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聖基會經典講座 少欲知足創造幸福經濟

當經濟學家遇到佛法,從追求個人最大利益,轉為關心他人、社會和環境永續發展的幸福,為人間淨土的安樂生活,提供一套清涼解方。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於10/26(六)舉辦經典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許永河,主講「從主流經濟學到佛教經濟學」,法鼓山三學研修院女眾副都監果光法師應邀開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教授何宗武、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擔任與談人,從主流經濟學與當代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佛教經濟學發展概說、佛教經濟學研究的挑戰等三個面向,與現場近近六十位信眾進行交流。

「佛教經濟學以節制欲望達到痛苦最小化、欲望簡單化,作為經濟活動的目標。」許永河教授指出,近年興起的佛教經濟學研究或論述方向,主要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態環境保,即個人在生產、消費的經濟活動中,追求自己幸福同時,還要考慮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對於消費活動的看法,不再強調個人需要與欲望得到最大滿足,而是節制,此為佛法精神之運用。

來自桃園的李映璇,從事手機製造業,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生產者必須不斷追求產品數量、品質和創新,有感於欲望與追求所帶來的痛苦,讓她體會到少欲知足才能減少痛苦,得到快樂和幸福,並期許從自身做起。

聖基會表示,由許永河教授主講的第二場經典講座,日期為11/9(六)下午2點~4點半,將以「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思想對當代經濟永續發展理念之啟示」為題,向大眾解讀聖嚴法師心靈環保與建設人間淨土思想的現代意義,分享建設人間淨土的經濟學,歡迎民眾隨時留意報名訊息( www.shengyen.org.tw )。


◎圖、文:林貞均201910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