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臺南分院】心靈躍動歡樂一夏 知恩感恩萌芽菩薩

2017法鼓山臺南分院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於7/7星期五歡喜展開了!70多位學童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利他精神,同時體驗禮儀、生活、自然、心靈四種環保,效法成為守護環境的心靈環保小尖兵。營隊將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師父的法語融入活動中,藉由規約解說、學佛行儀、飲食禪、闖關遊戲、手繪靜心曼陀羅、參觀台灣文學館、看戲演戲聽繪本故事、影片欣賞、生活環保紙藝製作、佛曲手語演唱及感恩奉茶儀式等創意有趣活動,寓教於樂,培養學童專注、安定、合作、感恩的態度,並深入體悟法語的精神與內涵。

活動日一早學童陸續報到,小隊輔及義工老師親切接引,有的引導動線、有的遞名牌、穿背心、帶位,為整個活動暖身。監院常嘉法師開營祝福期許這是最莊嚴的一梯次,也希望三天活動大家都能成為帶給人歡喜與微笑的小菩薩!學童們天真的應對,活潑快樂的神態,讓大殿充滿歡樂的氣氛。常嘉法師期勉小菩薩安心上完豐富的課程,三天活動圓圓滿滿,人人歡喜微笑。

第二堂課常因法師指導大家學合掌、操手、問訊、拜佛四個基本的動作,開啟小菩薩的學佛行儀; 並以〈江心上的月影〉、〈跟著月光過海洋〉動畫讓學童們認識聖嚴師父幼年與青少年的歲月,大家用心學習觀看,專注認真。

吃飯禪與大休息後,來到最歡樂的「童心童力/闖關活動」-藉由水管傳球、諾亞方舟桌遊、御守製作、三寶加持練平衡的活動,小菩薩們發揮專注、安定及合作的精神一一闖關成功,在歡笑聲中學習,樂趣無窮。

心華老師的「靜心曼陀羅」課程介紹曼陀羅Mondala的意思,與全球不同文化應用這個意象的不同表現。也讓學童們畫出自己的曼陀羅圖卡顏色,大家在著色中練習靜心的重要,以顏色圖案表達感恩與圓滿完成的毅力。

第二天在值星老師昱萱姊姊的領導下,兒童營快樂航向國立台灣文學館,兩輛遊覽車在萬里藍空中抵達建於1916年的古蹟建築物台灣文學館參訪。 在四位解說志工老師的介紹下,小菩薩們除了瞭解101歲的古蹟建築特色與功能外,更看到了明朝陳第 (1541-1617) 以《東番記》記錄台灣的最早描述。 在二樓大會議室羅老師教大家開心學台語童詩「白翎鷥」的歌曲,杜老師讓大家知道原來「俥畚箕」是台語「翻跟斗」的意思!

中午享用創意海苔手卷,餐後大家不忘動手做環保,把垃圾減量,環境清潔,讓自己與地球都清爽快樂。下午移師到小劇場看法青同學演出的「拚被婆婆送的禮」,小朋友們看得入戲忘情,開心哈哈大笑,連隨隊老師也開懷同樂。下半場在碧蘭老師的指導下,小菩薩們親自練習演出布施與助人的各種故事,實際體會為何助人讓自己快樂的原因!感謝台灣文學館杜老師的全程陪伴,讓大家見到不一樣的古蹟建物多方位功能。

第三天的活動回到臺南分院上課,一早大家開心觀看「自在神童」卡通,這真是「與佛陀有約」的時刻!小菩薩專心觀看,還有忘神張大嘴的神情!從每一則感動人的影片中,看到了助人、感恩、布施、合作、關懷、鼓勵的真義!

「慧心巧手-DIY童趣」與「小鼓手大智慧」讓小菩薩體驗用心手作的樂趣與減塑生活生態保護的重要,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無患子鄭老師教導大家過減塑、簡素、減速的生活,愛物惜物,地球才能永續發展。

快樂的「歡唱一夏」帶動唱,在小蕙老師詳細的解說帶領下,小菩薩們馬上學會「菩薩有千手」的歌曲與動作,個個曼舞開懷還分東西單PK,精彩熱烈、溫馨滿大殿。「歡喜聚繪」由碧蘭老師講繪本「愛心樹」的故事,小菩薩在不求回報的愛心樹與小男孩之間看到了感恩的重要,並練習以最誠懇的心感謝讚美別人,學習常說:「謝謝您為我做...」。

歡樂的三天到了接近尾聲的一刻,小菩薩們的家人陸續進大殿準備參加感恩奉茶的活動。 影片回顧先帶領大家重溫兩天前,小菩薩們剛到法鼓山臺南分院報到的記憶。大合照後悠揚莊嚴的古樂響起,澤芳老師請小菩薩們依序出列,為自己的爸爸媽媽或家人師長進行感恩奉茶之禮。感恩爸媽家人師長,養育照顧自己的恩德,期許自己不要讓父母操心。也請家長們分別以三口喝下感恩之茶,代表接受孩子的孝心、願心及感謝孩子讓我們有練習愛心的機會,能成為有智慧的父母。最後常嘉法師延續所有的感恩心,感謝大家的參與及老師團隊的用心,提醒義工的精神就是服務奉獻,法鼓山的任何活動是教育中不忘關懷,讓大家有機會培福結緣;關懷中更有教育,強調心靈環保的重要。感恩家長、社會、國家、三寶,祝福大家心安平安、福慧傳家,期待很快再見面。

◎文:王淑麗 20170711
◎圖:臺南分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