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念團30週年發關懷長遠心

首場聯誼會農禪寺展開 北區悅眾齊聚分享成長心路


▲助念團三十週年悅眾聯誼分享會於農禪寺舉行,方丈和尚與北區所有與會悅眾歡喜合影。(王育發 攝)

【陳亭君/臺北報導】共行菩薩道,念念傳祝福,助念團三十週年了!三月十九日一早,二百六十五位北區助念團悅眾,一如平日助念時的威儀齊整,回到農禪寺參加助念團三十週年聯誼分享會,退居方丈果東法師、都監常遠法師、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以及歷任團長鄭文烈、顏金貞、李純如,以及現任團長黃欣逸皆來到現場關懷,互相交流、勉勵。

助念團成立於一九九三年,走過三十年的歲月,今年以凝聚、肯定、認同、期許為主軸,擴大舉辦聯誼會,感恩團員的無私奉獻,並開展下一個三十年願景。首場聯誼會於農禪寺展開,四月起將陸續前往臺南、高雄、花蓮、臺東、臺中舉辦,邀請團員一起「回家」充電,展望未來。

「助念團三十年,感恩一直攏有你!」曾擔任助念團輔導法師長達十多年的時間,退居方丈果東法師與團員們情誼深厚,談起草創時期的點滴,讓大眾既歡喜又感動。退居方丈也提醒,大事關懷的過程難免有諸多困難,但「事事以正念面對,事事皆是佛事,也就能平安無事」。


▲來自北部各區助念團悅眾歡喜相聚,分享彼此的成長。 (王育發 攝)

聯誼會當天,安排三場小型座談,分別由歷任團長、地區組長上台分享自己加入助念團的經歷與轉變,真誠動人的故事,引起現場共感,讓人笑中帶淚,氣氛溫馨而融洽。主持人孫美文也特別設計「跑馬燈」、「文字雲」等遊戲,讓現場大眾可以即時回饋,當投影幕秀出眾人的回應,字字句句集結成不斷變化的文字雲,也如同彼此的願心,不斷成長、茁壯。

從四十六歲加入助念團、助念超過一千場的張清全,如今已經七十六歲。他說:「感恩和往生者結善緣,進而接引家屬念佛、學佛;常在分寺院遇到上前道謝的家屬,雖不是每位都認得,但很歡喜他們『走進來了』。」

今年八十八歲、社子區的趙吳滿,回憶草創時期團員並不多,她因著聖嚴師父的一句話:「沒人要做的事,我來吧!」而加入助念行列,至今願心不退。因父親往生時受助念團關懷感動的法青林文婷,期許自己向資深悅眾們學習,將這份佛法祝福傳遞出去,幫助更多人安心。

活動最後,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蒞臨現場關懷,肯定並感謝助念團的奉獻,鼓勵團員養成念佛習慣、常回道場共修,為助念工作注入長遠願心。

(助念團三十週年特別報導,請見《法鼓》雜誌四○一期)

2023新任悅眾鼓手成長營

凝聚共識 護法與時俱進

各地悅眾深入法鼓山組織及運作 期使結合地區特色 推展多元弘法面向


▲常應法師說明「四攝法」是擔任悅眾必須練習和具備的修行法門。(何國亮 攝)

【本刊訊】為協助各地新任悅眾融入執事,凝聚共識,護法總會於三月四至十九日期間,先後於雲來寺、寶雲寺、紫雲寺舉辦四場「新任悅眾鼓手成長營」,全臺共有四百五十多位悅眾踴躍參與。總會長張昌邦、副總會長林世堂、陳治明、鄭泗滄分別出席關懷北、中、南各場次。張總會長於北部首場成長營關懷時,期勉悅眾將學到的觀念與方法帶回地區,運用在規畫活動上,推動「募人、募心、募款」,乃至是「募僧」的護法目標。

成長營第一堂課,由服務處監院常應法師分享「對悅眾的六個期許」,包括:歡喜承擔的心態;具備信因果、明因緣的正確知見;以〈四眾佛子共勉語〉為修行方針;以接引新人、向下扎根為方向;以「行事六要領」為領眾原則;還有照顧好自己及家人,持續修行的方向。法師還期勉悅眾與時俱進、培育新人、向下扎根;而分會間更可多交流,多學習汲取彼此的優點。

第二、三堂課程,由服務處楊順娥主任及專職菩薩們,為悅眾介紹護法總會與地區分會的組織架構與運作模式、會議管理與實作技巧。楊主任進一步引導悅眾,就地區分會目前的運作方式,進行反思與檢討,並提出解決方案,也帶領眾人一起練習完成活動企畫案,期使佛法結合地區特色,有更多面向的推展。

「聽了常應法師的開示,對自己更有信心了!」三鶯共修處副召委尹崴愉表示,法師提點修行要解行並重、向內觀照;要歡喜承擔,而非心不甘情不願;有信因果、明因緣的正確知見,就不會抱怨。這些提點,讓她對師父所說的「對任何狀況,都要不起煩惱」,更有信心能做到。

內湖分會悅眾郭麗玉分享,以前對參與會議意願不高,上了課程後,對議事規則、開會流程更清楚,「而小組討論和大堂分享,更有助大家互相了解。」苗栗分會悅眾劉志英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加成長營,對法鼓山組織運作有待熟悉,「既然被交付執事,就勇於學習承擔。」

營隊尾聲,常應法師期許悅眾們放大心量,傳承與接引並行,從做中學,讓地區分會如同一個溫馨、和諧、精進的大家庭,一起護法弘法,成就他人與自己。


▲悅眾們就所在地區的特色,合力完成活動企畫案,期使佛法融入社區。(護法總會 提供)

護法總會海山分會

啟用弘化新空間


▲常遠法師、張昌邦總會長代表法鼓山,向護持海山分會的屋主郭瑞香表達感恩。(海山分會 提供)

【楊仁惠/新北報導】護法總會海山分會歡喜增添弘法空間!二月二十八日,海山分會為新增會址舉辦啟用典禮,僧團都監暨護法總會副都監常遠法師、總會長張昌邦、服務處監院常應法師、副總會長王崇忠伉儷、天南寺捐贈代表邱仁賢伉儷等都到場祝福,加上地區悅眾、工程團隊、鄰里與義工等約二百六十人,將新增的二樓、原址的五樓坐得滿滿,在長青班輔導員帶動唱〈歡迎歌〉中,熱鬧地揭開典禮序幕。

海山分會自二○一七年十月遷入現址後,由於鄰近臺北捷運板南線永寧站、土城交流道,便捷的交通接引許多人前來,短短五年,空間即不敷使用,在屋主郭瑞香護持下,新添同棟二樓一百二十坪的空間,加上五樓原址,多場活動都能同時舉辦。

常遠法師代表法鼓山感恩屋主、前任副召委郭瑞香,表示這樣的布施,如同行走的寶藏,能將善因緣不斷流轉出去,勉勵大眾以隨喜讚歎心見賢思齊,起歡喜心廣結善緣。郭瑞香則表示,很感恩有因緣到天南寺參加初級禪訓班,與法鼓山結緣,當得知邱仁賢家族捐贈天南寺的故事,便發願有一天能力許可,也要隨喜護法。她引用佛法「三輪體空」的觀念,表示沒有「施」與「受」,只願共行菩薩道。

「一棒接一棒,棒棒是強棒!」典禮現場,創區召委楊紀梅與歷任召委以接力傳棒的方式,活潑呈現了分會的傳承與展望。現任召委呂理勝感謝各方護持成就新空間,也說明原本由板橋、土城、樹林、三峽、鶯歌共組的大海山區,獨立出板橋分會,成立了樹林、三鶯共修處,海山區可說是「一花開四葉」。

溫馨熱絡的氣氛中,悅眾與義工團隊一起發願,將以更豐富多元的課程與共修活動,關懷長者,接引年輕世代的加入,將推動法鼓山理念的觸角,延伸得更廣更遠。

中山安心小棧開幕 關懷家庭照顧者


▲「中山安心小棧」開幕,為家照者提供紓壓喘息的課程,提昇心理健康。(林雅櫻 攝)

【林雅櫻/臺北報導】三月三日上午,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慈善基金會祕書長常順法師、會長柯瑤碧、董事呂寶靜,以及護法總會總會長張昌邦、社會大學校長曾濟群等,共同出席「中山安心小棧」開幕活動。
落實聖嚴師父「四安」理念,安心小站的成立,乃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到來,關懷長期承擔勞務、精神負荷沉重的家庭照顧者,試營運期間,慈基會即推出各項關懷方案,藉由與社福團體交流、義工培訓等方式,為家照者提供紓壓喘息的課程,提昇心理健康。

「真正的福報,是你願意且有能力去關懷別人。」退居方丈勉勵承擔關懷角色的民眾,身體放鬆、心量放大、煩惱放下,也期盼每位前來的民眾,都能在這一「棧」好好沉澱、學習。退居方丈同時感恩余碧霞闔家無償提供現址,讓法鼓山增添一處關懷眾生、悲智雙運的心據點。

曾任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的慈基會董事呂寶靜表示,二○二五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家照者平均每天照顧長輩十一小時,多有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期盼安心小棧關懷更多家照者,提昇照顧技巧,學習善用社會資源,讓他們的照顧之路不孤單。

安心小棧在試營運期間,舉辦石頭彩繪、芳療紓壓、粉彩療癒、園藝治療等多元關懷課程,廣受好評。有學員分享:「長期照顧別人,現在終於有被人照顧的感受。」開幕後將舉辦各種活動課程與展覽,歡迎民眾關注相關訊息,踴躍參與。

中山安心小棧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65巷13號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324

新莊戶外教室灑淨進行祈福撿石


▲ 大眾持〈大悲咒〉與觀音菩薩聖號,為法鼓山社大新莊戶外教室祈福。(法鼓山社大 提供)

【謝宛真/新莊報導】法鼓山社會大學原有石門、三芝二個戶外教室,今年起再增添新莊戶外教室。三月十一日一早,社大於新莊戶外教室舉行祈福活動,五十二位學員與義工一同參與,同時進行撿石出坡。社大校長曾濟群與眾人分享新莊戶外教室的因緣,說明未來將作為開辦禪修體驗、園藝治療等多元課程的地方,成為水泥叢林中的一方心靈小花園。

新莊戶外教室由徐蘇綉雲女士所捐贈,面積近七十坪,原本的土地上已有諸多植物生長,包括:柏樹、香椿、木瓜等,目前正值春暖花開,蝴蝶飛舞其間,一片欣欣向榮。

當天祈福活動由新莊分會念佛組悅眾帶領,眾人齊聲持〈大悲咒〉與觀音菩薩聖號後,園藝治療老師陳淑華進一步分享戶外教室的設計,將規畫種植香草植物,打造成一塊人人都能來親近的綠地,民眾進入戶外教室不只認識植物,更學習了解生命的需要,感受植物的不同樣態、適合的照顧方式,在幫助植物成長的過程中練習覺察,領會「無情說法」的真義。

助念團30週年發關懷長遠心

【2023新任悅眾鼓手成長營】
凝聚共識 護法與時俱進

【護法總會海山分會】
啟用弘化新空間

中山安心小棧開幕 關懷家庭照顧者

新莊戶外教室灑淨進行祈福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