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報名我的來生 從輪迴遇見心自己

個人、一世為限的價值觀映對萬物、三世共融的價值觀,將開展何種不同的生命格局?法鼓山傳燈院「遇見心自己」於9月19日下午1點半,以「Zoom會議」展開雲端共學。由演一法師與徐曉萍老師引導學員,透過來世設定與無常碰撞,以及大樹形像的即興創作,體驗「輪迴」的單調與疲勞,繼而思索解脫之道。本次課程共23人參與。

課程以3人一組輪流進行角色扮演,「進行者」講述自己來世五個階段的設定;「提問者」依其設定隨時給予順境、逆境的無常,使其臨時因應;「觀察者」象徵智者與貴人,觀察兩者互動提供試鍊或幫助。

學員分享時,陳亭君表示,她發現自己始終以一個模板設定人生,並因此與無常拉扯,但當無常大到令她不得不改變時,也只能被帶著走。鄭政芳提到,無常令他必須重新思考因應方法與未來方向,他因此看到每個「選擇」下的價值依據。柯怡芬分享,因為來世情狀未知,所以都是以現在的思維去設想,這讓她領會若是此生之執未能放下,仍會帶到下一世。

演一法師說明,當生命不能照著自己的劇本走,但累世都須這樣經歷時,那循環何時能夠結束?若能憶起無量世的歷程,會發現每一世無常裡的遺憾都曾圓滿,卻因當下狹隘的執念引發一次次的循環。修行使人明白無常為生命實相,而此實相與人意願對立產生了苦;看到對立中人的錯解與偏執導致苦的反復,因此更進一步的感知輪迴。

藉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的「大地觀」開示做總結,演一法師表示,生命本來渾融一體,但人以當下感知最多的身心為「我」,與他人、世界分別、對立。若能放下自我的執礙,不以一世、一處之感知為價值基準,以更悠遠的視野凝視生命,體會物與我的交涉與流動,會發現物我彼此成就,並無你我。

就如大家所繪之樹,除了圍繞樹之花、果、生物外,樹本身的一根一葉也都是個人輪迴的一部分。若能如是觀想,時時體察自我與時空的連結,便能跳脫喜惡為軸的價值觀,終止自他、愛憎、生死等對立的循環,找到出離輪迴的破口。

◎文:宋雅庭 20210920

◎圖:傳燈院 20210920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