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認識師父 了解自己

今年是聖嚴師父捨報第十二年,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三地因疫情關係,無法在道場舉辦傳燈法會,但也正因疫情,才造就三地道場一起舉辦別具意義的傳燈日規畫,藉由這三場活動,我對師父的身教行誼,又有了更多的認識。

從果賢法師、林其賢老師的對談中,看到了師父的年譜,七十到八十歲占了一半,可以想見在生命最後十年,師父為了分享佛法的好,是多麼忙碌!自從開始讀《法鼓全集》後,總會習慣性對照一下,回想自己當年在做什麼。很慚愧,大部分時間都在父母庇護下,吃喝玩樂過日子。我知道自己學佛起步晚,要更用功精進,希望早日有因緣,可以回臺灣受菩薩戒,可以帶著師父送的三個禮物:心靈環保、禪修及菩薩戒,繼續自我精進,與人為善。

果醒法師、果興法師主講的師父禪學思想,強調修行只有成佛的目標方向,但沒有一定的做法。只要目標明確,自然會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果醒法師提到貪心或瞋心,都是自己的心所選擇,我們其實可以選擇不貪心、不起瞋心。法師還分享師父的教導「意見三不」:沒有請您提意見時,不要提意見;請您提意見時,不要不提意見;提了意見,不要期待您的意見被採納。這對自己是很好的提醒。

最後一場《本來面目》紀實電影座談,楊蓓老師分享師父和她的對話,其中一段特別有感觸,師父告訴她,我們拜佛像,其實是對著自己心中的那尊佛禮拜。張釗維導演提到這部影片,想表現出師父的尊嚴及純真。也許大家看完電影後,感受不盡相同,但共同處就是感動。何其有幸,由師父來引導我們體會佛法的好。

我沒有親眼見過師父,但深深感受到師父無處不在,不論是共修、自己用功,或日常生活中,只要靜下心,都可感受到師父的慈悲與智慧。洛杉磯道場以〈您的遠行〉MV作為第一場活動結尾。看著師父的身影,一邊跟著唱,一邊在想:「師父的法鼓山建好了,我的法鼓山呢?」期許自己繼續努力,老實修行。

◎文: 宋演施 20210413
◎圖: 林靖諠 20210413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76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