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信行寺特映《本來面目》 重溫聖嚴法師生命故事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也曾讚許,藝術感化的力量,遠大於說教。歷時兩年多製作的電影《本來面目》,於8/30在臺北圓滿首映會後,接續至臺中、高雄、臺東等法鼓山分寺院辦理公益特映。在信行寺9/12下午2點的特映會場中,有近2百位民眾前往觀看並參加映後座談。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一生雖歷經顛沛流離的考驗與困難,但 聖嚴法師仍不改其初發心,只為使需要佛法的人,獲得佛法的利益。他懷著羸弱多病的身軀,6年閉關、6年留日苦讀取得文學博士、西方弘化、擘建法鼓山、著作等身,在在體現「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讓成千上萬的人深受感動,願意追隨他的腳步,共同走在菩薩道上。

映後座談會上,導演張釗維首先說明,拍攝《本來面目》,與以往所拍攝的人物紀錄片有很大不同,所以特地到法鼓山參加一次禪七,體會僧俗信眾的精神與信仰;但因影片是給一般民眾觀看,所以又要轉為世俗的角度詮釋,所以此次拍攝倍加困難。導演並感恩地說,影片當中 聖嚴法師的身教、言教,帶給他最大的觸動與啟發就是「尊嚴」。

在座的資深義工詹樹鑾說,尤為感念 聖嚴法師的身教,「能親近聖嚴師父,是這輩子最幸福的因緣,回想師父來臺東多次,總是關懷著每位義工的身心,並適切地照顧他人的需要。」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聖嚴法師會親切地叮嚀:「準備的飯菜是否溫熱?」所以信行寺幾十年來,信眾吃到、拿到的餐盒必然都是溫熱的。

傳承創辦人 聖嚴法師以教育和關懷推展佛法的宏願,臺東信行寺常年為民眾提供禪修、念佛及歲末關懷等公益課程及行動,近期寺方還將邀請副住持果醒法師主講「《楞嚴禪心》新書分享會」,並舉辦禪一、中秋晚會等活動,歡迎民眾前往參與,在生活和生命中,以佛法體會「本來面目」的自在與安定。



◎文:張素雲 20200912
◎圖:信行寺 20200912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