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展望環境永續 席娃博士蒞法鼓文理學院談慈悲的農法

盼願臺灣推展和環境共生的農業,國際著名環境思想家范達娜‧席娃博士(DR.Vandana Shiva)於10日下午3點,應邀蒞訪法鼓文理學院,並於該校演說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永續農業的未來展望),由鄧偉仁老師翻譯,全場座無虛席,2百多位來自各地嚮往、學習生態農業的民眾前往聽講。

出生於印度的席娃博士首先提到,印度傳統農法是永續貢獻,與西方的綠色革新的工業式農業不同。現代的農業是戰爭思想,將其他都看成敵人,想要征服心靈、地球,讓河流土地都受到影響,造成溫室效應,也犧牲了75%的環境資源,卻只能提供30%的農產需求。使用的化肥,對於生物更造成相當大的迫害。

透過東方人對於「藥食同源」的理解,席娃博士也說明現代人的疾病,大多和人造化學相關的食物有關,對於人類的健康、經濟、地球的永續,都有巨大的影響。她並強調歷史上的天災人禍,終究會恢復,今日的飢餓問題,卻是解構性的,農民要花更多成本買種子、機器,所得卻非食物,而是商品。

席娃博士分析工業化的農業反而不能支持生計,主要的原因有:買化學物品及種子的成本高,因此印度有30萬名農夫債臺高築;再者是跨國經濟協議,傾銷低成本作物;以及被迫賤賣被鼓勵耕種的作物,再需高價買回食品。她認為現在的農業,破壞作物的多樣性,其實傳統的務農方式,就足以支持現代生活。

她在總結時提到,包括植物,所有眾生都有幸福快樂的權利,真正的農業是心靈的系統,知道如何辨別對錯,而不是去破壞環境、殺害眾生,改變或欺騙植物的生長。「慈悲」在飲食間就能體現,正確的農業是和合共生,具備這樣的知識和態度,才是真正「如法」的食物。

短暫90分鐘演說後,席娃博士熱忱地與法鼓山副住持果祥法師及聽眾交流,她鼓舞正投入在生態農業的小農們,真正的有機,是與土地共生的態度,以慈悲心而來看待我們和其他的生命都是環環相扣,因此就會有不放棄、不畏懼的勇氣。而當說出她的夢想是「希望2050年之前,讓食物的生長,不再需要使用有害有毒的化學產品」時,全場響起如雷般的掌聲。

專程前來聆聽這場由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研究中心,與該校環境與發展學程共同主辦的講座,20多位在宜蘭學習、力行心靈環保自然農法的民眾,均感到相當歡喜,盼望臺灣農業也能繼續引領國際潮流。來自阿里山鄉的小農也感謝席娃博士在演講中,勸請民眾從飲食、消費行為習慣開始,實際支持從事自然農業的農友。

◎文、圖:張曜鐘 201805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