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價值 走不一樣的路
僧大師生分享僧伽教育內涵
勉有志青年發悲願心出離自我 走向十方

▲有志報考僧大的青年,聆聽方丈和尚分享漢傳佛教宗教師的使命。(張田沛 攝)
【釋演曉/金山報導】三月十四日一早,僧伽大學校園顯得格外熱鬧。來自各地四十多位考生、親友來到僧大階梯教室,參加一年一度的招生說明會。副院長常寬法師、果光法師、教務長常啟法師、學務長常澹法師、常格法師及總務長常實法師皆歡喜出席,還有馬來西亞、越南及中港澳地區的考生透過視訊軟體,同步認識僧大教育理念,了解校園生活與應考重點。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也到場勉勵考生,僧伽大學是培養有大悲願的宗教師,「由生轉熟」、「由熟轉生」是培養過程所要經歷的,提醒考生帶著「真、純、正」的初發心報考,必能超越種種困難。
招生海報上,紅色磚牆圍成曲折複雜的迷宮,一列宗教師勇於挑戰自我,走出彎曲迴繞的通道,迎向更寬廣的世界。副院長常寬法師以今年招生海報主題「出離自我,走向十方」說明出家的意義:眾生所在無邊際,需要有悲願心的宗教師「走向十方」廣度眾生;而「出離自我」寓意出離煩惱,幫助自己也幫助眾生。
想進僧大,英文、國文、佛學概論、禪學概論該從何準備?學長們分享應考的心態與方法,建議從考古題入手,熟讀聖嚴師父禪修與基礎佛法著作,並提醒備考過程也是在熏習佛法,要提起願心與信心取代猜題的得失心。
大堂提問時,考生發言十分踴躍及多元。親人生病能回去照顧嗎?疫情當前,海外考生如何應考?生活不適應怎麼辦?畢業出路何在?師長們親切地逐一為考生解惑。女眾副院長果光法師說,出家生活是修行與奉獻,隨著僧團賦予的任務去弘化,在奉獻中成就自我,也就是聖嚴師父以身示現的「盡形壽、獻生命」。
小組討論時,新店分會悅眾邱柏瑞向法師提出有關出家的各種疑問,經由法師的講解,使他更堅定要報考僧大的意願。來自苗栗的蔡其峰,曾有過瀕死經驗,從此對生命起了疑問,他分享,接觸佛法後,認為也許出家可以解決生死疑惑,聽了法師分享僧團生活,更確定自己的志向,決定坦然跟家人說:「接下來我要走自己的路,別擔心。」