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為何要有戒律 法青會帶領守護快樂生活

影片名稱青年佛學系列課程-正信的佛教

法鼓山世界青年會去年12月起跑的青年佛學系列課程,從「老虎吃肉有犯戒嗎?」「為防治登革熱,所以可以殺蚊蟲?」……,種種貼近生活的議題出發,帶領學員從戒律認識正信的佛教。

1/5晚間7點半,青年院演謙法師在法鼓德貴學苑教室中,向36位學員分享持戒的意義與精神,以及包含戒罪與性罪、輕罪與重罪、可悔與不可悔罪等等戒律解釋,並活潑運用佛典故事、生活案例,帶領青年佛教徒在日常中可以做判定,自己在行為有沒有缺失,進而提昇人品、脫離煩惱,讓生命更加平安自在。

「修行很難,是不是要跟法師一樣剃光頭?」演謙法師解釋,佛教是積極為善的,「不殺生戒」蘊含護生與救生,「不偷盜戒」則要行布施,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三業行為。學員若沒有方針,可以從持戒開始,以慈悲同理守護一切眾生,鼓勵學員修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去感動週遭身邊的人。

「法師有系統性的教學,現代化又不離根本,在傳統中見創新,在創新中見傳統。」去年張祐誠因父親在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植存,曾經茹素一段時間,察覺身心狀況有好的轉變,但他對於佛教傳統戒律能否應用在當代問題感到存疑,瞭解佛陀制定「殺戒」所蘊藏的智慧後,發願要持續培養吃素的習慣。

受過菩薩戒的陳婉玉說,學習將戒運用在生活中是最大收穫,例如課堂中有探討為防治登革熱而殺蚊蟲,以及得登革熱的因果關係,法師帶領大家反思,要自我覺察對殺生的起心動念,以及注重環境的清潔,才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方法,讓她大讚「課程生活化又生動有趣」。

「一般人習慣隱惡,生活中有沒有犯戒,只有自己才能看到內心真正的問題。」演謙法師表示,有些學員擔心受到束縛,認為「只要不受佛法的戒律,之前所做的錯事都沒有關係」,但瞭解到任何事物皆有因果因緣後,便懂得為自己所言所行負責,因為修行就是要從自己開始。

◎文: 林雅櫻 20210107  
◎圖: 林雅櫻 20210107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