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趨勢 以心靈環保實現永續生活
Impact Next視頻專訪方丈和尚果暉法師 分享漢傳佛教與心靈環保鋪展永續之道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接受Impact Next視頻專訪,分享漢傳佛教與心靈環保所鋪展的永續之道。 (胡麗桂 攝)
【釋演穩/新北報導】三月十六日上午,法鼓文理學院永續發展辦公室「Impact Next倡議視頻:趨勢領袖系列」,專訪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談心靈環保與永續之道。
「Impact Next倡議視頻」是文理學院永續發展辦公室所推出的系列倡議活動,以公益、教育與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精神為出發點,透過「趨勢領袖系列」、「永續先鋒系列」視頻,邀集各界菁英對談永續之道,並提出各領域的倡議,期能引起社會大眾對環境永續的重視。
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社會企業學程助理教授楊坤修指出,二○一五年聯合國提出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但多聚焦於人類物質生活,缺乏精神層面的引導,因此「趨勢領袖系列」特別邀請方丈和尚分享心靈環保的意涵,以及心靈環保與人類文明永續的關係。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方丈和尚受訪時指出,由於心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動能,所以物質層面的改善一定要從人心來著手,訪談中,方丈和尚分別針對「人類追求永續的過程中,心靈環保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心靈環保的推廣,如何現代化?」、「心靈環保永續之倡議」等議題,做深入的闡述與分享。
方丈和尚提出「心安就有平安」作為心靈環保的永續之道,如果個人隨時隨地保持心的安定和平,家庭自然和諧快樂,那麼國家乃至於國際社會也會減少紛爭、平安幸福。方丈和尚並以「輕、鬆、慢(不急)、細(細心)、小(少欲知足)、分(分工合作)」作為具體的實踐方法。
面對環境的多變與挑戰,如何推廣心靈環保,與時俱進?方丈和尚分享留學日本時,在馬路邊上看到一塊「草木皆有佛性」的牌子,印象深刻,這是天臺宗湛然大師的話,表示一般社會大眾都能理解接受,「可見觀念的現代化,語言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育,才能將佛法推廣出去。」
Impact Next倡議視頻接下來將約訪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律師黃珊珊、社會企業家朱竹元等人,本節目預計於四月底正式上線。視頻之外,楊坤修也將帶領社會企業學程的研究生共同經營Podcast(播客),透過個案研討,為當前社會企業面臨的趨勢與挑戰,提出解決方案,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