽文學文化切入,解析詩文與修行的張力處,觀看僧人文學創作特色。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郭珮君關注日本中世禪宗歷史發展,以南宋的中國僧侶蘭溪道隆赴日弘法為背景,爾後擔任鎌倉建長寺開山住持,並將之發展為完全的禪寺,成為當時日本佛教的嶄新創舉。

關注人文地理學中宗教的神聖空間場域,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林韻柔考察中國第一座佛教聖山五臺山信仰在中、日的傳播與移植,以及日後發展出的「五臺山圖」、「微型五臺山」、「別立五臺山」,進而探討五臺山信仰在日本的發展,與政教變遷有密集關係,同時涉及日本與中國在政治、文化與佛教交流的變遷過程。臺大中文系助理教授簡凱廷舉出運用寺志數位資源,以及藏外文獻如文人文集、碑刻等,研究晚明五臺山書寫,分享新材料的運用與新方法的引入。

「從『大好山』到『獨坐大雄峰』,十年磨一劍。」擔任講席的林韻柔分享,十一年前在博士後研究階段參加佛研所舉辦的「大好山」暑期研習營,之後歷經三屆「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到本次研習營,正是法鼓山與諸多前輩長期以來致力於佛教研究慧命延續所點燃的無盡燈,期盼青年學子發心接續此燈,使佛教研究延續不盡。

國內外學者及年輕學子在研習營中,展開跨域交流與對話。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 提供)國內外學者及年輕學子在研習營中,展開跨域交流與對話。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 提供)

◎文:釋演曉 20211004
◎圖: 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 提供 20211004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82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