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詳和寧靜 穿透每個細胞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禪七,然而到總本山禪堂,則是第一次經驗。法鼓山的道風,一向有著禪悅境教的潛移默化,重視環境的清淨,以及內在心靈的安定,內外相應。來這裡修行,感覺身心與自然環境,相互融攝,彼此無法一分為二,在這個靈山勝境的教育園區,帶給我許多前所未有的深刻體驗。

印象最深刻的是,到溪邊禪坐的體驗。在七天的學習中,因為天氣舒適宜人,風和日麗,我們有三次在溪邊打坐的機會,法師引導我們用耳根,或眼根,聽溪或練習直觀,在溪邊用方法,觀自己的心。

我闔上雙眼,全然沒有分別地納受外在的一切:川流不息的水聲、鳥兒啁啾聲、風吹樹梢的濤濤聲、大冠鷲的鳴叫聲、掠過耳邊的蜂鳴聲……就在自己放鬆身心,全然交給當下的那一刻,感覺清涼的風,穿過身上的毛細孔,身上流動的血液,也隨著溪水嘩嘩而迴盪著。整體的覺受,像是浸泡在母親胎中的羊水裡,沒有邊界的感覺、沒有重量的感覺、沒有時間的感覺,只有詳和與寧靜,穿透每一個細胞。

古德常言:「用心若鏡。」心如明鏡,清淨明亮,即可映照萬物,物來照物,物去不留。禪修讓我們不斷練習這種清明覺照的能力,任何境界出現時,不管好與壞,內心都能清楚安定,給予最適當、恰如其分的處理與面對。

這次禪七,腿痛不再箝制我的心,知道它在,但尊重它的去、它的來,當它是禪修過程中的必修課題,平常心看待,享受與它同在的時刻,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所謂「山中無歲月」,一念萬年。時間,就在一炷香、一炷香的止靜中,悄然滑過。七天的修學,有總護法師的循循善誘,有聖嚴師父契機契理的教誨,還有許多義工菩薩的護念,心中有慚愧、有懺悔、有無盡的感恩,願將此修學的功德,迴向一切被煩惱繫縛的苦難眾生,解脫煩惱得心自在,自利利人,朝著菩薩道的目標,一起邁步向前。

◎文:李演希(洛杉磯)20201229

◎圖: 林靖諠 20201229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72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