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心靈環保30週年 跨界對話喚人類覺醒

1992年 聖嚴法師提出「心靈環保」,為全人類如何轉化危機、獲得幸福揭示一條新的思路。法鼓文理學院藉由此項倡議30週年為機緣,於6/30、7/1在該校召開「2022心靈環保跨領域對話學術研討會」,邀請大專院校、學術機構近50位學者,就其專業領域交流研究成果,共發表25篇論文。

向主場和雲端會議上2百多位學者及聽眾,講述 聖嚴法師倡導的四種環保;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分享,心靈環保就是心佛不二,禮儀環保就是自他不二,生活環保就是物我不二,自然環保就是依正不二。心靈環保是佛法最高的智慧,法鼓山以「心五四」、「心六倫」來幫助現代人理解運用。

將「心靈環保」喻為當前亟需的精神啟蒙運動。前臺北大學校長薛富井在專題演講時提出,疫情反撲、停滯性通膨、地緣政治、混合戰爭、糧食危機,還有驟然與不可逆轉的環境變遷,在在影響人類的生存與全球安全;人類正處於空前巨變的年代,同時也正在失去預測歷史走向的能力。

薛富井教授並舉例、分析這些危機的根源,均是來自人心的驅使,因此必須在經濟成長與科技創新到達極限時,尋找新的覺醒、願景,展開全世界都需要的、嶄新的心靈啟蒙運動。他主張當從價值觀及認知的改變做起,用「心靈環保」回應新時代的挑戰,許人類與眾生一個平安的未來。

此次心靈環保跨領域對話,分為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經營管理等三大項目,共9個場次。疫情、戰爭、長照服務、共享經濟……,研究內容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關;既有個人發表也有團隊成果。例如帶領學生深入探究結合佛教和孝道文化的幸福企業,陳定銘教授說,既在傳承學以致用的精神,未來也能進一步推展產學合作。

法鼓文理學院表示,「心靈環保」是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送給全世界的珍貴禮物,也是化解衝突與紛爭所需要的對治心法。繼2019年舉辦佛法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討會後,今年更盼透過對話交流,落實漢傳佛法的社會關懷,以及公益利他的理念,成就佛法與世學兼備的長遠目標。

應邀擔任研討會主持及評論者,包括丘昌泰、江明修、孫煒、郭朝順、陳美伶、賴子珍、越建東、楊蓓、廖肇亨、丁興祥、釋果光、釋果鏡、張四明、許永河、彭俊亨、鄧偉仁、賴錫三、謝俊魁等資深學者。議程定於7月1日中午圓滿,法鼓文理學院將邀請發表人提供研究成果,透過校刊或聖嚴研究叢刊與各界分享,推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力量。

◎ 文:張曜鐘
◎ 圖:張曜鐘、林雅櫻、李承崇
◎ 影音:林雅櫻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