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菩薩過新年

上山培福 做觀音最幸福

學觀音、做觀音,除夕夜到大年初五,
從各地上山的萬行菩薩們,放下與家人團聚的時光,
以奉獻為幸福,有如千手千眼的觀音菩薩,
齊心成就各項執事與活動。
與您分享總本山新春義工的故事。

​◎文/楊仁惠.圖/許朝益


▲接待組義工們以親切的微笑,歡喜迎接每一位訪客。

​從小年夜就開始的新春假期,大清早臺北車站東三門,行李箱滑過地面的聲音,如戰車般響亮,返鄉或者出遊的興奮,更勝平常。灰濛濛的天,沸騰的人潮當中,有一個安靜的兩列縱隊反而特別顯眼,他們穿著深色上衣,神態安詳又愉快,這一列隊伍也是要回家,回總本山的如來家,和菩薩道上的同行學友一起,與佛菩薩團圓。

一抵達法鼓山園區,這些安詳的身影化整為零地遍布法鼓山各角落,每個殿堂中的接待、知客、每一條步道、每一處洗手間的環保清潔,還有大寮(廚房)的洗切揀煮,每一個手作攤位與禪修、鈔經體驗區的引導,這群帶著親切微笑,整日勞動也不疲倦的萬行菩薩,布施出自己的假期,守護著山上的清淨莊嚴,為接引大眾體驗禪悅境教而奉獻。

「平常已經和家人團圓了,過年更該回寺院,和大眾團圓。」接待組的邱霜表示,新春期間各分寺院都缺義工,小孩都大了,同修也支持她,出坡培福更是應當。從除夕撞鐘開始直到年初五,邱霜除了總本山,還安排了天南寺的勤務。其實,春節假期在不同分寺院出坡的義工還不少,例如同樣是接待組的王璿宇,也是總本山和農禪寺兩處執勤,「春節假期很長,透過時間的分配與規畫,就能兼顧家庭與法務。」王璿宇表示,能在做義工中體驗、實踐佛法,非常法喜,因此無論是平時或是新春,能來做義工,不僅是培福,更是有福。

最受大小朋友歡迎的手作區,有個童稚的聲音特別引人注意:「轉印、轉念、轉好運!」小學六年級的劉頤沅,熟練地引導大眾拓印版畫。「我們除夕就來了!」劉頤沅和讀高二的哥哥,隨著媽媽一起來參加除夕撞鐘,並留下來當手作區的義工,媽媽潘靜雯表示,每年都帶著孩子,從除夕撞鐘開始在總本山過年,現在孩子長大了,希望他們可從「接受服務,轉為服務他人」。哥哥劉頤勳表示,當義工和想像的很不一樣,感覺很好,希望自己可以年年都來。

「我在觀音菩薩前發過願,願盡形壽、獻生命,學做觀音。」一位健康服務組的義工,分享奉獻的初發心。走訪新春期間每一組義工,每個歡喜奉獻的笑臉,都有一顆和觀音菩薩相應的菩提心,還有願藉年節接引大眾,親近佛法的報恩心,新春期間的法鼓山,就是最幸福的人間淨土。


▲大寮義工忙著炸年糕,讓大眾品嘗幸福年味。


▲碗筷不斷增加,下行堂義工們愈洗愈快樂。

新春住山義工

張正宗─聽鐘聲 發菩提願

每一年都參加除夕撞鐘的張正宗,總是在活動結束後,開車返回臺北。有次除夕撞鐘後返家的路上,張正宗起了一個念頭:如果留在山上過年,會是什麼感受?

某一年,張正宗就真的留在山上了。那個除夕夜,被鐘聲滌盪後的清淨身心,格外安詳寧靜。雖然臨時無法掛單,張正宗走在殿堂與廊道上,清淨的身心與寺院喜慶又莊嚴的年節氛圍相應著,當下他就決定,以後參加完除夕撞鐘,都要留下來做義工,在總本山寺院的作息中,沉澱自己,以出坡培福,分享法喜。

疫情之後,張正宗將願心付諸行動,去年在手作區服務,今年則在平安御守區,「我的收穫,比付出的多太多了!」隨眾作息,早晚課誦,新春人潮又多,在山上過年是非常忙碌的,但張正宗卻感到非常充實。他認為,許多家庭都是闔家上山走春,正可接引各年齡層的菩薩體驗佛法,特別是如果能帶給小菩薩不一樣的過年體驗,相信會對佛法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張正宗對於每一位走進平安御守區的菩薩,都會勸請他們靜下心來,向佛菩薩許一個新年新希望,再不急不忙地、一筆一畫地鈔好〈延命十句觀音經〉,之後將鈔好的經文摺疊放入御守中,「最好能早晚誦一遍,這樣才是鈔〈延命十句觀音經〉的意義。」

如此看護小菩薩,源自於對母親的感恩。「母親過世後,我才知道她為我、為我的孩子,潛移默化地種下了多少學佛的因緣和資糧。」

傳承佛法的願心與法喜,慢慢地感染了家人。「我把山上作息錄影上傳到家人的群組中,家人說,明年也要一起來呢!」來自家人的回饋,讓張正宗更加肯定,父母希望後代繼承的,就是佛法。明年,相信總本山又會增加一個家庭,一起與三寶和諸佛子們團圓,以寺院生活過新年。(楊仁惠)


▲拓印版畫區的義工們協助上墨。

新春環保義工

王汝英─從感動到全家行動

大年初一清晨,陽光從雲間灑落法鼓山園區,前一晚人潮絡繹不絕的法華鐘樓,顯得分外寧靜。鐘樓旁的步道,四個義工正拿著竹掃把、畚箕緩步上來,他們是來自林口地區的王汝英、陳鳳秋一家。

十多年前,王汝英一家隨著人潮來到法鼓山參加除夕撞鐘,當時只是遊客,卻被鐘聲給深深震懾而踏上學佛之路。後來大女兒因意外往生,植存於生命園區,當天王汝英看到園區有幾個人非常認真且細心地打掃,心想:這應該是專業的清潔公司吧?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環保組的義工!

被義工身影所感動,從此,王汝英一家不僅定期出坡,還認領了每年除夕晚間照顧五樓門廳,以及初一打掃法華鐘樓、臨溪步道的工作,「當初就是參加除夕撞鐘而與法鼓山結緣,由於年節的遊客特別多,希望能帶給大家一個乾淨、舒適、清淨的環境。」

小女兒王婷,從小學六年級跟著爸媽參加福田班、上山出坡,如今已是研究生。成熟穩重的她說,穩健的台風以及善於整理的能力,都是從出坡當中一點一滴累積而來,尤其環保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好手,每位師兄、師姊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都是她的榜樣。

圓滿園區的任務後,初二一早再前往桃園齋明寺,展開另一個培福修慧的旅程。一如平日的護持,上午先當義工出坡,下午再換上海青,參加法會,如此才算圓滿了今年的新春假期。

「聖嚴師父就像一棵大樹,我們是樹下的小草,在大樹的守護下成長茁壯。」回顧這十多年來的出坡體會,王汝英謙稱微不足道,只是循著師父的腳步,做好弟子的本份事而已。(釋演穩)


▲環保組義工隨時維護環境整潔。

教師入寶山 體驗心靈環保

方丈和尚鼓勵「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營」學員 與學生分享法鼓山的好


▲學員在托水缽過程中,體會平常心看待就能踏實平安。(林雅櫻 攝)

【本刊訊】寒假期間,由教師聯誼會舉辦的「二○二四年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營」,一月二十八至三十一日於法鼓文理學院展開,由教聯會輔導法師常應法師帶領一百一十多位學員及義工體驗禪修,法鼓文化編輯總監果賢法師、文理學院副教授辜琮瑜、資深悅眾施建昌,則分別分享心靈環保的起源、生命教育,以及運用心靈環保改變生命的方法。

二十九日上午,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到成長營關懷,向盡心盡力奉獻教學、肩負教育學生重任的老師們表達敬意。方丈和尚表示,教師生活穩定、單純,相當適合修行,期望老師們鼓勵學生認識心靈環保,參加法鼓山舉辦的「生命自覺營」、「青年卓越禪修營」等,培養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人才。

在體驗托水缽、透過課程認識心靈環保與生命教育的關聯後,來自新竹的退休老師林美惠分享,自己第一次參加法鼓山的教師營隊,托水缽的過程裡,讓她體會到「愈是小心,愈是不小心」,以平常心看碗中所有的水,而不去看流失的,內心就會感到踏實平安。

任教於屏東科技大學的黃靖淑老師,是這次首位報名擔任關懷員的義工。她說去年參加營隊當學員,深受聖嚴師父將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精神所感動,也希望將心靈環保的理念推廣給親友,讓生命過得更好。

成長營圓滿後,回到高雄的幼兒園教師黃美秀,將常應法師教導的禪修方法、於課程中學到的內容,運用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她分享清晨做早操後,引導孩子們靜心、調息、數呼吸,「我請一位小菩薩當口令長,當他喊:『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時,真的覺得好感動!」

常應法師表示,法鼓山是一座寶山,是觀音道場、禪修道場,也是行菩薩道的道場,「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做中學、學中做。」鼓勵老師們持續把握修學佛法的因緣,更要發願利益大眾。

助念助念悅眾故事

搭飛機去綠島助念

◎劉以如(助念團資深悅眾,現任臺東副召委)

臺東地區草創時期,信眾人數很少,一開始我是抱著幫忙的心態加入助念。當時尚未深入佛法,助念時難免會害怕,幸好蓮友們互相陪伴,慢慢了解「助念是送一尊未來佛」的觀念,正式加入了助念的行列。

臺東地廣人稀,常常找不到人一起去助念,我擔任助念組長時,隨身帶著助念組員的名單,一接到需要助念的電話,就把務農的工作先放下,聯絡助念事宜。抱著「盡心盡力第一」的觀念,就算找不到人助念,也有許多解決的辦法。例如人數不夠輪班,自己和悅眾三、四個人,仍然可以助念,或者帶動、鼓勵往生者家屬一起念佛。早年沒有梵唄課程,剛開始時,我們都不會打法器,甚至舉腔、煞板都不會,只有帶著一顆至誠懇切的心,全心地關懷。

我非常讚歎臺東地區菩薩們的發心,哪裡有需要,菩薩們就往哪裡去。記得曾有綠島的菩薩申請助念,當時常貫法師馬上帶著蓮友搭飛機前往,關懷結束後再飛回來,關懷的熱忱真令人感動。

助念這麼多年,我自己也受惠於助念關懷,更感受到它的重要。有一天我同修外出回來後,人很不對勁,沒多久就陷入昏迷。緊急送醫後,我在他耳邊對他說:「現在只有阿彌陀佛能救你,你要好好念佛。」同修似乎聽進去了,嘴巴微微地跟著念佛。很遺憾他進入加護病房幾天之後,就往生了。頓失依靠的我很無助,幸好有法師、義工們的關懷和照顧,幫助我度過難關。

每當我起煩惱的時候,想到法師、菩薩們,這麼多善知識的共願同行,想到認同聖嚴師父理念的初發心,想轉身離開的念頭就頓時消散。有佛法的正向人生觀,讓我的生活彷彿就在淨土,還要何處尋覓?

【萬行菩薩過新年】
上山培福 做觀音最幸福

【新春住山義工】
張正宗─聽鐘聲 發菩提願

【新春環保義工】
王汝英─從感動到全家行動

教師入寶山 體驗心靈環保

【助念悅眾故事】
搭飛機去綠島助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