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基會、 佛研所、文理學院合辦學術研習營

200學子深入漢傳佛教400年

跨領域深度探索近世東亞漢傳佛教 啟發學術研究新視野

【釋演曉/臺北報導】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及法鼓文理學院共同主辦的「漢傳佛教四百年」學術研習營,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二日以線上會議室舉行。邀請來自荷蘭、法國、日本、中國大陸及臺灣的十五位海內外學者,循明清以降的時空軸線,聚焦日華僧人的文化地景書寫、佛教戲曲繪畫、禪宗思想、僧團制度、佛教女性及佛教與社會科學等面向,展開八場講席,近兩百位相關科系碩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研究員、助理教授及學者參與講學交流,開啟跨領域學術研究新視野。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系教授陳繼東闡釋晚清時期,日本淨土真宗東本願寺派妙正寺住持小栗栖香頂,跨海到中國進行宗教及社會觀察,其見聞書寫成旅行日記《北京紀事.北京紀遊》,此行不僅重新接續中斷近兩百年的中日佛教交流,也為日本佛教在中國傳播探路;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梳理明清之際渡日華僧的弘法書寫,如竺仙梵僊書寫富士山的系譜、即非如一體驗山居,結合「山」與佛教的文化論述、黃檗宗僧人高泉性潡創作「溫泉」相關詩文集,彰顯佛教研究跟物質文化的關係。

「以戲為佛事,可乎?」臺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林智莉,透過明代著名劇作家湯顯祖的官場經歷及與達觀大師的交往,說明湯顯祖對佛教的接受及體悟,分析其創作《南柯記》,展現湯顯祖人生之戲和創作之劇中的悟道與實踐;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研究員王靜靈展示乾隆時期宮廷畫師丁觀鵬的〈說法圖〉,以佛陀靈山說法為主題,兼有彌陀淨土蓮池及藏傳密宗、漢傳佛教、道教的構圖元素,融入西方透視法的空間布局,是清代佛教繪畫的巨作。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李玉珍爬梳明末迄今佛教女性的發展和面臨的諸多問題,並提供新資料、新角度觀察比丘尼與政治、公眾事務、菁英階級等,重新觀看女性修行者在不同時代的角色定位及影響力;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汲喆,從其社會學專業,講授百年來佛法、佛學與社會科學之間交涉的歷程及共識。

臺大中文系助理教授簡凱廷從明代五臺山華嚴僧人空印鎮澄生平、人際網絡、著作及思想,考察鎮澄在晚明佛教發展史的地位,從鎮澄著作涵攝當時禪宗及講門的重要經典,彰顯其兼具禪講的素養;中國社科院宗教所教授紀華傳脈絡化呈現明清時期,以禪宗為主體的融合性(禪、淨、教、戒)佛教型態,圍繞禪門正宗的僧諍不斷,凸顯法脈傳承的特點,並分析寺院傳法制度。

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執行委員廖肇亨表示,漢傳佛教最精彩之處是「文化生產」的展現,無論從文學、藝術、生活、民俗、戲曲、義理等,都可尋到佛教的蹤跡,是跨界展演,更能與當代有諸多對話空間。「佛學研究不是死去的文本,而是活著的傳統,與生活密切相關,具有最深刻的哲學思維。」廖肇亨期勉學員,保持與各種形式潮流對話的彈性,將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漢傳佛教最精彩之處是「文化生產」的展現,不僅是跨界展演,更能與當代諸多領域對話。 (聖基會 提供)

新僧活札記

顯隱之間

◎文.圖/釋常啟(僧伽大學教務長)

上學期四年級的生死學課程,辜琮瑜老師帶著同學經行於大願橋上,隨後一行人平躺於橋上,觀天、觀地、觀身心。冬日暖陽伴冷風;鳥飛蟲鳴隨雲動,人們靜心沉澱陶醉其中。

一位同學事後分享:仰躺時,右邊陽光暖頰,左邊寒風拂面,我除了是個介面與受體外,什麼都不是,左右臉頰感受著冷熱的更替,當風強一點,感覺冷一點;當風弱一點,感覺暖一點,因緣變動中,冷熱時隱時顯,如同生非死的對立面,死就在生中,或顯或隱,冷熱生死若如此,便可相安無事。

的確,一切現象只是交替顯隱的循環,但我們卻先將一切事物對立起來,然後拚命的追逐我們認為好的一面,消除惡的那一面,如同幻想只有高峰沒有低潮、有富無貧、有左無右的世界一樣荒謬。

那要如何能消除這種對立呢?自然界中充滿了各種分野,海天一線隔、樹皮的紋路、光影的邊界,這些分界線一方面分隔了彼此,一方面卻也是結合線,具有連接且相互依存的作用,是對立的統一,緊密相連的整體。假使我們只認出分立,而忘了結合的功能時,分野才會變成二元對立,使得我們在衝突矛盾中受苦。

生活中的種種外顯現象,往往於內也都隱藏著如水下冰山那樣壯闊且深廣的內涵,例如:打坐時,顯於外的點頭昏昧,隱於內的可能是平時生活的雜亂導致,也可能是生活的勞累積累,或對方法的不熟悉所致。
「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我們感受不到的,往往在顯隱之間用心體會,就會有下手處,也會發現那個隱藏起來的,是整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仰山慧寂問善道禪師:「月亮變得又尖又彎的時候,它的圓相到哪裡去了?月亮團團圓圓的時候,那一勾彎月的尖相又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善道禪師說:「彎月尖尖時,圓相隱隱存在;月亮圓滿時,尖相依然存在。」

如是新陳代謝、生老病死、花開花謝,都是同一圓滿的或顯或隱;如是如是,我們就不會消極的迴避死亡、漠視死亡,轉而積極的方生方死,承擔死,迎新生。

紫雲寺文理講堂

楊坤修分享 心靈環保永續發展


▲楊坤修認為,心存善念、實踐心靈環保,是具體改變世界的力量。 (曾素芬 攝)

【蔡幸伶/高雄報導】變遷的世界中,如何落實生活上的永續發展,讓世界更美好?九月十七日下午,紫雲寺邀請法鼓文理學院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楊坤修,與現場及線上的聽眾分享「讓世界更美好的法鼓之道」。

長期關注永續發展規畫、人才培育研究的楊坤修,首先問大眾:「現在的生活有好嗎?」食衣住行有進步,不見得是美好;人類為追求好的生活,卻犧牲了其他物種,引導聽眾進入講座要探討的主題:心靈環保如何永續發展?

楊坤修從了解世界的現況、如何實踐心靈環保、個人及組織如何落實永續的未來、法鼓山面對永續的挑戰等議題,逐項說明。他以兩則媒體報導:「人類耗用天然資源,二○五○年需要兩個地球才夠用」、「二○二二年世界森林狀況報告,唯有健康的星球,才有健康的經濟」,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各項分析,讓大眾了解地球各種生命體正面臨破壞。

如何實踐心靈環保來因應?楊坤修引述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提出的方法,首先是調心,從觀念的改善做起,發起出離心、菩提心、大悲心,放下自我的中心,運用「心五四」、「心六倫」來落實心靈環保,實踐人間淨土。

在科技界服務多年的邱立瑜,聽講後有感而發表示,忙於追求新技術的發展,卻忽略當下所生活的土地。或許這次疫情,讓人們有時間安靜停下來,同時也讓天空、海洋能夠短暫休養,「接下來我們應該好好思考,如何保護地球資源,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聽完令人震撼的聯合國實據,大眾腦海裡開始思索:「我們的子孫未來怎麼辦?現在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來改善?」眾人共同一致想到的,就是每個人盡心盡力做好心靈環保,世界就會變得更美、更好,因為每一個人的善念,都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漢傳佛教專題史》出版

【本刊訊】甫由法鼓文化出版的新書《漢傳佛教專題史》(Chinese Buddhism: A Thematic History),為知名漢傳佛教研究學者、中研院院士于君方教授所撰寫,乃是針對國外高等學府的宗教系所缺乏的、介紹漢傳佛教的專業教科書,也是歐美第一本漢傳佛教專題史著作,中文版由方怡蓉翻譯。雖是為西方人所作,實為大眾認識漢傳佛教的精彩之作。

于院士於〈英文序〉提到撰寫此書的動機,因一般介紹漢傳佛教的著作,往往著重其哲學和教義方面,這種偏好導致闡述的內容僅限於一些漢傳佛教的傳統,其中禪宗占了大部分。事實上,要想全面了解漢傳佛教,必須了解這個宗教的其他方面。例如有哪些佛經,教導中國人認識佛教?人們信奉哪些佛教神祇?有哪些節日和儀式?和中國本土思想與宗教傳統之間,如何相互影響?與皇權關係如何?對於家庭結構和性別角色有何影響?緣此而構想出版一本適合大學生和一般讀者,且包含更多新近研究資料的書。

《漢傳佛教專題史》內容包括:經論介紹、佛菩薩信仰、佛教節日、佛教儀式、僧團、佛教宗派(天台、華嚴、禪宗、淨土)、佛教與性別研究、現代漢傳佛教等主題,是一部專題史,每章處理一個主題及其相關問題。不依朝代順序編寫,而是著重佛教在中國社會的鮮明特色與要點。本書兼用共時與歷時的研究方法,各篇文末提供問題討論和延伸閱讀,輔助對章節主題的自我學習。

于教授在中文版自序中表示,在美國授課四十多年,一直渴望有一本專門介紹漢傳佛教的教科書。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全面掌握漢傳佛教,因此她決定採取九個專題來介紹漢傳佛教,故名「漢傳佛教專題史」。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70期10月號

阿彌陀佛成佛之路——《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並稱「淨土三經」,其中《無量壽經》又稱《大阿彌陀經》,是淨土法門中最早受到重視的經典。如果以河流來比喻,《無量壽經》是上游源頭;《觀經》是中游,河系密布;《阿彌陀經》是下游,接入大海,一片汪洋。

《無量壽經》講述尚未成為阿彌陀佛的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個大願,到最後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一路走來的因緣以及發願的內容,可說是阿彌陀佛的成佛之路全紀錄。聖嚴師父在《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除了講述48大願的內容,也強調依願修行的重要。淨土學者陳劍鍠從譯本、譯者、注疏、會集本,凸顯此經在淨土法門的重要性。透過七個提問,替大家解開對此經的疑惑,更了解「淨土第一經」。果鏡法師、林純綾、鈕演喜分享與《無量壽經》的相遇,以及修持的感受,隨阿彌陀佛的腳步修行。

擔任聖嚴師父隨師記行十多年的張光斗,於「尋師有夢」分享續拍《他的身影》的因緣,「十年一覺尋師夢」道盡續拍的轉折故事。「世界佛教村.京都」有暋法師飛到韓國發表論文,竟意外確診,無法親自參加近在呎尺的學術論壇,更缺席難得的寺院參訪,運用「四它」練習轉心,接受「非最好安排」。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法鼓山僧伽大學第二十屆生命自覺營

【時間】2023/2/5(日)~2/12(日)
【地點】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對象】男18-42歲,女18-40歲,高中職以上,願意體驗和學習出家生活者。
【報名】10/15開放報名,額滿為止。報名審核過後,將以電子郵件通知。
【報名網址】https://ddmplus.ddm.org.tw/awakening.aspx
【電話】(02)24987171 分機2351/ 0910-159-557

【聖基會、 佛研所、文理學院合辦學術研習營】
200學子深入漢傳佛教400年

【新僧活札記】
顯隱之間

【紫雲寺文理講堂】
楊坤修分享 心靈環保永續發展

《漢傳佛教專題史》出版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70期10月號
阿彌陀佛成佛之路——《無量壽經》

法鼓山僧伽大學第二十屆生命自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