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雜誌第97期第3版(經典琉璃)

str3.gif (3569 bytes)

大  標 副  標 作 者
《普賢菩薩行願讚》講錄(三) 利益眾生 恆順眾生 聖嚴師父


《普賢菩薩行願讚》講錄(三)

利益眾生 恆順眾生

【聖嚴師父】


真正的隨順眾生,
是隨順每一個眾生的福德因緣,
讓眾生接觸佛法、接受佛法、修學佛法。
估量每一個眾生的根器利鈍、程度高下、性格心向,
才決定用什麼樣的佛法,
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給他佛法,
讓他如渴得飲、如饑得食似地接受佛法、運用佛法。
(七)「請佛住世」讚--

所有欲現涅縏者,我皆於彼合掌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為諸群生利安樂。

  此頌的意思是:所有一切諸佛欲現涅槃相時,我普賢菩薩都會前去向他們合掌勸請,為了利樂更多更多的眾生,唯願每一尊佛,都能永住世間,不入涅槃。

  這是為了悲愍眾生,諸佛都是人天導師,四生慈父,有佛住世,乃是眾生之福。 普賢菩薩要我們也都學他一樣,不僅勸請諸佛莫入涅槃,也要勸請大小乘的一切賢者聖者, 諸善知識,常住世間饒益眾生。

  諸佛「久住」,有三義:(一)諸佛神力化往身,隨時出現,隨處出現,接引緣熟眾生。 (二)諸佛願力所成身,例如西方阿彌陀佛,號為無量壽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尚能住世無量劫; 又如《法華經》所說釋迦世尊,常住靈山淨土。(三)諸佛自在功德身,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常在遍在。

  諸佛住世的時日暫久,眾生無法測知,為了佛世難值,佛法難聞,使得眾生生起稀有難得的難遭遇想, 故當不忍諸佛涅槃。雖然釋迦世尊的色身,早在距今(一九九六年)的二千五百四十年前已經涅槃, 我們還在請佛久住。因為佛曾一再告誡弟子們:「僧當依法住,依律住。」又說,戒律的毗尼住世, 「能令正法久住」,僧在、律在、法在,等於佛在。所以在佛世時又請佛久住,佛滅後也要請佛久住。

(八)「功德迴向」讚--

禮拜供養及陳罪,隨喜功德及勸請,
我所積集諸功德,接悉迴向於菩提。

  此頌是說:願以以上所修的禮敬、稱讚、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等諸功德,都用來作為迴向無上菩提的資糧。

  「迴向」的層次有四:(一)迴己向他,(二)迴凡向聖,(三)迴小向大,(四)迴一切功德向無上菩提。 這四個層次,後後勝於前前,後後涵蓋前前,所以,若能回向無上菩提,一定是捨小乘而取大乘, 捨凡塵而取聖境,捨利己而為利他,讚中所言「皆悉迴向於菩提」,乃是最高最好的功德迴向。

  迴向,在凡夫層次,有與他人分享的意思,把自己所擁有的功德、成就,不論有形的無形的、 物質的精神的,願意與人共享。更進一步的聖者層次,是把全部的功德,奉獻給他人乃至一切眾生, 怨親平等;不為什麼,只為發無上菩提道心,也願一切眾生都能由於我們自己的奉獻而亦發起無上菩提道心。 這便是「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的菩薩行。

(九)「學佛迴向」讚--

於諸如來我修學,圓滿普賢行願時,
願我供養過去佛,所有現住十方世;
所有未來速願成,意願圓滿證菩提,
所有十方諸剎土,願皆廣大咸清淨。

  這是繼續以上「迴向於菩提」而說的八句頌文。意思是發了無上菩提心,應該繼續要做的事很多。要於一切如來處, 修學無量的佛法,直到普賢行願圓滿之時,也永不休止。在未圓滿普賢行願之前,我已供養過去一切諸佛,正在供養現在十方世界的一切諸佛, 並願未來一切諸佛早日成佛,好讓我供養的大十方一切國土,也都成了廣大清淨的諸佛世界。

  在這兩頌之中,雖未說明,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是要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後,才算完成,才會成佛, 但他已經表明,他沒有考慮到他自己何時成佛,只有發大行願,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學佛法,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行供養;對於尚未成佛的十方佛子, 祈願他們,並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給他們,促使他們早速成佛,以期十方國土,都轉為清淨的諸佛淨土。

(十)「利益眾生」讚--

諸佛咸詣覺樹王,諸佛子等皆充滿,
所有十方諸眾生,願皆安樂無眾患。
一切群生或法利,願得隨順如意心。

  此六句頌文,還是連接著上文下來,是願未來一切諸佛,都能早日在菩提樹下成佛,而且都像釋迦世尊一樣,成道之後的三七日內, 開敷華嚴勝會,無量菩提圍繞。由於每一尊如來出世,都化無量眾生,脫離一切苦患,一切眾生獲大法益,有願必成,稱心如意。

  相傳諸佛成道,皆在大樹之下,釋迦世尊是在現今印度伽耶城南的畢波樹下成道,後人為了紀念,稱之為菩提樹,或稱「道樹」, 並有佛陀成道後,於初七日中,「觀樹」的記載。另據《彌勒大成佛經》所說,當來下生的彌勒菩提,出家學到之後, 將「坐於金鋼莊嚴道場,龍華菩提樹下...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以三會說法,安慰度脫無量眾生。因此,讚語要說「諸佛咸詣覺樹王」, 意謂未來一切諸佛,都在「覺樹王」(無上菩提樹)下成佛說法度廣大眾生,使得為煩惱眾苦糾纏擺佈的一切眾生,都能聞法而得安慰、喜悅、安定、快樂,脫離一切的身心苦患。 故云:「願皆安樂無眾患。」佛說的安樂,不等於人間的平安歡樂,而是不受三塗八難的眾苦煎熬為「樂」。離苦得樂,得大自在,便是獲大法益,便能「隨順如意」。

(十一)「大行利生」讚--

我當菩提修行時,於諸趣中億宿命。
若諸生中為生滅,我皆常當為出家;
戒行無垢恆清淨,常行無缺無孔隙。

  這六句頌文的文意,也是連著前文下來的。是說:普賢菩薩當在發了無上菩提心,修行無上菩提道的過程中,不論處身於那一類的眾生群中, 都能不忘宿命,對於過去世的心身行願,也會記得清清楚楚。雖然為了實踐菩薩行願,會在人間生生滅滅,也會經常以出家的身分,堅守清境的戒行, 不會有一個大意疏忽的孔隙,讓垢穢的罪行趁虛而起。

  發菩提心願,即是發起大乘菩薩的成佛大願。大乘菩提心願的完成,要靠菩薩道的實踐。 依據龍樹菩薩造《十住毗婆沙論》的〈易行品〉所示,實踐菩薩道,有難行道及易行道。 若尋求阿彌陀佛以佛的願力來救濟接引,先生西方安樂國土,成就不退轉心之後,再來世間廣度眾生, 是為「易行道」;若以自力修行菩提道,生生世世轉生捨身,常憶宿命,出家修行,戒行清淨,自度度人, 成滿普賢行願,宜稱為「難行道」。但是易行道雖較方便安全,費的時間卻長,難行道雖然從初發心即以利益眾生為前提, 轉生之後,若不具宿命通,就會迷失方向而有隨波逐流的危險。不過若能學習普賢行願,常常發願,縱然未具宿命通, 願心便如指北針,自然不失初心,保證直趣無上佛道。

天語龍語夜叉語,鳩槃荼語及人語,
所有一切群生語,皆以諸因而說法。

  這是說:修行無上佛道的菩薩行者,所見所聞,不論現何形相,出何音聲,即是聞佛說法。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一不具千百億種身分身相,諸大菩薩如觀音、地藏、文殊、普賢,都能以無量形相,應化無邊眾生, 一切諸佛當然也能以種種眾生身相,種種眾生語言,為種種眾生演說佛法。

  眾生對於同形、同類、同一種族的同胞兄弟姊妹,比較能夠認同接受,否則難免排斥拒絕。 諸佛菩薩便以凡夫眾生諸相,來度凡夫眾生諸群。

  凡夫有六道稱六趣,即是天、人、修羅、地獄、鬼、旁生;有四生,即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天神之中有主有從,諸天的天王為主,諸天的天子天女及隨扈者為從。四天主所領的扈從, 有八類,總名為「天龍八部」,所謂八部,又名為「八部鬼眾」,他們的福報享受如天神,他們的道德標準則似多福的鬼,他們的名稱是:乾闥婆、毗舍闍、鳩槃荼、薜荔多、諸龍眾、富單那、夜叉、羅剎。 這些眾生,若已接受佛法,便是護法神王,便會保護眾生,莊嚴道場,助佛弘法。

妙波羅蜜常加行,不於菩提心生迷,
所有眾罪及礙障,悉皆滅盡無有餘。

  這是說:菩薩道的修行者,必須經常努力於六種妙波羅蜜的實踐,才不會迷失大菩提心;菩薩道的實踐者, 必須經常修持懺悔行,才能消除諸罪業,滅盡諸障礙。

  「波羅蜜」是「波羅蜜多」(Paramita)的簡單音譯,意為「超度」、「超越」、「到彼岸」出苦海的意思。 大乘菩薩道的實踐法門,總稱為六度、四攝,廣則以六度攝萬行。〈普賢行願品〉雖略舉十大願王,也是廣攝一切行願。

  眾生所造「罪」業,便是五逆十惡,以及毀法謗僧等,依戒律的標準而言,所犯的罪惡有兩類:(一)性罪,凡造惡業,本身即是罪惡,必將接受苦報。(二)戒罪,受了佛戒而犯戒者,除了性罪,另加戒罪。戒罪以事懺即可消,性罪須理懺方可滅。此處的「眾罪」當通指兩種。 罪若不滅,必有苦報,必起障礙。「障礙」有三:業障、報障、煩惱障。若謂有四:惑障、業障、報障、見障。若能修懺悔行,加行六度四攝,即是事懺及理懺的雙管齊下,一切罪障,必定消滅。

於業煩惱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
諸惡趣苦願寂靜,一切群生令安樂;
於諸群生行利益,乃至十方諸剎土。

  這是說:菩薩的實修實行者,對於身口意三類行為所造作的惡不善業,連帶著產生的一切煩惱境及魔境,應該要在世間道的生活過程中,一一獲得解脫。

  菩薩行者,雖也處身於世間的眾生群中,雖然也會有外來的因素成為障礙。但以菩薩的心行看待這些煩惱境及魔境,是不會被其所苦受其所惑的;就像蓮華生於水出於出於水而不沾水,又像太陽和月亮,處於太空、行於太空,而卻不會住定於太空的任何一點。如果能有這樣自在的心境,不論處身於三惡趣(地獄、鬼、旁生)中任何一趣,也會隨著大行大願而將彼等諸苦,轉為不生不滅的寂靜境界了; 不僅自己如此,也願一切眾生都能同證這樣的安樂境界。這就是菩薩行者的修持法門;於諸眾生群中,修行佛法,利益眾生,乃至遍及十方一切世界,都去修行佛法,利益一切眾生。

(十二)「恆順眾生」讚--

常行隨順諸眾生,菩提妙行令圓滿。
普賢行願我修習,我於未來劫修行。

  這是說:菩薩修持普賢行願,必須恆常隨順眾生的需要而給予恰到好處的救濟幫助,目的在於促使眾生圓滿成就大菩提行。這樣的發心菩薩當說:「我要修習普賢行願盡未來劫我都如此修行。」

  「恆順眾生」,頗不容易,眾生有種種性格、種種心向、種種欲求、種種需要。從菩薩的立場,以菩薩的智慧,因應種種不同的眾生、縱然對於同一個眾生,於不同的時地,也會有不同的需求。而且,眾生自己想要的,未必是它需要的,眾生自己覺得需要的,未必就是菩薩認為該給的。

  曾有一位居士,因為他有一班愛喝酒、愛賭博、愛逛花街柳巷的酒肉朋友,他也經常陪著他們一起完,被我知道了,問他為什麼要過如此糜爛的生活?他卻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要不然我就沒有辦法跟他們在一起,他們也永遠沒有機會接處佛法了。」

  其實,這位居士是被他的那班朋友拖下了水,他那班朋友始終都在水中,因為跟他們玩在一起的時候,沒有孔隙讓他介紹佛法,在那種場合,要那班朋友認同佛法、接受佛法,是極度困難的。南轅北轍,道不同不相為謀,這絕不是恆順眾生的本意。 雖在菩薩行的四攝法之中的「同事攝」,便是先讓自己同於他,再讓他來同於己。不過要看準了狀況,因緣成熟時,才可運用此法。

  真正的隨順眾生,是隨順每一個眾生的福德因緣,讓眾生接觸佛法、接受佛法、修學佛法。估量每一個眾生的根氣利鈍、程度高下、性格心向,才決定用什麼樣的佛法,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給他佛法,讓他如渴得飲、如饑得食似地接受佛法、運用佛法。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