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理學院16週年 推動高教在地深耕
喜迎校慶 陳定銘校長分享四大面向計畫 系列活動呈現心靈環保辦學成果

▲各界貴賓蒞臨文理學院,與全校師生一同迎接十六週年校慶。(李佳純 攝)
【釋演穩/新北報導】法鼓文理學院十六歲了!四月八日一早,在悅音社成員的悠揚琴聲中,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崇右科技大學校長蕭源都、特設講座教授林鎮國、金山國小校長顏顯權、大鵬國小校長許聰顯、朱銘美術館館長賴素鈴、法行會會長賴杉桂等貴賓蒞臨文理學院大慧館,與校長陳定銘及教職員生一百五十多人,共同迎接十六週年校慶,各社團也現場分享學習成果,流露小而美之中,蘊含活潑大氣的學風。
陳校長致歡迎詞時,分享學校正著手推動高教深耕計畫,包括:佛典語言、數位人文與人工智慧、善生善終、心靈環保等四大面向十六個子計畫,深獲教育部肯定。其中「法鼓心靈環保教育園地」已揭牌啟用,接下來將與鄰近的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朱銘美術館攜手,展開「金山三寶療癒廊道」計畫,開設體驗式工作坊,讓善生善終的理念在地推廣及深化。
方丈和尚致詞時,除了感恩教師、信眾的護持,並以中華佛學研究所〈所訓〉中的「立足中華、專精佛學、實用為先、利他為重」,勉勵師生在佛學研究基礎上,持續培養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人才。
懷抱著飲水思源、提攜後進的心,校友會頒發獎學金給在校生。「感恩在文理學院的教育和養成下,借光又發光!」於佛研所擔任助理研究員的校友張雅雯,分享自己一路因師長、同學、僧團的照顧,不僅能充實專業、貢獻所學,還能接引年輕人學佛。獲頒獎學金的佛教學系學生謝佾諼表示,學長們的現身說法,讓她更確立了未來除了深入研究之外,還要持續在生活中實踐佛法,自利利人。
校慶活動安排了「心靈環保教育園地環境教育課程」體驗,眾人隨著義工引導,步行至觀景平台遠眺校區,了解水土保持工法,再轉往海印三昧的落羽松步道,體驗慢下來,打開五感,聆聽溪流、風吹過樹梢的聲音,感受難得的境教禪悅。
今年校慶以「終身學習.福慧自在」為主題,自三月起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攝影徵文比賽、五分鐘感動、書畫社成果展等。其中「禪境之慧書畫展」於臺大醫院金山分院北海藝廊展至六月二十三日,此外,書畫社特別邀請圖書資訊館洪振洲館長打造虛擬畫廊,讓民眾不受形式限制,創造另類視覺感動,別具趣味。

▲陳定銘校長分享學校推動四大面向的高教深耕計畫,深獲教育部肯定。(李佳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