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金剛經》DNA佛塔在臺亮相 佛教禪修國際研討會開幕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於12/16(五)~12/18(日)舉辦「文本、敘事、經驗與修行:佛教禪修研究國際研討會」,實體與網路同步進行,邀請來自美國、德國、比利時、波蘭、馬來西亞、印度、大陸與臺灣等地,共50位學者、碩博士研究生參與發表,在佛教現代化與全球化的進程中,對禪修的修習方法、世俗領域等廣泛應用進行學術交流。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在開幕式時致詞表示,法鼓山是禪修道場,藉由禪修推廣、人才培養與學術研討,期能接引大眾認識正信佛教與正確的修行方法。希望透過研究因不同文化、地理環境所發展出的當地佛教,以及不限形式、宗派的多元禪修,加強院校、學者與師生之間的交流,共同提昇佛教傳播與學術教育的深度。

現場由校長陳定銘代表受贈,未來將典藏在圖資館,傳承給未來的世代現場由校長陳定銘代表受贈,未來將典藏在圖資館,傳承給未來的世代

陳定銘校長向與會學者介紹,法鼓文理學院是以心靈環保回應時代需要,以禪修體悟與生活智慧來促進心靈健康,盼提供當前高等教育內在身心靈健康的教育整合需求,日後將持續結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劃,落實完善教學與研究環境,並提昇漢傳禪佛教的學術能量,以作為心靈環保泉源根基。

「佛教禪修與數位人文」是此次研討會聚焦主題之一。曾在法鼓佛教學院擔任圖書資訊館館長的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特別致贈「編碼『無所住』—以DNA保存《金剛經》」的微型佛塔,此是結合DNA技術與經文,以達到更長期保存佛教經典的劃時代產物,現場由校長陳定銘代表受贈,未來將典藏在圖資館,傳承給未來的世代。

馬德偉說明,佛教文本的傳承,歷史上都是以當時最先進的科技儲存,而地球上最古老的編碼系統是DNA,因此微型佛塔裡放置了一個小金屬膠囊,膠囊裡儲存了DNA版本的《金剛經》,這是將《金剛經》經文轉為數位文字後,再利用生物科技做出一條與數位文字編碼意義相同的DNA。

此次研討會小組主題,還有「佛教禪修之修習與實踐」、「說一切有部與唯識的禪修論」、「坐禪、守意、認識與修行」、「禪經、禪師、禪法」、「僧傳、寫本與懺本」、「只管打坐、無所住與後設現代下的禪宗研究」、「現代佛教禪修 」、「禪宗教理與思想」等等。

法鼓文理學院表示,17日上午9點將發表第二場主題演說,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網查詢議程、下載會議手冊,以及準時鎖定直播觀看( https://bmc.dila.edu.tw/ )。

◎圖、文: 林雅櫻 20221216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